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5月,南京广播电视台人文艺术类电视栏目《艺事荟》荣获了2019—2020年度江苏电视文艺奖优秀栏目奖,作为一档2018年12月才开播的年轻栏目,《艺事荟》为何能够脱颖而出,其背后有怎样的运作之道?本文对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传统电视节目;《艺事荟》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084-02
在融媒体时代,受到互联网新技术、新设备、新媒介的冲击,传统媒体尤其是覆盖面有限的传统地面媒体生存现状惨淡。在这样的现状下,电视栏目如何生存?媒体人该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媒体融合的“融”与“合”该如何做?2018年12月3日,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台)人文艺术类专题电视栏目《艺事荟》开播,作为一档年轻的电视栏目,在江苏电视文艺奖中脱颖而出,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从播出为中心到传播为核心
《艺事荟》电视栏目是在2018年12月开播的,而早在2016年10月,艺事荟微信公众号就已经上线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艺事荟》电视栏目是从小屏(网络)到大屏(电视)的回归。从2016年10月到2018年12月,《艺事荟》电视栏目开播前的两年多里,艺事荟微信公共号共计采访了近100位艺术家,制作并推出了40余档人物类短视频节目,新榜的统计数据显示,《艺事荟》品牌传播力超过了86.19%的运营者,并且以超过10个百分点的年增长率稳步攀升;清博大数据也显示,艺事荟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超越了92.17%的公众号,WCI数值685.27。这意味着《艺事荟》电视栏目在开播之前,不仅有视频素材的积累,同时也有粉丝受众及品牌认知度的积淀。电视栏目成为了对原有微信公共号的补缺与拓展,在原艺术家、文化名人专题单一内容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资讯、访谈、艺学课堂三个板块,扩大了受众群体的覆盖面。定位上原微信公共号主要服务18~45岁、从事与爱好艺术文化的小众人群,而电视栏目则瞄准全年龄层,尤其是对中老年群体的覆盖,实现了对大众的普及性美育。
在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栏目不能闭門造车,否则很难谈电视节目生产。4年来,《艺事荟》以“艺术让人更美好”为旨归,以艺术和公益为左右双翼,共有线上内容产品制作与推广、线下主题活动策划与执行、公益项目发起与执行3个板块,这3个板块密不可分、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线上内容产品的制作与推广,是《艺事荟》的生命线,对于每一期节目、每一个选题的策划,都不再是以播出为最终目的。
以获得2019长三角原创短视频暨第七届江苏省网络短片大赛十佳原创短视频奖以及南京之光·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短视频大赛十佳作品奖的节目《为宁代言——我和我的祖国》为例,视频节目仅仅是这个全案策划中的一个坡面,或者说是一个呈现结果。从线上发布到线下活动,再回到线上二次发酵,完成的是一个以传播为核心的传播环。2019年4月23日,纪念渡江胜利、南京解放70周年的《为宁代言——我和我的祖国》公益快闪MV,在南京电视台6大电视频道、2个网络平台以及腾讯视频、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客户端同步上线。这条6分52秒的视频,就是这一特别策划的呈现结果,在视频的背后是为期半年、以“4+2+3”为模式的整体策划。“4”是指4场线下快闪活动,老、中、青、幼4支南京本土的合唱队伍,分别在4个南京城的地标处举行了4场“我和我的祖国”歌曲快闪活动,视频最终呈现的正是这4场快闪活动的浓缩。“2”是指两次网络海选。2019年2月,互联网端先发起了“为宁代言”主视觉Logo的线上海选,主视觉确定后,再通过网络投票确定了活动的主题T恤以及生产企业。“3”则是推广的3种媒介,即电视、互联网、城市大屏,同样也代表了3个传播转换的时间节点。
二、从视频生产到项目孵化
从“播出”到“传播”,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大不相同。传统的电视制作思路是以节目的播出为终点,但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制作要想在生产方式上有所突破,节目的播出只是起点,是激起“传播涟漪”的第一朵“浪花”[1]。这样的转变需要依托传统媒体机制创新。就《艺事荟》而言,已经不能以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栏目来定义它,其背后是2015年南京广电集团的项目制融合改革,变革原有广电媒体产品运作管理模式,项目制管理是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考核目标范围内完成某一单项任务的管理模式[2]。
