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摘要:节能环保是近年来所推崇的观念,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汽车几乎成了大多数人的代步工具。众所周知,汽车对能源的消耗量比较大,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不仅对自然造成损伤,还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于是,节能减排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以汽车驾驶节能技术为例,对阻碍其推进的主要因素、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应用建议三方面展开探讨,以发掘汽车驾驶中的节能之道。
关键词:汽车驾驶节能技术;应用;措施分析
0 引言
国家统计局于2019年2月28日发布相关公报显示,我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首次突破2亿辆,同比增长了近20%。其中私家轿车的数量达到1.26亿辆,同比增长了10%左右。这个数据清晰的反映出人们对于汽车的依赖性正在不断提升。汽车市场的扩大就意味着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我国石油市场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不得不依靠海外进口。但这恰恰与当下所倡导的节能环保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定义相违背,汽车排出的尾气使得城市一度陷入雾霾之中,给人们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需要在汽车驾驶的过程中重视节能减排的理念。然而,建立在理念基础之上的实践措施也同样重要,关于汽车驾驶节能的改善措施主要针对驾驶行为,试图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加社会效益。
1 哪些因素制约了汽车驾驶节能技术的推进
对汽车驾驶节能技术的推进起到制约作用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道路环境、车辆自身技术以及对车辆的使用行为。首先,道路环境是制约车辆实现节能减排的外在条件,车辆自身技术是制约车辆实现节能减排的内在要素,对车辆的使用行为是制约车辆实现节能减排的人为因素。三个方面构成了严密的制约网络,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车辆的节能减排效果造成影响。其次是在车辆购置的过程中,外在条件和内在要素是不可控的,唯有人为因素可以控制和改变的。最后,要明确节能减排背后的真实含义,试图在保证人车物基本安全的同时所消耗的能源最少。而驾驶节能技术恰是集驾驶员、车辆、道路和周边环境于一体的协调性节能手段,追求各要素间的高度配合,共同实现低能耗、低污染的驾驶目标。据不完全统计,鲁莽的驾驶员和专业性极强的驾驶员相比,区别不仅在于对先进技术的利用率,还包括驾驶习惯悬殊引起的能耗量有所不同,统计数据中显示能耗相差范围可达到2%到12%之间。
2 目前汽车驾驶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
2.1 驾驶车辆过程中操作行为问题
驾驶汽车的过程中,操作行为的不当同样会伴随资源的浪费,以下主要从三方面代入说明。
①车辆驾驶的过程之中时常会出现离合处于半联动状态的情况,原因是驾驶员不自觉的将脚放于离合器踏板之上,引发离合器下移的现象,导致离合器总在无形之中处于半联动的状态。频繁性出现此类状况时,无疑会加快离合器的磨损速度,接着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半联动状态时离合器的主动和从动部分会相互的打滑摩擦,发动机的动力被损耗,燃料自然随著被消耗了,这样造成的燃料损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②车辆的超速行驶是日常生活中不罕见的驾驶操作行为,也是极不规范的。一份调研数据在分析的过程中曾提到,一辆汽车的驾驶速度在低于100km/h的状态下,增加车速不会对滚动阻力造成过大的影响。一辆汽车的驾驶速度在高于140km/h的状态下,提升车速会加快滚动阻力的增加速度。而一辆汽车的驾驶速度在高达200km/h的状态下,汽车轮胎的轮缘会出现变形状况,呈现出波浪状,此时此刻伴随着驻波现象的发生,滚动阻力飞速增加致使油耗的速度也随之变快。
③驾驶员对转向盘的把控不稳定也会造成能源的损耗。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会出现有意无意地轻微把弄转向盘的行为,这时汽车也自然而然地处于曲线行驶的状态。曲线行驶的状态下,轮胎侧向产生了反作用力,以至于滚动阻力变大。除此之外,直线距离的里程要少于曲线距离,这样一来同样会在无形中增加燃料的消耗,造成资源的浪费。
2.2 驾驶车辆过程中发动机方面的问题
①发动机在空挡状态下运转的时间过长,就会出现能源的损耗问题。驾驶车辆在道路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会在等待的状态下挂空挡,拉手刹,其实发动机在怠速运转的状态中同样对燃油进行消耗。一些调研数据分析报告中显示,车辆怠速运转的状态持续一分钟以上所消耗的燃油量要远远超过重新启动发动机时所损耗的燃油量。在夏季和冬季时驾驶车辆,发动机怠速状态之下汽车内的空调同时运转,会造成燃油的大幅度消耗。
②发动机预热时间过长不仅会带来能源的浪费,还会引起环境的污染。现代发动机技术领域的发展时长高达数十年,发展的速度也如雨后春笋般,现在的发动机已经可以实现在一分钟以内完成预热。据相关人士的数据统计,车辆发动机的怠速状态持续3分钟就会出现45ml左右的燃油消耗,同理,怠速状态持续20分钟就会造成大约300ml的燃油损耗。另外,发动机预热的时间超过一定范围时会导致排气管内积水无法排出,处于积水状态之下的排气管外层会出现生锈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会出现排气管被腐蚀穿孔的现象。车辆发动机在预热的过程中其实排气管的温度是相对较低的,其中的污染物密集,浓度相当高。由于排除的气体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不能在三元催化转化装置中实现转化,导致此时排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较高,远远高出日常水平。
