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
众所周知,体育游戏是一种驱动学生自主投身体育锻炼,提升体育锻炼自觉性,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教师组织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对此,在实施高中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体育游戏,使学生在体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实现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广大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们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同时,这些教师在应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立足体育游戏的价值,尝试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佳。这是因为,教师设计的体育游戏是流于形式的,单纯地注重游戏的趣味性、活动性,忽视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立足如此种种问题,我认为,在实施高中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想有效地应用体育游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围绕核心素养要求,设计适宜的体育游戏。具体做法如下:
1 游戏设计注重趣味性,兼顾运动能力提升
兴趣是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践行各种学习行为的保障。在高中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之所以设计应用体育游戏,是因为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便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立足体育游戏的如此特点和应用价值,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指导下,教师仍以趣味性为重点,设计体育游戏,忽视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导致部分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体验中,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受到身体上的伤害,影响了运动能力的提升,有违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比如,有的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训练学生的腿部力量,且点燃学生们的训练兴趣,设计了青蛙巡回游戏,要求学生们按照蛙跳的形式,进行比赛。如此设计的游戏,看似有趣,但是忽视了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致使男生可以自主参与,女生逃避参与,影响了教学的正常实施。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使男女生都能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使他们获得运动能力的提升,我立足日常对男女生的观察,组织了不同的游戏。具体地,男生继续参与青蛙巡回游戏,利用蛙跳锻炼腿部力量。女生在参与跳皮筋活动,在蹦跳中锻炼腿部力量。如此差异化的设计游戏活动,不仅注重了游戏的趣味性,还使学生们在游戏的应用过程中,真正地进行了腿部练习,有利于提升腿部力量,提高运动能力。
2 游戏设计注重安全性,兼顾健康行为渗透
保证学生安全成长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学生安全成长也是体育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但是,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为了设计游戏而设计游戏,忽视游戏的安全性,导致学生们在体验过程中,受到身体上的伤害,影响健康行為的养成。比如,一名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增强力臂,设计、应用了拉力游戏。要求学生们在游戏活动体验中,以两人为一组,隔开一臂长的距离,面对面站立。之后,需要拉动对方的手臂,用力将对方拉到自己的身边,如此方为获胜方。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在游戏活动体验中,为了取得胜利,他们有时候会无所不用其极。比如,在此次游戏活动体验中,一名学生使用较大的力气将对方从对面拉到自己的身边,受到惯性的影响,另一名学生扑倒在地,受到了身体伤害。针对该情况,我在组织体育教学的时候,对此项游戏进行了改进,要求学生们两人各持弹簧测力计一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力的范围内,将对方拉到自己的身边,与自己并列站立。如此改进游戏,不仅使学生们体验了臂力锻炼,还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为今后自主践行安全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游戏设计注重竞争性,兼顾体育品质锻炼
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们在高中阶段形成参与未来设计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为了锻炼学生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组织了多样的竞赛活动。需要注意一点,竞赛活动的设计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但是在竞争体验过程中,却容易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影响良好体育品质的养成。针对该情况,我在设计体育竞赛游戏的时候,会提出明确的规则,用规则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们有效合作、竞争,同时发展规则意识。
比如,在组织篮球比赛的时候,我按照严格的篮球比赛,为学生们呈现规则,一旦发现有违反规则的行为,则判学生下场,不能继续比赛。如此严格的规则,有利于学生践行良好竞赛活动,锻炼体育品质。
设计、应用体育游戏是教师组织体育教学必要的方式。要想有效地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使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发展,教师要注重趣味性,兼顾运动能力提升;注重安全性,兼顾健康行为渗透;注重竞争性,兼顾体育品质锻炼,有效设计、应用体育游戏。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