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发展为了人民”专题教学包括“发展为何为了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什么”以及“发展如何为了人民”三个核心环节,具体设计为:“发展为何为了人民”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论述发展为了人民的依据;“发展为了人民什么”从总体需求与个体需求、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需求的历史性与合理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出发探讨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发展如何为了人民”则从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主体观和在顶层设计中全面推进五大布局建设出发探讨发展为了人民的实践要求与现实路径。
关键词:发展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根本目的在于一切为了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这些论述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人民观的认识和理解,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呼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在这种情况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必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从“发展为何为了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什么”和“发展如何为了人民”三个维度入手,深入探讨并系统建构“发展为了人民”专题教学论的逻辑整体。
一、“发展为何为了人民”是“发展为了人民”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解读“发展为了人民”的依据,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理解。在理论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实践上,乃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反思社会主义实践教训的必然结论。
第一,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政治立场,将无产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解放有机统一起来,体现了高度的人民性。可以说,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思想体系的内在特质与本质要求。
首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觀点。在探索中,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的英雄主义历史观,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从而第一次科学阐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在他看来,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与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毛泽东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定位在客观上要求一切工作必须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由此,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体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其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社会主义制度克服了资本主义的诸多弊端,表现为其不仅要解放被资本主义束缚的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加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更要在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上不再狭隘地服从于少数人的利益需求,而是要满足社会的总体需求和全社会的共富共享,从而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人民群众广泛参的共同事业,而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理应也成为价值主体与社会财富的享有者。
再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无产阶级政党也“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2]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实践中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这一要求,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起就确立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秉持人民利益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理念,始终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二,发展为了人民是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与教训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自于实践,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深化对实践规律的认识,推动理论与实践向更高层次发展。由此理解,发展为了人民也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反思其实践教训的必然结果。
首先,是总结和反思我国实践经验与教训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总结成功经验的维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秉承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并在实践中依据形势不断与时俱进,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敌我力量悬殊的环境中革命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陈毅元帅在淮海战役胜利后就感慨胜利是几百万民工用独轮车推出来的。革命是这样,社会主义改造和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同样如此。可以说,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反思失败教训的维度。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经历重大挫折,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将发展为了人民“虚化”,将人民群众的正当需求看成是资产阶级的专利,或者谈“人”色变而不提人的需求的满足,或者脱离实际抽象地谈人的发展,这使得部分路线、方针和政策“名义上是直接依靠群众”,实际上“脱离了广大群众”,“党长期依靠的许多积极分子和基本群众受到排斥”[3],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挫折便在所难免。
其次,是反思苏东国家社会主义实践教训的结果。纵然苏东国家发生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失去民众支持乃是最根本的原因。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维度。苏联在其工业化进程中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而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这制约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经济也只有军工企业一枝独秀,农业和轻工业几乎陷于崩溃,轻工业的工艺水平还停留在1930年代实行工业化时期的水平上,这个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而“到1990年落到了满世界乞讨购粮款的地步”[4],政策的制定“往往只着眼于国家的强大而不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侵犯和违背民众利益的事时有发生”[5],发展成果并没有落实到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上。另一方面,政治制度设计及其人民主体性的维度。苏联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权力高度集中于少数个人,这使得“苏联的民主没有被民众认可”,而“随着干部任命制的发展,官僚主义和贪污现象也随之发展起来了,普通老百姓找不到主人的感觉,责任感自然也减退了。同样,领导者本人对人民、对党的责任感也下降了,因为官员的提升不是靠‘下层’,不是取决于人民的意志和要求,而是取决于‘上层’,取决于上级领导的态度和意见”,苏联共产党也“逐渐蜕化为维护自身利益的政党”[6]而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因此,当象征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红旗在红场徐徐落下之时,苏联民众却保持着异常的安静便不难理解了。
二、“发展为了人民什么”是科学把握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
发展为了人民的基本要义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是纷杂的、变化的、多层次的,由此,要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必须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探究并把握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第一,从总体需求与个体需求相统一出发。与对人民的理解需从总体和个体两个维度把握一样,人民的需求也需从总体与个体两个维度探讨,既要看到总体意义的人民需求,又要看到个体意义的现实需求,不能简单地将二者割裂开来。一般说来,总体需求是个体需求的总和,但不是个体需求的简单叠加,而是对所有个体需求的总体提炼,并与社会历史发展一致,构成个体需求的现实基础。由此,不能因强调社会总体需求而忽视个体需求,也不能离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总体需求而抽象地谈个体需求与发展,反之则会出现人民需求被泛化或虚化的错误倾向。
现阶段,我国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也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这是绝大部分人的共同理想与共同利益所在,同时也是满足社会个体需求、实现个体发展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社会个体需求的满足便失去其现实根基,最终总体需求与个体需求均无法实现。当然,在重视总体需求的同时,也必须关注社会个体的个性需求,这是总体需求的具体实现,即最终必须落实在人民需求满足上,体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与个体发展呈现上。
第二,从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相统一出发。在历史维度上,需求有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之分。当前需求体现了社会主体的近期目标,而未来需求则是社会长远目标的体现,其构成了社会历史最终的价值取向。一般说来,未来需求与当前需求的价值取向一致,并为当前需求指明方向;而当前需求则体现了未来需求的过程性,是长远目标的阶段性实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理解中,簡单地将二者割裂开来的做法,或使人民需求和社会发展失去其现实根基,变成“政治空谈”,或使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失去其前进方向,从而误入歧途。
