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国际贸易形势

2020-09-10 07:22李臻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11期

李臻

摘要: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在之后的几年里,世界经济渐渐回暖,逐渐步入平稳期,很多国家逐渐摆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负面影响。然而,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仍然呈现出较强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本文主要探讨了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国际贸易形势。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形势;中国国际贸易形势

在后危机时代,各国政府为快速摆脱经济萧条,通过多种措施对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难和后果进行弥补。然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使国际经济发展再次遭受巨大冲击。如何充分明确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所面临的国际贸易形势,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进行科学优化,值得我们深思。

1.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十几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一直徘徊在低位,主要呈现出低增长、低通胀以及低利率这三种态势,各大经济体的政策调整空间十分有限,贸易及地缘政治有关的不确定性逐渐上升。此外,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增长与产业链发展形成巨大冲击,经济增长乏力与风险交融的情况可能会长期存在。

1.1全球经济呈现为U型,分化明显

目前海外的经济形势主要是由疫情发展、政策支持以及经济解封这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疫情的好转属于实现经济解封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经济解封反而会让疫情方面承受压力,二者的实际程度会对各国货币、财政政策力度、方向以及效果形成直接影响。具体表现为:①疫情发展导致发达经济体呈现出见顶回落的情况,新兴经济体则表现为周期靠后;②经济解封使海外经济逐渐复工,但复工态势呈现出明显分化的状况;③就全球各国对于本国企业的政策支持来说,发达国家整体要强于新兴经济体。

1.2全球经济“日本化”,增长力匮乏

具体表现为:①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加剧,使世界经济长期处在相对停滞的状态;②全球“资产荒”呈现出进一步加剧的态势;③货币纪律的失衡,使金融和实体之间的“脱钩”情况进一步加重。

1.3金融风险逐渐积聚,未来发展难以预期

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信贷市场呈现出萎缩情况,虽然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但货币乘数的降低对美国信用扩张形成限制,此次疫情导致其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情况进一步加深。而新型经济体面临经济衰退、金融风险与汇率风险交织等窘境,使金融危机风险发生的概率徒增。此外,由于新型经济体的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目前已经超越发达经济体,如果疫情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经济增速必将下滑,资产负债表无法得到改善,其衰退的风险会迅速增加。

2.当前中国国际贸易形势

2.1国际贸易挑战加剧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地位逐步上升,大国地位逐渐稳定,而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呈现出持续升级的态势,使我国国际贸易发展面临更多外部挑战。美国通过301调查、302调查等,将“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作为借口,针对我国的出口商品恶意增加关税,并采取多种卑劣的手段打压中国出口企业与高科技制造企业。自2018年一季度以来,美国政府开始禁止本国企业为我国企业出口电信零部件,将我国企业移除世界协会。上述行径均对我国产业与贸易发展、科技进步形成巨大的影响,给我国经济增长与升级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阻力。就进出口贸易而言,每年我国对外出口的增长率呈现出较大波动,即便2019年全年我国进出口总量已经达到11547亿美元,但由于进口量价格要远高于出口量价格,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所获实际利益较低。虽然我国国际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而这并不能表示交易具有平等性。美国对于中国制造业进行打压,并针对我国在技术投资方面加以限制。随着贸易摩擦对我国限制的持续升级,对于我国经济和国内企业的打压也将更加严重,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从而大幅增加我国技术企业与外贸企业所承受的压力。

2.2国际合作违约风险徒增

自2013年9月开始,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走过了7个年头,许多国内企业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发展走出国门,加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有效带动各国经济发展,完善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由于“一带一路”而变得更加密切。然而,我国企业在与沿线国家所开展的合作中,一直面临着来自多个方面的风险。比如,在2018年,由我国组织承包与建设的东海岸铁路等项目被紧急叫停,马拉西亚政府的违约行为使我国企业蒙受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而对于政府违约来说,他们一般会找出多种我们无法反驳的借口。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这些新兴经济体非常容易由于经济基础较弱、社会体制不完善、政治环境不稳定等因素,对国家政局与稳定造成影响,尤其是2020年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企业蒙受了更大的损失。我国企业由于外部因素影响影响经济收益,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我国公民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相关统计显示,近两年我国承接的国外项目中,約有14%的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遭遇不同程度的阻碍和麻烦。然而,违约风险往往与税务风险、劳务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以及经济风险等相互夹杂,会对项目本身与中国整体对外经济发展形成直接的影响。

3.后危机时代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

3.1完善行业发展和产品结构

在如今的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国际贸易环境之下,我国必须要充分明确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动态,并结合国内贸易需求,对外贸行业产品结构进行持续优化。产品质量属于开展外贸经济活动最为关键的条件,唯有产出优质的产品,才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获得良好的竞争力,使企业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就外贸行业发展角度来说,应该在国际上积极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致力于打造中国企业的品牌和口碑。在跟国际上其他经济体合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双方始终能够维持一种平等、互相尊重的地位,要在企业内部或者产品中充分融入先进的发展理念,实现对中国特色的有效宣传。此外,要积极扶持中小型外贸企业,支持和鼓励它们走出国门,由政府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扶持政策,一切活动和决策由大局出发,具体参考实际情况,为中小企业创造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大力推行“走出去”的发展道路上,唯有加快先进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的步伐,才能让我国企业获得更强的创新能力,继而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3.2创建多元化贸易市场

多年以来,我国主要的外贸合作伙伴包括东盟、欧盟以及美国等。欧盟属于我国近些年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而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美国与我国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渐淡化,使东盟代替美国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因为我国大力推行“一带一路”政策,让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显得更加多元化,而这些国家也将与我国建立更加密切的贸易合作关系。在对多元化贸易市场进行构建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比如逐步降低个别产品(比如手机芯片等)对其他国家的依赖,积极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以此缩减由于市场垄断而带来的风险。此外,还可出台与建设对外多元化贸易市场有关的各项政策,尤其是针对我国制造业今后的重点发展领域,政府应该起到带头和引领作用,增大相关领域投资,并对重点领域进行科学引导,推动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持续缩减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3.3强化各国间的沟通与合作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引领之下,面对沿线合作国家,应该积极强化与其的沟通和交流。在每个合作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要深入明确所在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法律制度、文化传统以及社会构成等因素,实现对当地国情、政策的充分融合,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和因地施策。要重视经验的积累,每个合作项目的成功,都会给今后的发展与合作奠定良好基础。我国政府和企业要积极构建合作国家有关的信息资料库,采取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和广大员工主动了解当地法律条款、社会构成以及文化传统,便于合作时能够相互尊重,达成更好的合作共识。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威胁,政府要更为关注我国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合作壁垒,在充分保障国家利益的同时,尽可能为遇到困难的外资企业给予适当帮助。

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呈现出瞬息万变的态势。此种大环境之下,我国必须敏锐洞察其中的细微变化和差别,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形势形成准确预判。在此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国际贸易形势所带来的影响,承受诸多严峻挑战,尤其是贸易摩擦的升级和发酵,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较大阻力。中国应该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持续推出新的举措,依据国际形势发展与我国国情需要,对改革内容进行不断完善,为国内高新科技优化发展形成强大支持,通过自主研发降低对于进口的依赖程度,强化各国合作,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形成良好的指引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仍然具有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给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抓准国际经济形势,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姚琼.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国际贸易形势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0(20):35-36.

[2]劉曙光.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中国的对策[J].理论学刊,2019(06):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