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明
摘 要:新农村建设工程中,乡村公路是重点。要想对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满足,构建最美新农村,公路建设不只是需要展现出交通运输功能,还需重视对周围环境的优化。因此,落实好乡村公路景观设计工作十分关键。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公路;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公路景观设计,应充分彰显当地特色,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乡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进而使得公路总体数量持续上升。对于功能而言,公路的作用在于让出行和运输更加便捷,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公路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不只是需要对通行功能进行满足,还需实现环保、美观、安全等。所以,做好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1 乡村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1 应遵循文化性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是开展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切入点,建设美丽乡村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极为有利[1]。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可优化其整体生态环境,美化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水平。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的坚实基础,其可以促进乡村经济良好发展。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战略予以了明确说明,同时对健全的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目标进行了制定。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优化设计乡村公路景观,提高生态观赏性,促使乡村可持续健康发展。设计时,设计人员应立足于当地文化特色。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大部分乡村公路在开展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都把文化性当作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标准。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展现乡村的文化特色,将乡村具备的特有文化最大化展示出来。
1.2 应遵循美观性原则
在对乡村公路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在按照文化性原则的同时,还应贯彻执行美观性原则。作为我国公共基础设施,乡村公路对我国经济发展极为有利,在对乡村公路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对乡村已有资源进行合理运用,使乡村公路景观更加美观。
1.3 应遵循安全性原则
在对乡村公路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切实考虑到安全性[2]。为了强化工程安全性,保障项目顺利竣工,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在设计乡村公路景观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乡村道路设计规定及标准,对景观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搭配,借助运用科学的景观设计,给予驾驶员帮助,使其疲劳感得到缓解,确保乡村公路更加安全。在对乡村公路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树木安全防护功效的发挥,并巧妙设计一些相对应的防护方法,促进安全性提高。
1.4 遵循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性原则
设计人员在设计乡村公路景观的过程中,应按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存在的平衡性原则,将经济效益提高,充分认识到加大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意义。在对乡村公路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不得大面积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优化景观环境。积极构建乡村公路绿色通道,合理设计,确保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2 美丽乡村建设下的乡村公路景观设计
2.1 乡村公路农田景观设计
田园景观所具备的魅力主要表现在景观资源的独特性方面,即农田景观。就农田景观而言,其属于一种较为普遍的农村景观类型,由于大众对农田景观认知存在偏颇,导致农田景观涉及间断性以及碎片化的缺陷。立足于乡村公路景观空间设计,农田景观具备着良好的生命力。对此,设计人员需要将地域用地情况作为基础,科学布局道路沿线,将其设计成和农田景观和谐一致的形式,开闭自由,呈现出疏密有序的景观布局。同时,运用光照,将农作物成长设置成适宜的环境空间,也为通行车辆营造一个最优行车视角,打造和谐度极高的乡村公路景观。
2.2 乡村公路水景观设计
对于乡村景观而言,水属于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公路水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自然美化、环境保护、河道治理三个方面的结合,在维持既定自然状态的同时,更新水系景观组合[3]。在形态处置方面,立足于所在地水域情况,若存在防洪需求,可对河面进行拓宽。反之则应维持自然状态,增强与周边地区环境的融合。选择植物时,需尽量选择乡土气息浓厚的水生植物和作物。空间分布方面,鉴于水系样式曲折蜿蜒,一定会和公路之间构成一种多元化的空间关系。另外,对于靠近水系且远景效果较佳的区域,可在河岸边种植低矮水生植物,利用透视线,优化远景;若与水系的距离较远,远景效果并不理想,可采取障景方法,在河岸边种植高大耐水湿乔木,诸如水杉、池杉等。
2.3 乡村公路建筑景观设计
地域广阔属于我国主要特点之一,进而使得气候类型多样。对此,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独特的建筑风格,如蒙古族蒙古包、黄土高原窑洞等。对于乡村公路而言,不只是具有运输的功效,需在景观设计时注意地域文化的彰显。实际工作时,应做好以下内容:其一,整治原有建筑;其二,对老建筑进行科学修复,继承与发扬历史文化;其三,农村新居构建时,应尽量保留传统文化,并进行适当的创新。
2.4 乡村公路林木景观设计
林木属于最为经典的乡村公路景观之一,对其予以設计时,不能够照搬城市公路中规整的行道树排列种植方式。同时。林木景观需避免占用道路两端的大面积绿化土地,也不可采取等距平均化的方式设计道路两侧植物,而是需分析公路两端土地运用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道路绿化,构建森林公路模式,尽可能将乡村公路林木景观的特殊魅力充分展现。另外,为了能够促进乡村公路林木景观生命力的提高,需通过多元化的植物组合,构建科学的林下空间,如此一来除了能够为道路行车打造丰富多变的流动景观之外,还可以发挥出许多生态作用,诸如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最关键的作用在于,能够大幅度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绿化成果和美化品质。
2.5 乡村公路山区景观设计
在山区修建乡村公路难度较高,除了施工量大之外,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且,山区道路较为狭窄和封闭,进而导致车辆在行驶方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把山地景观融入到乡村公路设计中,可以将山区自然资源充分的体现出来。例如,可结合山地地形设置具有乡村文化特点的标志性建筑,并在公路两侧种植各类花草树木。通过这样的景观设计,就能够有效提高乡村公路景观的观赏性,让驾驶人员收获驾驶乐趣。
3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景观属于存在流动性特点的景观,会随着车辆的行驶不断交替变化,或奇峰异石、或丛林密布、或小桥流水、或乡野风情,时空转换十分丰富。基于此,每一条乡村公路景观构建方式并不一样,往往由多种模式交替组成,然而不管是哪一种模式,乡村公路景观均需要融合“乡村”的大环境中,防止趋向城市化。同时,应注意环境的保护,创设环境优美的生态性公路,有力地促进美丽乡村的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
[1]容心怡.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J].消费导刊,2020(04):195.
[2]倪惠娟.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公路景观提升探究[J].价值工程,2019(26):95-97.
[3]杨栗.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J].四川建材,2020,46(0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