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现阶段的目标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将人民群众的未来需求与当前需求统一起来,既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着眼于现实的民生问题,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也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未来需要,从全面发展的高度去把握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在满足现实需求同时也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从需求的历史性与合理性相统一出发。众所周知,需求具有历史性,其随历史发展而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生产力水平之上,就会有不同的现实需求。这要求在探讨需求问题时,不能离开即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否则只会使其失去现实基础。同时,在思考时还须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违背社会道德、突破法制边界的需求也同样不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成为不合理需求。在现实中,落后于现实条件的需求便会失去其功能,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而超出现实条件的需求则会失去合理性而变成为幻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受制于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发达的基本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与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第74位。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都不会变。这要求在考量人民群众的需求时,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状况出发,对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作动态把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内最大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第四,从需求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出发。众所周知,人的需求是多样的,有如食物、衣服、住房和种族繁衍等物质性需求,有如社会交往、安全和社会公正等社会性需求,还有如艺术、信仰、尊重、认知以及自我实现等体现人与自我及心灵之间关系的心理性需求,它们从不同方面揭示了人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共同构成人类需求的整体。当然,这些需求是有层次性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心理性需求构成了由低到高的三个序列,而其中每个序列又会有高中低层次之分。总体上,人民的需求会依此递进,即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较高层次需求。但是,不能对此作绝对化理解,更要看到其中的差异性。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取得巨大发展,但发展的不充分不协调问题依然非常突出,表现在不同区域、城乡、不同社会群体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差距明显等。这决定了当前的人民需求在总体上呈物质性、社会性和心理性三大序列并存,且均处在每个序列中相对较高的层次。如在物质性需求方面,低层次的吃、穿、住已基本满足,主要表现为更高层次的物质性需求;而在社会性需求方面,较低层次的社会安全、人身及家庭安全已有保障,主要为较高层次的社会公平正义需求,有些甚至是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但就具体而言,不同区域、阶层、行业和群体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三、“发展如何为了人民”是践行“发展为了人民”的实践要求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其目标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需求,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当代中国,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需在把握人民群众现实需求的基础上,从理念、原则和路径入手,探求其实践要求,从而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第一,必须创新发展理论,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践行发展为了人民,其前提乃是必须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实现发展为了人民的前提。十八大以后,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态势。国际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与增长点;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仍在持续,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与经济风险仍在不断加大。在国内,虽然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总体判断仍然没有变,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开始持续增加,且表现得更为复杂、更加艰巨。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发展理念、以理论创新来推动实践的创新便是必然选择。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着眼于发展的动力,解决的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乏力问题;协调发展着眼于发展的健康性,解决的是日益凸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着眼于发展的永续性,解决的是日趋紧张的人与自然矛盾问题;开放发展着眼于发展中的内外联动,解决的是调动国内外两个市场与资源问题;共享发展着眼于发展的目的,解决的是公平与正义的实现问题。可以说,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它的提出反映了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的现实诉求,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是新时代中国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優势而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由此,在新的历史阶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必须转变观念,更新发展理念,夯实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和理论基础。
第二,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原则,牢固树立人民主体观。在历史发展中,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人口的现实状况会直接影响社会发展;同时,人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向和最终落脚点,并构成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由此,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原则,树立人民主体观,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幸福作为第一目标,把人民要求作为第一任务,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7]。
当前,坚持人民主体原则,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牢固树立三种意识:首先,树立服务人民的意识,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努力将服务意识转换成责任意识,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现实需求。其次,树立人民至上的标准意识,把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的制定、政策的施行以及举措的推广,都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关键。再次,树立实践主体意识,即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活力,积极鼓励、动员人民群众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8]
第三,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五大布局建设。如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通过物质力量来摧毁。要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还要通过实践将上述理念转化为现实行动。而在现实生活中,需求是纷杂的,有社会整体需求,也有个体需求;有当前需求,也有未来需求;有较低层次需求,也有较高层次的需求,它们渗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性等特点。这要求在全面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总体出发,系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大布局建设,即要领会经济建设的基础地位,始终坚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把握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活力与经济竞争力;要认识政治建设的根本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努力使制度优势转化成制度效能;要认识文化建设的灵魂地位,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着眼点,在坚定文化自信中更加自觉主动地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等重要关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要认识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民的现实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大力完善社会的整合、管理、保障、利益协调以及危机处理机制,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民众;要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坚持在科学发展指导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克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效应,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基础。可以说,只有社会总布局建设的整体、协调、有序推进,才能最大化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才能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
[3]陈占安,秦宣主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重点难点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02.
[4]左凤荣.苏联剧变的根源[N].学习时报,2011-11-29(002).
[5]左凤荣.苏联崩溃的历史根源[J].文史参考,2011(23):20-22.
[6][7]程元恒.人民主体地位的内涵和实现途径[N].人民日报,2013-01-30(7).
[8]洪光东,王永贵.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理论特质与实践要求[N].光明日报,2016-12-21(13).
责任编辑 牛志鹏
作者简介:洪光东,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重要论述及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9AKS01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