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曾经繁荣兴盛的苏州“三花”种植业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消失。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阿婆“阿要买白兰花”“阿要买栀子花”的软糯叫卖声,以及夏初人们随身携带的清幽一缕白来香。那些消失的花农去了哪儿呢?他们的生活如今还与“三花”有联系吗?
无法忘怀的花香
白兰花、茉莉花、玳玳花在苏州被称作“三花”。苏州“三花”种植已有近千年历史,自南宋就在虎丘山麓开始大规模种植,每年5-8月“三花”开花,附近一带芬芳馥郁。“四面青山耕织少,一年衣食在花开。”养花当年是虎丘、长青一带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以花为生的花农几乎家家户户有几十间花厢房。
1982年出版的《苏州风物志》曾描述道:“在夏秋季节游罢归来,从山麓环山溪和山塘街一带走过,更可以闻到一股股馥郁的花香,望见一幢幢玻璃盖顶的花房,真是‘入目皆花影,放眼尽芳菲’,游虎丘处处闻花香,这也是一种乐趣。”
“三花”虽非苏州独有,但产自虎丘、长青地区的“三花”花苞大、香味足。当地种植业最盛时,不仅花农多,一到收获季节,供销社统一收购,再供应给苏州茶厂和上海香料厂,生产、收购、营销环环相扣,花事繁盛。
而随着时代发展,“三花”失去了曾经的土壤,传统生产模式不在,花农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三花”文化日渐衰落。
路北村就是当年一大种植基地,留住苏州的“三花”文化、实现“三花”的文化传承,成了和泰社区义不容辞的使命,因为和泰家园的居民大多数即为原路北村拆迁而来,很多人原本就是从事过“三花”种植的花农。
以“花”为媒牵手社区民众
渊源于此,和泰社区以“三花”种植为依托,探索“三花”文化传承新模式,确定了“妙手群芳惠仁心”的“三花”党建文化品牌,衍生出“众芳泰”社区特色品牌,以多样的方式和各类活动增加社区居民对“三花”的了解,并依托文化优势,以激活传统文化资源的方式带动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提升居民认同感,共同走向有温度的幸福小康生活。
2018年6月,和泰社区收集了一批茉莉花、白兰花和玳玳花的老品种,在社区内专门划出一块区域,组织志愿者、居民们一道建起“三花基地”,并举行了“三花”种植动土仪式。
老花农朱泉根激动万分,提议社区不用再雇人打理“三花”了,他和几个老弟兄愿意不要工钱“贴本”维护,还捐出了家里为数不多的茉莉花。一支“三花”种植志愿队伍就此成立。每日浇水施肥,老一辈花匠辛劳的种植场景再现,带动了很多社区居民加入到搭建暖棚、围栏的劳动中来。
继“三花基地”,社区在此基础上将社区中心三楼改造成“三花会馆”,详细记录了“三花”种植的历史文化与发展变迁,和泰社区“三花”品牌的发展历程,“三花”志愿者风采录,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类文创活动。
会馆专设一间活动室,给老花农们品茶、聊天之用。各类文创活动也以会馆为主要活动场地,以便那些没有种植过“三花”、经历过“三花”文化的居民和青少年们能更好地了解“三花”文化。
“三花”激起的社区活力
為让辖区居民尤其小朋友们也感受到“三花”传统的魅力,社区定期邀请“三花”花匠志愿者朱全根和徐小弟,到基地专题介绍“三花”特性、种植知识及采摘“三花”技巧。专题课堂上,春天体验去叶、剪枝、翻盆等养护技巧;夏天感受亲自采摘茉莉花和白兰花的乐趣,顺带学习扦插茉莉花;秋天,一起参与为“三花”搭棚、建花房;冬天,进暖棚实践对“三花”的冬日养护。
每一种“三花”都带有独特的香甜,因而苏州人将“三花”佩戴于身。阿婆们以细软铁丝固定住新鲜的花朵,编出别致的胸针、独特的手链。社区文创活动上,“三花”花匠沈秀金就指导孩子们制作白兰花和茉莉花花苞饰品。
“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说到“三花”,“虎丘牌”花茶不可遗漏。苏制茉莉花茶的历史也追溯到南宋。苏州曾是国内最大的茉莉花茶产区之一,“虎丘牌”花茶当年年产40万担,畅销全国。如今,社区在“三花会馆”组织大家品评自制茉莉花茶。
带领居民们体验制茶的是沈秀金。当年,她母亲将现摘的茉莉花撒在一块满是洞眼的铁板上,放置于煤炉上,文火慢烤,花色由白变黄后,将烘干的茉莉花干与茶叶拼放在密封的罐子中,茶叶将花香完全吸收,几天后,茉莉花茶便制成了。如今,制作茉莉花茶的前道工序简便了,是由烘干机将茉莉花摊平烘干,后道配上茶叶后搁置于罐子中密封几天的工序流程不变。
品茶时,徐小弟不会假他人之手,会亲自冲泡自己种植的茉莉花茶,特有的香气逐渐溢满整个会馆。
围绕“三花”主题,社区还会举办绘制团扇、制作香包、调制精油、烹饪布丁等活动。大量在社区活动中精心制作的“三花”文创产品,会被另行以义卖的形式出售,筹集作为社区“三花”党建文化基金,帮助社区困难家庭。文化是小康社会的精神基石,以花为媒,社区正以传统文化的力量激活社区文化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