2016年8月,作为南京广电集团项目制改革的实验田,《艺事荟》应运而生。其致力于艺术人文融媒体综合平台的建立。截至目前,共聘请了50位业内一线艺术家作为艺术顾问,与30家文化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艺事荟》采取总制片人制,以个人IP来打造品牌IP。总制片人周学有20多年的媒体从业经历,在文化艺术圈也积累了近20年的人脉资源,曾先后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星光奖”“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兼任《啖墨茹砂》系列文化活动总执事、沧州美术馆理事长,编著出版了《墨彩流香—百位名家书画集》(河北美术)、《啖墨茹砂—名家绘茗壶八十品》(香港艺苑)、《乐也陶陶—范曾寄意紫砂》(三联)、《左宜右有—朱新建》《石破天惊—傅小石》等。项目制灵活多变的创新机制,更加注重人的影响因素,也充分调动和发挥了总制片人周学的个人IP价值。
以“首届南京广电艺博荟”为例,2017年9月17日—24日,“首届南京广电艺博荟”在1865创意产业园举行。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正是机制创新的一次实战。从与场地方的合作执行,到外包服务团队的引入,再到财务核算的方式,对于南京广电集团来说都开了先河。首先,活动中南京广电集团提供平台和播出资源,在艺博荟开幕前的一个月里,10余位集团知名主持人录制的宣传片在南京电视台全频道和南京电台全频率的黄金时间播出,新街口、鸡鸣寺、鼓楼、奥体等南京地标的户外大屏、户外灯箱广告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宣传推广。其次,活动合作方1865创意产业园免费提供了为期两周1500平方米场地的使用权,以及部分展陈执行费用。最后,《艺事荟》总制片人周学通过自己在文化艺术圈的个人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招募了10余个艺术门类、5000余件艺术品,吸引了近百位艺术家的参与。为期两周的艺博荟现场,共吸引了2万余名市民,完成了近3000件艺术品的销售。虽为首次举办,但此次艺博荟实现了收支平衡,还起到了主流媒体在培育南京地区艺术市场、普及文物保护及艺术品投资鉴藏知识、助力青年艺术家等增强社会责任的作用。
三、从“讲故事”到“讲好故事”
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高等学府林立、文博场馆云集、文化名人众多,曾有一部南京书画史、半部中国美术史的赞誉。朱自清先生曾写到,“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但是,长期以来南京乃至江苏省内却没有一档专业的艺术人文类视频节目。作为南京的地面媒体,立足于南京860万收视人群、辐射2000万都市圈的南京广电集团,在未来产业布局中,一直在不断探索,整合艺术资源,引导公众文化消费,积极影响阅读层的生活美学态度,这为《艺事荟》的诞生提供了土壤、养分和光。
4年来,《艺事荟》总制片人获得了2017年“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计划”,项目也先后荣获南京市文化产业专项基金、2018—2019年度江苏电视文艺奖艺术片一等奖、优秀主持人奖、专题节目二等奖、2019长三角原创短视频暨第七届江苏省网络短片大赛十佳原创短视频、2019—2020年度江苏电视文艺奖优秀栏目奖等省市奖项。打造精品一直是《艺事荟》秉承的节目制作原则。那么如何从“讲故事”转变为“讲好故事”呢?要了解观众所需、创新节目立意、发挥自身所长。供给侧经济改革的方式,同样适用于节目的生产。
以《文学南京说》为例,这是2020年1月《艺事荟》推出的系列节目,第一季共10集,目前已经完成播出,第二季正在播出中。2019年底,南京当选“世界文学之都”,作为我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文学之于南京究竟意味着什么?文学给南京未来的发展又会带来什么?带着这些疑惑,《艺事荟》联合了南京大学文学院,推出了《文学南京说》系列节目。第一季:《李煜:几度梦回觅金陵》《袁枚:金陵尝百味》《李白:南京城的形象代言人》《魯迅:从南京走向世界》《吴敬梓:秦淮寓客》《齐邦媛:烽火情缘的起与终》《丁玲:南京的那三年》《张恨水:丹凤街的烟火气》《叶兆言:从南京看中国》,以一本书、一位文学大家、一处名胜古迹为切入点,发挥主持人文学积淀深厚、主持风格睿智的优势,以说故事的方式,由浅入深,使文学真正在南京城市流动起来,使更多的人喜欢上阅读,感知南京,体味文学之美。《文学南京说》第一季播出,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节目成为了大众的精神所需,因此在第一季播出后,获得业界良好的口碑和反响的同时,开始了第二季的制作与播出。
四、结语
作为一位从业16年的传统媒体人、《艺事荟》项目的制片人,笔者深感在自媒体井喷式发展、直播全领域覆盖的当下,传统媒体处境的艰难与困苦。传统媒体的机制如何真正实现创新、完成基因再造?传统媒体人在融媒体环境下如何消除不适感、明确自身定位?本土品牌IP的打造如何实现自我造血、形成良性循环?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也是急需解决的课题。以传播为核心,以项目化运维,以需求定供给,是《艺事荟》4年来探索与实践带来的一点心得感悟,希望这可以成为这场媒体“工业革命”浪潮中的一块浮冰。
参考文献:
[1] 许文广.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如何打造现象级传播[J].电视研究,2018(5):36-38.
[2] 高顺青.用改革的力量推进媒体融合转型——以南京广电集团改革实践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1):30-33.
作者简介:奚婧娴(1982—),女,浙江平湖人,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