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试题讲评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2020-09-10 07:22:44柯丽华
高考·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柯丽华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严谨的将分为三个过程,第一个是教学过程;第二个是引导思维过程,第三个是试题讲评过程,这三个过程缺一不可,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大致掌握教学知识点;引导思维过程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思考;试题讲评过程是让学生升华对知识点的理解。本文将重点描述试题讲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试题讲评;高中历史;教学;意义和价值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丰富的学科,不仅包含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同时涵盖了人文、政治、地理等众多学科知识。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的过程中,如若利用好高中历史学科,势必会成为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的跳板,这就必须要求教师深度挖掘教学知识点中的潜在价值,但是学生对于很多历史知识的学习都是浅尝辄止,根本达不到深入挖掘的程度。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局,试题讲评可以为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知识开拓一条新的路径。

一、试题讲评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众所周知,试题是高中历史教学知识点的另一种呈现形式,它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判,也是对学生知识点学习的再复习和巩固。但是高中学生学业繁重,在历史上所投入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是有限的,部分试题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高中学生投入时间不多情况下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解历史知识,试题讲评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从具体的试题案例做出陈述。

材料一: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年轻时,范仲淹曾勉励他读《中庸》,学儒家之学。张载读完仍未感满足,又读遍佛家、道家之书。几年后,又发现这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回过头来求之六经,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回乡后,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前者是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后者则是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对井田制,张载用心最多。他与学生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企图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根据龚杰《张载评传》整理

具体问题如下:1.根据文中所给与的材料,结合历史所学,概括指出张载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

2.根据文中所给与的材料,结合历史所学,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对张载的理想社会你有何看法。

在这道试题中,要求学生回溯到北宋时期,要求学生大致掌握北宋时期的状况,但是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对于整个朝代的历史学习掌握度由于学习时间的原因有可能片面,所以这时候教师就要通过试题讲评让学生回顾北宋历史,掌握北宋历史。

如在第一问的讲评中,教师可以大致概括北宋历史,引导学生对北宋时期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北宋时期面临的窘境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儒学陷入危急存亡之际,三教合一已成为当时的大趋势;第二是北宋时期皇室贵族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第三是北宋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很多农民无地可耕。当学生了解北宋时期的发展困境之后,会掌握第一问的核心,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张载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印证他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形。

其实第二问是对第一问的升华,而要求学生谈自己的感悟更多的是对中华历史的感悟。基于第一问教师的讲评,很多学生都会形成这样的思维:中国历史的进程,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是一种复古的思想,但是却又始终伴随着历史发展,张载的理想社会是基于儒家思想上的另一种“文艺复兴”,从秦朝到唐朝主要遵循的就是儒家思想,力求社会秩序良性发展,可是从另一层面分析,虽然张载在当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但是也有空想的蕴意,因为在北宋时期实现他的理想社会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只是他和他的学生初步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虽然说张载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改变付诸心血,但也不可否认必定会走向失败。

二、试题讲评可建全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什么说试题讲评可以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呢?具体的可以从四个层面上进行分析:第一,试题讲评可以让学生更加透彻的掌握知识点,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性会被逐渐激发,在积极性的引导下,学生的心理素质会逐渐增强;第二,试题讲评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试题中所蕴含的思想,而历史中所涉及到的思想往往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正确、客观的看待高中历史学习,看待自己的人生;第三,试题讲评的过程中,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另一种评判,在试题讲评中很多学生潜意识中的答案和教师所讲的有相似的地方,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有着不可估摸的作用,就好比我国首位总理周恩来说过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就是因为有足够的自信,认为学习好了就可以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光发热,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周总理在29岁便发动了奠定中国共产党根基的“南昌起义”;第四,试题讲评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足之处的自我认知可以作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约制因素,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就是强大心理素质的表现。

三、试题讲评可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

中华历史,历经千年,经久不衰,虽然经历过风雨,但是它还是如明珠一般璀璨耀目。可是如果只是浅尝辄止的去学习历史,那么学生会对中国历史形成模糊的概念和认知,所以试题讲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极其重要。

通过高效的试题讲评,学生必定会在教师讲评的过程中更加透彻、全面的了解中国历史,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强大文化自信的来源,进而赋予学生历史的认同感。

比如在以下的试题讲评中,可以让学生深入的了解中华历史。

例1.赵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些里的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是( )

A.周王朝为了巩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地位。

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

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

通过教师的讲评学生可以轻松的找出本道题的正确答案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而且学生会思考在清朝以前我国都是领先于世界各国的,当世界各国还处于奴隶社会之中时,中国早已经步入封建社会,让学生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油然而生,进而中国历史高度认同且自豪。

再比如在历史试题“戊戌变法的思考和感悟”讲评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维新变法和戊戌变法之间的联系,然后探讨戊戌变法的失败,最后让学生根据以上讲评对“戊戌变法”的再思考、再感悟。很多学生会站在历史的基础上思考当时的中国要怎么救?是要拥有坚船利炮,还是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我想从谭嗣同的一句话中可以给学生更深刻的认识,让学生心灵被强烈的触动。谭嗣同在獄中写下的两行大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其实通过教师讲评学生不难想象到他那种“舍生为义”的壮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谭嗣同在入狱之后所说的几句话“中华之革命,是需要流血的,我希望以我之鲜血,唤醒中华民族之自强;我希望以我之鲜血,让中华巨龙为之一振。”

学生在了解谭嗣同的抉择之后势必会感到热血澎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那些仁人义士可以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中国的伟大复兴,从仁人义士的壮举讲评中增强学生的历史自豪感,让学生明白当下的这则和使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和引导思维教学,同时也应当重视试题讲评教学,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从而让学生在试题讲评中获得人生成长的教益。

参考文献

[1]李海军.让学生讲评试题的一次有益尝试[J].中学数学月刊,2019,(1):62-63.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56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0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