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育
摘 要:高中阶段的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无论是从教学观念还是从方式上都得到了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且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文章中针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
引言:核心素养是当今社会上教育改革中的流行词语,它可以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根本依据,也可以引导教师的教学和实践。在近几年中,我国数学教育的改革力度较大,许多教师开始认识到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加强了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本文首先描述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针对教学实践做出了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一、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分析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意味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素质教育所加强的内容和目的给予重视,并且教师还要深刻了解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所谓的核心素质就要求,学生无论是在学习培训还是操作上,都能够学会一定的技巧,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拥有一定的数学气质修养等。例如,在学习《三角恒等变换》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例题,随机点名上台解题,从而挖掘学生各种潜能。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理解[1]。这些能力都不是说提高就提高的,而是通过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的,有效的的发挥学生的各種潜能,也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对于数学教学的期望,希望数学能够给社会输送一定的人才。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策
(一)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以及创新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相关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时十分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了能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拥有一定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要求教师能够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指导依据,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将核心素养实践于课堂中来培养[2]。例如,在学习“基本不等式”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不同资料,再重点说明基本不等式解题的步骤,但是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做错题,所以就容易在考试中失去分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让学生了解基本不等式解题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不扣分,甚至少扣分。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把基本不等式与相关意义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它的所有知识点,加深他们对基本不等式相关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在讲解“例1(1)已知0
另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拼凑法是解题最简单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拿到题目后观察不等式是否符合拼凑法,才能够在做题过程中不丢分、少丢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解答数学题的能力,且在整个过程中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新想法给所有学生带来信心,让所有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对于知识的新见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视野得到扩展、信心将会得到加强,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大胆发言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加以深刻思考,抱有长远方向的想法去考虑数学。
(二)打破定势,突破思维局限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知道高中阶段的学生非常缺乏生活经验、知识储备。高中数学是一门知识点多的学科,它涉及到的范围领域宽而广,并且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数学[3]。虽说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的知识繁多,但是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想象能力,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课堂中受到原有思维的影响,要求学生在陷入相关的思维定式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跳出局限性的思维,让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宽阔,这样才能够打破学生原有的学习趋势,让学生获得新的学习体验,对数学的学习充满着激情、动力。
(三)活用教学手段,构建知识体系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阶段,也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中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数学知识抽象强、各种知识点多就会给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出现知识点混乱的现象,这与学生没有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有关[4]。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题,就必须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完善的知识体系下,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集合”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对集合的知识有所了解,我们需要知道集合之间包含的含义,还要理解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中的真实意义。教师可以创设情景,用具体的实例来揭示课题。让学生充分思考问题后,并自由发言,教师不用先说对错,而是继续引导学生到底谁的答案最好,再引导学生一起观察和探索。学生所学知识可以形成一个具体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对集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的了解,从而实现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在课程结束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提出哪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升教学学习效果,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构建知识体系,对学习方法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5]。
(四)注重课堂提问教学引导学生,强化思考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就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与思考相结合[6]。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相关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观中一定要加强对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强化,这样才能够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充分利用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例如,在开展“用函数模型解决应用问题”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函数模型的概念及其解决应用问题时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回答,并且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估计,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估计的结果和得出结论的理由,以及数据变化趋势的合理预算,通过对一系列问题拷问的回答,使学生对于函数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问题的解决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使学生对函数模型的知识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通过函数模型可以让他们更快的理解题目,并找出解答方法,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解决数学应用题的信心,而且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讲解“有一块半径为r的半圆形钢板,计划剪裁成等腰梯形ABCD的形状,它的下底AB是⊙O的直径,上底CD的端点在圆周y上,写出这个梯形周长和腰长x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它的定义域”时,首先应当让学生思考怎样用函数模型解决該应用题。通过嗯,对该题分析研究出怎样解决?建立适合的函数模型解答该题,以下是该题的解答步骤:①画出图形,数形结合。②分析,即:分析:关键是用半径r与腰长x表示上底,由对称性:CD=AB-2AE,故只要求出AE。③分析出结果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详细解答。通过自己的引导,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强化自身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教师之所以可以当教师,那是因为教师无论是知识涵养,还是为人处事方面都强于学生,这样教师才能够为学生答疑解惑,这也就意味这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决定了学生听课的效率[7]。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刻保持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发现不足并及时对其进行改正,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六)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
高中是学生学习任务最为繁忙的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日俱增,高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方式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的提高分数的方式往往都是题海战术,这就意味着学生每天都在面临着写不完的试题、做不完的试卷。虽然学生在做完试卷后,教师可以对试卷进行讲解,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讲解中了解到相关题型的做法,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时间一长,学生将会变得十分麻木,枯燥毫无灵魂。因此,在高中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一定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改革[8]。
(七)重视交流反思,提高教学效率
“吾日三省吾身,与人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与君谋而不忠乎”。每天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做得不对的地方,学生的交流与反思是高中数教学改革创新的一个切入点。例如,在学习《函数与方程》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结合自己以前学过的函数知识进行推导与学习,结合对数函数图像,研究函数图像特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的核心素养。还有一句话这样说“过当局者谜旁观者轻”,作为当局者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于自己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方法不足时不能够及时发现,这就需要旁观者来给教师指点,加强对于自己的反思来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
结束语:总的来说,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所进行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应遵循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好数学的关键就在于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自学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的学习能力,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充分结合核心素养的观念,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出新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成绩,使得高中数学教学能够对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刘慧敏.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中数学微课教学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罗蒙婷.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研究[D].喀什大学,2018.
[3]邵莹莹.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D].河南大学,2018.
[4]刘北平.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5]上官雪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课中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6]尹璐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7]姚雪皎.高中生数学运算素养的评价与培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8]张梦沛.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