3 如何在汽车驾驶实践中正确运用节能技术
3.1 车辆自身层面
车辆自身层面主要是指对车辆实行的检查工作。车辆检查是不少驾驶员容易忽视的一个步骤,其主要包括驾驶前的检查工作和驾驶中的检查工作。驾驶前的检查工作需要驾驶员首先环顾车辆四周,对车身进行简单的检查并对纪检的状态做出简易评估,其次是完成车辆外观的清洁工作,接着检查发动机皮带的松紧程度以及转向、离合器和驻车制动器的状态,最后对车辆内部进行清扫,舍弃不必要的东西。这一项工作看上去简单,却意义重大。驾驶前发现问题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损耗,避免过多的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大面积污染。车辆驾驶中进行的检查工作是事关重要的,驾驶员需要在车辆行驶后尽可能得保证缓慢行驶,借助这段时间分别熟悉离合器、制动和转向盘的运行状态,确保无误后关注车内仪表,主要进行底盘和发动机的检查,实时掌握报警信号,一旦出现信号就针对性地展开检查活动。倘若道路行驶的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譬如汽车出现颤抖现象或者机件出现故障现象等,驾驶员先将车辆停至一旁,再对故障部位进行维修和适当调整。除此之外,对机油量和冷却液的检查、气压制动性的检查以及对车轮制动气和驻车制动器的检查同样重要。其中对于气压制动性的检查指标最主要是气密性,通过观察漏气与否来判断气压的制动性能是否良好。车轮制动器的检查指标主要是发热状况,驱车制动器的检查指标主要是可靠性。驾驶员对于车辆展开的检查工作并非多此一举,此做法的优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为节能驾驶创造前提条件。
3.2 驾驶操作层面
①车辆驾驶过程中合理进行启动发动机的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节能减排。发动机是车辆的核心部位,启动汽车时发动机是必要的支撑要素,因此在驾驶操作层面贯穿节能思路的第一步就是启动发动机技术。驾驶员在启动发动机时有两种选择,第一就是冷启动,第二就是热启动,这两种选择的使用条件有一定的差异,其中较为节能的冷启动。冷启动适用于低温环境,准确的说,是发动机的周围温度低于5℃时。在使用冷启动的环境下,发动机润滑油的粘度系数较高,蓄电池的供电能力也随着周围环境而降低,对燃料的消耗量自然有所提升。譬如中国北方的一些城市冬季的温度极低,驾驶员在冬季驾驶车辆时普遍选择冷启动的方式。受环境影响,他们时常会在启动车辆时遇到问题,由于气温过低导致发动机的启动过程十分的艰难。这时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前一天晚上去除冷水,然后在第二天驾驶车辆时在冷却水系统中注入适量的热水,对发动机进行预热,待到发动机恢复正常运行温度时,才可正常驾驶。
②对于滑行操作的控制也可以实现节能的效果。滑行是车辆的一种状态,是驾驶员在不启动发动机的情况下,汽车依赖自身惯性进行行驶的过程。车辆处于滑行状态下,发动机在此时表现出怠速运转或者不运转,可以减少燃油的损耗。专业素养比较强的驾驶员会在总行程中频繁使用滑行状态,据统计,滑行状态可以占据总行程的35%左右。他们对于车辆滑行的灵活运用主要体现在道路行驶人稀车少且距离交叉路口仍有一段距离时,适当提高车辆速度,然后挂空挡前行,这样的操作反复进行,就可以实现节能的目的。如果遇到不得不停车的道路,提前挂空挡,让汽车凭借自身惯性滑行至指定位置,中间驾驶员尽量降低踩油门的频率。下坡的过程中驾驶员可以松开油门,只运用发动机的档位来达到控制车辆速度的效果,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
3.3 驾驶员层面
驾驶员层面的分析主要集中于驾驶员的心态问题,这个点看似与节能毫无联系,但实际上存在极多的潜在关联。驾驶员在道路上驾驶车辆时,切忌忘记职业操守,一定要不争不抢,为平稳安全驾驶和节能创造先决条件。在遇到后车鸣笛或是面临超车现象时,驾驶员需要在心中做好衡量,保持无争心态,进行有序避让后保持平稳且缓慢行驶的状态。在面临交叉口和信号灯变色问题时,驾驶员一定不能为了抢占先机而猛踩油门,一旦采取这样的举措,势必会导致能耗表达,磨损发动机的问题。除此之外,驾驶员可以在业余时间学习关于驾驶节能方面的相关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汽车驾驶节能技术的推广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当汽车成为大多数人的代步工具时,不能只看到其使用的便利性,更应当思考其驾驶过程中的节能问题。众所周知,汽车对于能源的消耗非常大,其排出的尾氣会给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于是,节能减排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汽车驾驶技术中的节能减排意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助力该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驾驶员具备较高的意识和较为丰富的节能驾驶经验,本文对于该方面的研究还不够透彻,汽车驾驶节能技术的探究之路仍很漫长。
参考文献:
[1]于进军,徐从祥.探究汽车驾驶中的节能技术[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11):137.
[2]张伟.关于汽车驾驶中的节能技术思考[J].科技风,2017(03):223.
[3]李汶哲.汽车企业节能新技术评价及油耗目标优化方法[D].湖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