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乔根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然成为每一个一线高中政治教师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四维度: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剖析出发,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给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优化的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近几年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培育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每位一线政治教师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新课改精神强调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共成长。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运用四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采取“自主——探究”教学,提升学生政治认同
“自主——探究”教学策略依托导学单、调查问卷等载体,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这样一个层层深入、逐步递进的过程。“自主——探究”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该策略对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创设一定的情感氛围,在学生在适宜的情感氛围中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将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相结合,主动建构知识,同时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文科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普遍有这样的感受:在現行的教育体制下,现在的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学习是为了提高成绩,关注了涉猎知识的深度,容易忽视知识的广度,知识面偏窄;在互联网时代,在博客、微博、微信泛滥的趋势下,学生上网的选择趋于多元化,阅读也愈发图像化、碎片化,未必肯静下心来读圣贤书,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事实是怎样的呢?学生的政治情感真有我们所看到的这样淡漠吗?学生对中国现行政治体制的认同度真的有这么低吗?学生的政治信仰真的这么不坚定吗?本人在《政治生活》第一课授课之前展开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主流还是积极向上的,82%的学生希望能在高中阶段加入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度较高;75%的学生能时时关注国内外大事和热点问题;87%的学生能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二、运用“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问题始于情境。如果脱离情境,知识就仅仅是干瘪的理论,无法为学生所内化和运用。一线教师深知此理,所以在现阶段,“问题——情境”教学被广泛运用于政治课堂。但在操作中出现了新的问题:真实的情境有复杂性,操作起来有不可控性,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情境设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答案化,对答案的预设过强使得情境失真,难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学生核心素养得不到提升。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必须创设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感性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形成理性的认识。例如,本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框题用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网友孙杰在新浪微博上以“烤肉”调侃英雄人物邱少云和赖宁,被加多宝公司转发。随后,邱少云烈士的弟弟邱少华将孙杰及加多宝公司告上法庭。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判决二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公开发布赔礼道歉公告,该公告须连续刊登五日;二被告连带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于判决生效后三日内履行。本人没有回避情境的真实性,设计了一系列的讨论话题:①对于网友的点赞,你怎么看?②你认为法院的判决是否合理?③孙杰和加多宝公司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后,达成一定共识:①民族英雄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我们当敬仰和学习,不容亵渎。②一些人通过网络妄议历史,诽谤英雄,不明真相者容易人云亦云,我们要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取向。③每个人对是非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断,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判断、讨论、分析,在自主思考和积极辩论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精神。
三、强化“活动——体验”教学,引导学生公共参与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在做中学”。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他的这个理念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带领学生亲身去体验从而获得经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设计中,要踩准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同时着眼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进行活动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还要引导学生与社会生活接轨,进行积极的社会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本人在开设《政治生活》之《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这一节公开课的时候大胆设计了一个关于本市的居民阶梯电价听证会活动,本人先给学生分组,由学习小组组长牵头分配任务,进行前期调查、角色扮演、设计听证会流程,撰写发言稿然后在课上进行有效的讨论。学生在常规的听证会参加人:物价局代表、自来水公司代表、居民代表之外,还有预见性地设置了听证会主持人,听证会申请人、人大代表等听证会参加人等位置,在实践中对社会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在总结发言的时候,还有听证会参加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对于居民来说,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电价涨了多少,还关心政府如何对待公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恳请物价局负责人就最终决策出台的时间和对居民意见、建议采纳的程度做一个公布。在这个课程的活动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没有躲在象牙塔里,而是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生活,不仅获得了宝贵的社会体验,而且学会了在实践中反思,提升了公共参与的热情与信心,表现出对社会事务的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四、运用“合作——生成”教学,强化学生法治意识
根据“学习金子塔理论”,学生通过听讲、阅读、声音/图片、示范/演示这几种形式的学习还是被动学习的过程,只有运用到小组讨论、实际演练、教别人这几种学习方法,才能称之为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也更加有效。我们新一轮的课改正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一线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整合恰当的学习资源,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培养、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要摒弃强行灌输法律知识的理念,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整合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示各个环节去探究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在合作过程中结合情境体验感知法律,将法律常识与法治理念内化,从而提升法律素养。
本人在进行《市场配置资源》的新授时,设计了这样的真实情境:近年来,大闸蟹市场问题频繁曝出,价格虚标、假冒欺诈等客户投诉也越来越多。某消费者拨打12315投诉举报“绑蟹的绳子卖出了螃蟹价”,市工商局对此作出回应,明确表示销售过度捆绑的“皮筋螃蟹”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市工商局随后对商家销售过度捆绑螃蟹行为,按《行政处罚法》规定,以涉嫌欺诈为由,对经营者处以800元罚款。探究活动一:“市场上大家都绑,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该水产市场摊主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探究活动二:市工商局对此事件作出相应处罚,给商家规范自身经营行为的启示是什么?在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指出该行为了违背市场交易规则,并拓展到分析其原因:市场调节有自发性。同时自然地得出经济活动参与者需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法治意识不需要强行灌输,在你来我往的讨论中已然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当然,要提升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四者绝不是截然割裂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它们应渗透在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设计之中,体现在教师的每一次教学策略的优化过程中。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重任,需要不断转变与革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才能不辱使命,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