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美术风格的变化浅论社会生活与美术的关系

2020-09-10 11:55赵邦旭秦郁淇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关系美术

赵邦旭 秦郁淇

摘要:19世纪的法国美术对于整个美术史都是举足轻重的,而在19世纪一大跨度间,亨利卢梭的绘画发展绵长深地渗透着这个美术大世纪,本文围绕19世纪的法国美术与亨利卢梭自成一体的画派,浅论分析美术与社会之间的纷杂联系,并得出美术于社会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呼吁重视美术学。研究美术学,除了以历史为脉络和基础,也要将个人情感与生命体验融入其中,这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想要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或内涵,离不开理性的逻辑推导,而美术学有着其特殊之处,即将抽象的感官尽量浓缩为有逻辑的理性知识,因而对美术的理解就像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莎士比亚一般迥异。本文研究方法更凸显后者,以个人情感连接历史与画作,从19世纪法国美术总体开始,描述一个大图景;而后从卢梭单一画派进行更为细致的讨论,最后论证美术的地位并呼吁人们不疏忽对美术的研究。全文在不会脱离逻辑的情况下提出个人情感色彩较强的论述。

关键词:美术;社会;生活;关系

1.19世纪以来,法国纷杂的美术流派所映射的社会化碎片

拿破仑在1804年夺取政权后称帝并建立了第一帝国,这是19世纪的阶级动荡之滥觞,再之后,19世纪中旬的第二共和国一直到最后巴黎公社的建立;并行穿插的启蒙运动的狂热进程提供了思想与理论的蓝图,在精神支柱与物理力量相互作用下产生了核弹般惊人的巨大能量。在迥异的阶级或族群之间,以生命相衡的决斗之后,在高歌思想解放运动的赞美诗充斥当时人们的耳蜗之后,19世纪的法国仿佛被解构再重组,百年来多达五次的革命使全国一震再震,仿若一块完好的明镜从高台上轰然倾倒得四分五裂,而每一块镜子的碎片都映射出截然不同的光影记忆,美术流派的缤纷烟火由而肆意绽放。

浪漫主义画作在这条时间线上更为缠绵悠扬单从画家吕德早年崇拜拿破仑并且为其创作出激昂的拿破仑式军事画作来看,有一批人是乘着主流的东风,享受着阳光普照的资源,他们在创作上更为瑰丽雄壮,不仅摒弃了古典主义的理性光辉,甚至连绘画笔法都产生了一定区别,从前的工笔细腻入微,而现在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更宽廓的笔墨渲染,再看背景上,更加宏观更加大体,并且产生了立体主义的苗头,譬如被世人所熟知的《蒙娜丽莎》,其背景的山川河流巧妙地增添了画作的空间感。还有另一批人是感到愤懑的,总是有一种桎梏感萦绕在他们心间,所以他们用极为绚烂的手法创作画作,天马行空,一骑绝尘,在同类型绘画中是当之无愧的华美,并以此倾吐胸中那难以遣散的闷恨。所以当不同的画家处于各自迥异的社会地位时,他们的艺术手法与最终美术作品的呈现也是截然不同的。

历经浩浩荡荡的几次社会变革后,美术界也迎来了各个艺术流派的显盛兴衰,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出现已经印证当时的人力图创新求异,不但反对古典主义迂腐的学院派之“面无表情”,也反对过时的浪漫主义之“矫揉造作”,对于“新”体现在笔法技巧上的空前:吸取了一些东方绘画中破碎的笔触手法,色彩也选择鲜明的高纯度高明度色。政治斗争逐渐趋于平缓,经济财富的积累也有所保持,因此我们极其幸运的观赏到了留芳于今的《日出·印象》,钢铁与骄阳,波光与日晕,影影绰绰。

2.从沉睡的吉普赛女郎到亨利卢梭再到童稚画派,从微观角度论19世纪法国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浅浅的夜色与月光交织辉映,萌发明暗融洽的蓝色光晕。一位衣着华美的吉普赛女子静静地躺在这荒原之上,她的身体微微倾斜着,右手橫过胸前,并紧紧蜷握一只硬木拐杖,随身的鲁特琴和那枚纯色水壶,是否与她一同入梦?不知何时一只雄狮悄悄走近,它瞪圆那炯炯有神的双眸,微微低下骄傲的头颅,轻嗅着这沉睡的陌生女子,是在为她守护着梦境?亦或是在伺机杀戮?这幅带有原始神秘色彩的作品出自法国画家--亨利·卢梭之手,若梦非梦的复杂情调擒住人的感官,令人瞬间踏入一个如梦如幻的精妙空间。这幅《沉睡的吉普赛女郎》暗示着这位作家有着怎样的经历与人生?他的艺术道路又有怎样的辗转变化?

拉瓦尔市,在法国西北部自然风光尤为繁盛之地,1844年亨利·卢梭在此降世,他度过了一个并不富裕但不算残缺的童年,1871年,27岁的他在巴黎市的政府海关处,担任了税收员这安份却枯燥的公务员职位,一干就是一辈子;从个人生活角度来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单调,比遭遇悲惨更为折磨。艺术家们不羁的灵魂很难安分,所以绘画成了亨利卢梭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美好,他不断认识自己的内在,发现世界的内核,灵感如永不干涸的泉水一般源源不断。有的人把他归放在“周日画家”之列,这定义了在面对社会种种变迁时,卢梭的个性主张与社会性产生的分裂。

3.社会生活与美术的关系

美术源自社会生活,也反映社会生活。其展露的是多角度全方位的社会生活,它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一起,在同各个意识形态交流之间充当着重要地位。不仅如此,随着工业革命日益发展,钢铁与黑烟指数级地增长,并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日常。把童稚画派切片,放在“显微镜”下,亨利·卢梭画作里的植物,有着无穷的新生活力,那些令人陶醉的浅墨各绿与自然风光,即是对当时急迫于回归自然的正面呼吁。文化方面,艺术一直在坚持创新创意的道路上执念前行,适时的社会风潮引领着或是推动着艺术家们反复辗转。

美术不仅能倒映出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文化关系,也可以倒映出处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法律、哲思、文思观点,童稚画派所讨论的哲思,有着归于本心的初衷;中国道家强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童稚画派高歌着万物归一,回归自然,这也许是一种乡愁,是人们对于自然母亲的本性眷念,是对于祖先血脉的本能反应。

4.结语

美术是一个亘古通今极富内涵的论域,不仅在代表西画的法国,在代表东方的中国也有着凤凰般的生命力。美术是法国乃至全世界对于美学探索与研究的珍贵途径,它不仅包含了社会生活最终的文化现实,也包含了人脑意识的辉煌爆发。从研究美术学的途径来透视整个社会,有着对社会现实的描述,也有着对未来的预言,还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解,并有可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建构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娜.浅析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J].艺术品鉴,2017(07):420+382.

[2]李娜.工艺美术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探索[J].普洱学院学报,2017,33(02):80-81.

猜你喜欢
社会关系美术
美术篇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