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GE模型下劳动市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

2020-09-10 09:26屠瑶瑶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2期

摘要: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物价稳定、提高就业依然是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劳动市场状况与物价是否稳定是判断宏观经济平稳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DSGE模型研究我国劳动市场对宏观经济波动有着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DSGE模型;宏观经济波动;劳动市场

DSGE对于宏观经济分析很有帮助。可以分析RBC理论中经济的波动[1],也可用于开放经济[2]和市场经济[3]的研究。近年来对DSGE模式的应用也有所增加[4]。本文将利用新凯恩斯DSGE模型来研究我国的经济波动中受劳动市场的影响形式。

一、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构建

本文建立的凯恩斯模型包括三个部门:家庭、企业和政府。其中各部门都是理性的:家庭选择效用最大化,企业选择利润最大化。模型的政府部门只考虑銀行。政府采取的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增长率的方法来影响实际经济。

(一)消费

我们的家庭考虑所有的劳动剩余,这样可以防止免费搭车现象。家庭成员们通过选择消费束和一期无风险债券来达到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效果。效用函数如下:

(二)生产和收益

假设企业生产函数是,其中表示整个经济中的劳动生产力,表示被企业雇佣的工人的工作时间。企业面临的需求,而且以价格出售他的商品,它在时期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它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出售产品获得的价格收入:

(三)劳动市场

在时期,公开职位空缺的价值如下式表示:

(四)货币政策

本文选择泰勒型的利率规则。货币政策制定者通过改变一期无风险利率,来实现货币政策效果。本文选择的货币政策规则的线性化形式如下:

这里,而且是服从白噪声序列的随机干扰项。

二、模型估计及分析

本文选取1992年- 2019年中国季度数据,首先对数据取对数然后进行HP滤波处理,然后除以基期数据,用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一)贝叶斯估计方法

对于选择贝叶斯估计方法估计DSGE模型,设是一个不可观测的参数,的联合后验密度,可以通过的后验分布密度乘以可观察变量的联合分布得出。通过公式表达出:

(二)极大似然函数

使用状态空间模型,可以简化模型推导,所以在对模型求解之后,可以把模型的解写成以下状态空间的形式:

第一个模型是状态空间模型,第二个模型是观测方程。其中St表示状态变量,Wt代表外生冲击变量,Yt表示观测变量,代表结构参数。在条件下,可以给出,在条件下,可给出,进而在 和基础上,给出,最终得到。由此可以看出选择状态空间模型的优势,它使得推导变得简单易懂。

再利用马尔科夫性把写成如下形式:

得出和之后,就可以估计似然函数。

(三)劳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利用上面给出的似然函数和结构方程,在MATLAB的Dynare软件包中可以实现参数的估计通过变换劳动市场参数,观察宏观经济变量变化情况,以此研究劳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情况。随着科技及体制的改革劳动市场中工人匹配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所以首先研究劳动市场工人匹配能力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只研究此项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要保持其他变量稳定,也就是只改变的大小。对此参数的不同取值进行模拟给出相应脉冲响应函数图,就可分析对应变化情况。下图就是对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图中红色曲线代表值相对变大,得出的脉冲响应函数图;蓝线代表值相对变小,得出的相应脉冲图;绿线代表值没有变化的基准值下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结论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市场中工人的匹配能力对宏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有动态的影响。这个结论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在有搜寻和匹配摩擦的劳动市场中,当前的工人在特定时期是企业特有的生产要素之一,这是一个长期关系。如果他们的工作边际负效应是随着工作时间递增的,而且他们的需求存在价格弹性,就可以得出结论:具有企业特性的劳动意味着企业的边际成本随着产出增加。

参考文献:

[1] 李春吉,范从来,孟晓宏.中国货币经济波动——基于垄断竞争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估计[J].世界经济, 2010年第07期:96-120

[2] 李宝良, 郭其友. 搜寻摩擦市场:搜寻和匹配模型的发展及其应用——201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学术贡献[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11期

[3] 徐建炜, 纪 洋, 陈斌开.中国劳动力市场名义工资粘性程度的估算[J].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 64-76

[4]楚尔鸣,许先普.中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基于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分析. [J].湘潭大学学报.2012年第四期.59-73

作者简介:

屠瑶瑶(1989-),女,安徽六安人,宿州学院统计学专业教师,硕士.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联创新发展研究课题(LZ201948);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质量工(2019jyxm0468);宿州学院质量工程项目(szxy2018jyxm12);宿州学院科研项目(2019yzd07,2019yzd08,2019yzd17);宿州学院科研平台项目(2017yk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