甘定龙 毛羽锐 肖丽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羽毛球运动的三大供能系统在进行了分析,通过羽毛球模拟比赛、羽毛球竞赛规则、羽毛球比赛回合及羽毛球技术水平等视角,分析了羽毛球供能特点,并进一步阐述了供能系统在羽毛球运动训练中的具体应用,为在羽毛球训练中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随着羽毛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体能与技能的训练成为训练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羽毛球运动中体能和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体能好有助于技能的充分发挥,技能好有利于节省体能。因此,通过人体供能系统分析羽毛球运动的供能特点,从而为羽毛球体能训练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
1 人体供能系统
人体的供能系统分别为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人体在短时间内磷酸原供能系统输出的功率是最大的,它不需要氧气的参与,也不会产生乳酸,但维持时间在这三大供能系统中最短,只能维持大约7.5秒;糖酵解供能系统与磷酸原供能系统同为无氧供能系统,他们的区别在于糖酵解供能系统会产生乳酸,供能时间比磷酸原供能系统维持的时间长,短时间的输出功率也比磷酸原的少,但总供能量比磷酸原供能系统多,维持时间也比磷酸原供能系统长,维持时间大约为33秒;在人体中总供能量最大的是有氧氧化供能系统,由于与三大供能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不会产生乳酸。虽然相比前两个供能系统,它在短时间内的输出功率是最小的,但是维持人体运动的时间是最长的。
2 羽毛球运动供能系统分析
多年以来,中国学者对羽毛球训练、运动及比赛中能量供应的问题争论不休。多数人赞同羽毛球运动应以有氧供能为主;较多数人赞同有氧供能系统与磷酸原供能系统同等重要,都应该共同发展;较少数人赞同无氧供能系统相对于有氧供能系统来说更重要;国外有学者认为,三个供能系统在羽毛球运动中,都要兼顾,对羽毛球运动的作用都很重要。以下羽毛球模拟比赛、羽毛球竞赛规则、羽毛球比赛回合及羽毛球技术水平相近,四个维度来分析羽毛球运动供能系统,从而有针对性的了解羽毛球在不同情况下的供能特点。
2.1羽毛球比赛
羽毛球模拟比赛的能量供应以有氧为主,磷酸原为辅,糖酵解参与有限,前期对羽毛球比赛能量供应特征的认识低估了有氧供能的重要性,高估了糖酵解供能的重要性。羽毛球比赛持续时间,少则30分钟左右,多则超过120分钟,而且据统计,一场羽毛球比赛的净活动时间仅占整个比赛总时间的1/3,间歇时间(死球时间)占2/3,因此从供能的时间上来看,有氧供能系统占的比重相对来说是最大的。
2.2羽毛球竞赛规则
从羽毛球规则来看,一场正规的羽毛球比赛是三局二胜制,每局比赛之间裁判员允许运动员有不超过2分钟的间歇时间。在每一局比赛中,一方先到11分时,允许不超过1分钟的间歇。当球成死球后,运动员每一次发球前,都有一定的间歇时间。由于羽毛球比赛时间满足有氧氧化供能特点,在羽毛球比赛过程中间歇时间也较多,所以羽毛球比赛中的能量供应是以有氧供能为主。
2.3羽毛球比赛回合
从羽毛球比赛回合上来看,10秒以内的回合占80%以上,毋庸置疑,磷酸原供能系统在羽毛球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羽毛球比赛中,以“快”为主是当今羽毛球的主要技术风格,而且随着羽毛球装备的不断改进,球拍更轻,挥拍更快,杀球更猛,促使羽毛球运动员在每一回合中基本上都是在10秒以内得分。
2.4羽毛球技术水平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如今每个国家的羽毛球水平差距已经不是非常明显,羽毛球运动员之间的水平也会越来越相近,特别是在羽毛球半决赛和羽毛球决赛时,10秒以上的回合就会有所增多,超过40秒的回合非常的少见。10秒以上40秒以内的供能是以糖酵解供能系统为主,它一旦参与供能,会引起羽毛球运动员乳酸上升的现象。
由此可见,在羽毛球比赛以及运动中,制胜的关键在于无氧供能系统,它符合中国羽毛球“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
3 供能系统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
在高水平的比赛中,良好的体能状况是运动员持续发挥技战术的前提条件,体能状况的好坏往往能决定了同水平运动员之间的胜负,尤其是在羽毛球单打比赛中良好的体能表现出良好的多拍的能力以及连续的进攻变速的能力。所以在羽毛球训练中要遵循人体供能系统的客观规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科学的进行羽毛球训练,帮助羽毛球运动员高效的提高体能。以下从无氧供能系统和有氧供能系统两个视角,对羽毛球训练选择提供理论指导的方案。
3.1无氧供能系统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
ATP和CP作为磷酸原供能系统的能源物质,虽然体内储存量是有限的,但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来增加它在人体的容量,从而到达提高人体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目的。力量素质是运动的基础,在羽毛球训练中,除了要训练力量素质的训练外,其速度素质在羽毛球训练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羽毛球速度素质的训练包含了提高大脑在运动中的灵活性、发展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提高肌肉力量、改进羽毛球技术动作。以下主要以发展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为主,磷酸原系统在速度素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达到提高磷酸原供能的能力,练习时间要控制在10秒左右,还需要在最大强度的前提下完成。可以采用无氧低乳酸训练,最大速度杀上网、网前抢网、平抽挡等爆发性动作的练习,练习时间同样要控制在10秒左右完成,同时间歇时间30秒到90秒效果更好。最后,还要注意组间的练习不能短于4分钟,因为还要考虑磷酸原供能系统再合成ATP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磷酸原供能持續时间短,能源物质会很快耗竭,若再合成则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时糖酵解供能系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人体糖酵解供能能力是有必要的。羽毛球运动员的羽毛球技战术水平已相当接近,也非常全面,导致双方运动员在比赛中不能长时间保持高水平的发挥,在后面的比赛中谁缓冲乳酸的能力越强、意志越坚定,则在后面的比赛中取得胜利的几率就会增大。所以只有在羽毛球训练中进行耐乳酸锻炼,才能在高强度的对抗中保持以“快”为主的羽毛球风格。在训练中可以采用多球训练与“二一式”训练。在多球训练的时间、球数、负荷强度一定要遵循40秒以内完成,心率控制在175次/分钟左右;提高人体在羽毛球训练中糖酵解供能系统供能能力可以采用最大乳酸训练法,结合到羽毛球运动中可以采用羽毛球“二一式”训练方法,训练时间在1分值以内,间歇时间为4分钟。
3.2有氧供能系统在羽毛球训练中的运用
有氧供能在羽毛球比赛中起着主要的供能作用,所以在羽毛球训练要适当增加这供能的练习时间,从而提高有氧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发展人体运动有氧供能能力,可以采用持续训练法、乳酸阀强度训练法和间歇训练等方法。如持续训练法在羽毛球训练中一般常用是以1对1方式进行练习,持续时间控制在15分钟到25分钟,要求在相互对抗的过程中以拉吊为主,减少双方击球的失误,从而才能保证训练效果;还可以通过5000米耐力跑、15分钟全场步法训练等内容提高人体的有氧供能能力,心率应控制在165次/分钟左右。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