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阮垂玲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交织的范畴。当你与某一种语言互动时,那说明你也在与使用这种语言的文化互动。你不能了解一个文化而不接触它的语言。外语教学最高目的是培养学生与母语人士沟通的能力。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语言和文化的概念,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分析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通过具体的例子,作者分析了文化和语言对交流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因素,外语教学,跨文化
本文的开头想引用在越南教英语的一位外国老师的评论, 他说:“He was very fluent and he got every word we spoke but he didn’t seem to understand what we really meant”(他很流利,我们说的每个字他都能听懂,但他似乎不明白我们的意思)。这句话并没有对那个人的英语水平提出任何抱怨。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是语言障碍,而是有一些超出单词和语法规则的了。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听者没有意识到语言背后的意义。因此,要能理解说话人的意思,不仅要有良好的语法,正确的发音,而为了能够理解说另一种语言的人的微笑,语言能力只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1.文化——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没有人能肯定地说世界上存在多少种对于文化的定义。 文化概念有很广泛的内涵,有很多科学家已提出了无数个定义。但,大多数文化定义都提到一个基本的共同点,是把文化看作是一个社区在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总和。在定义culture概念时,大部分英语词典,除了文化评估的内容是智力和艺术成就(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achievement) 以外,还使用一些词语如customs(风俗习惯),bieliefs (信仰),或者使用the way of life(生活方式)(Oxford Dictionary)。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可以保留并反映每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不同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的语言就有文化差异,文化差异越大,交流障碍就越大,使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遇到更大的困难。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关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Osterlob [8:77]还注意:语言不仅是一个声音、单词和语法规则的系统,而且它还用自己的规律深入人类的交流活动。
2.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2.1.对外语文化的态度和相互影响
在接触外语文化的过程中,外语学习者可能会经历一些不同的心理和反应。对外语文化的心理反应和态度可能在不同的程度——从害羞、自卑到蔑视、拒绝或排除。对于外语文化的极端态度并不会导致交流的高效果。
许多研究者(Richards, White et al,9)表示,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外语,在间接接触外语文化后,学习者对外语文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些转变可以是上面提到的。如果时间和接触的强度更长,更强,和 “ 渗透度”通过学习者的“滤器”更迅捷,那学习者的语言和行为思维也会发生变化。
2.2.外语教学属意哪种文化?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获得用那种外语的交流能力。那么想要成功地交流,除了掌握语言的形式系统之外,学习者还需要理解和使用母语社区的交流文化习俗。意思是,说话者和听者必须 “be on the same wavelength” 像许多研究者用这词组来形容这个想象。比如:
在一次较正式的会议上,一位越南官员发表了题为 “Dear comrade Martyn,….” (“亲爱的马丁同志……”)的演讲。那个叫马丁的人后来说,他很尴尬,对那个称呼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因为他不了解那位越南人用comrade (同志)这个词是有什么意思?可越南人挺明白缘由是在哪儿,那位越南人是完全有好意的,想对马丁表示尊重,所以说了马丁同志——这是在现代越南人的会议上经常使用的称呼。
2.3.外語文化和母语文化
在学习过程中,外语学习者需要通过在特定情况下的对比,了解外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常会更容易理解彼此,即使是在母语交流中。这点也适用于用外语交流的情况。要使用一门语言,学习者不仅要了解一般文化,还要了解微外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差异。
打招呼方式的差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英语人可能会说 “How are you?” 用一个健康问题作为问候。而说汉语人会说 “你去哪儿?你吃饭了吗?你在干嘛?”为了表示同样的目的。从表面的结构而言,这两句话都不是打招呼的,但说英语和汉语的社区已经接受了这个习俗,并理解这是一种问候,以便采取适当的行动。
如此,在不同的语言群体中,给予和接受赞美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例如,作为对赞美的回应,说英语人通常会感谢,而说越南语人通常会拒绝或者降低赞美程度的接受。这一点是正确于大多数亚洲国家如中国、越南等。他们认为,拒绝称赞或减少称赞的程度是谦逊的表现,而被称赞的人还得继续努力,以赢得称赞。
由于缺乏充分的训练,使用外语交流的人很有可能会从他们的母语文化中改变他们的文化习俗和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交流的负面移动。例如,为了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属于越南语文化人,汉语文化人可以问对方的隐私问题。相反,这些问题是英语文化,法语文化的禁忌。
2.4.通过学习纠正文化缺陷
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可以接近外语文化。其中有一种方法是,学习外语者要有比较的机会,通过具体的情况下来比较和了解外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的差异。课堂活动、作业、模拟情境或实地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意识到外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这些活动有助于有意识地改变态度,意识主要是通过学习——而不仅仅是通过教学——正如Nero尼禄所写的,文化是一种学习而不是教学的东西。
3.结语
对于那些参与语言教学和学习的人,Brooks的评论(3:123)说,如果我们在语言教学中不提到语言文化教学,那么我们就是在教的只是一种无意义的符号或学习者赋予错误意义的符号。这句话已代替本文的结论。
参考文章
[1]Richards, J.C.,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1992.
[2]Suu, Nguyen Phuong, A Cros-cultural Study of Greeting in Vietnamese and English. University of Canberra Library, 1990
[3]康宁,外语教学中的语境文化情感,郑州外国语学校,2020
[4]冯宇玲,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的重要作用,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