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新媒体和媒介融合浪潮的冲击下,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正逐步走向数字化、移动化、小屏化,短视频因此应运而生,并凭借自身视听元素丰富、表现力强、直观易懂等传播优势,迅速赢得大众青睐,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播形式。
细观当下,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踏出了依托短视频平台,创新传播手段,助力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之路。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此过程中也暴露不少问题,如内容同质化、泛娱乐化、平台商业化倾向严重等。如何创造健康有序的短视频生产环境,推动行业良性发展,成为业界亟须努力攻克的难题。本期专题聚焦短视频,既有实操层面的探索与思考,又有发展之国的剖析与探究,并提出应对之策,供同仁参考。
摘要: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与短视频之间的融合,既源于媒体技术的进步,同时也是新媒体模式的必然产物。社会对短视频内容的兴趣逐步增加,各种短视频平台不断涌现,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格局,这在对传统媒体行业造成冲击的同时,也显露出极大的创新机遇,尤其是新闻媒体对短视频内容的深耕,将成为新闻报道的新增长点,可以利用短视频模式的优势,将视频化表达推向全新的高度。鉴于此,本文结合融媒体时代视角,对新闻短视频的创新应用进行多视角分析,以优化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结构,丰富新闻媒体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视频化表达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003-02
一、前言
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对新闻传播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2020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用户已经达到9.04亿规模,其中手机网民为8.97亿人,占比达到了99.3%。其中仅短视频的簇拥者就高达8.5亿人,约占整体网络用户规模的94.1%。在此背景下的5G技术发布与商用,势必进一步扩大短视频发展空间,使短视频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对此,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媒体必须不断结合受众的需求及媒体趋势,在新闻短视频领域发力,通过对新闻媒体模式的细分,不断占领新兴传播市场,为新闻媒体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的内涵
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民的信息获取方式正逐步走向数字化、移动化、小屏化,而这些微妙的变化也引领着媒体行业的变革。短视频所传达出的新闻效果,有效满足了大众对新闻获取的需求,使新闻传播进入了“秒”视频时代。新闻短视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预示着新闻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其中也展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
其一,提升了新闻的直观性与实时性。伴随融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更高,加快了传统图文新闻向视频新闻转变的步伐,给予受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其二,开辟了新闻传播新路径。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下,新闻短视频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前沿探索,传播方式更灵活、传播渠道更多样,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的束缚,并且借助互动优势,使新闻具备更优质的信息收集渠道,与现代大众的新闻阅读习惯极为契合。其三,优化了大众新闻获取方式。新闻短视频通过对传统模式的取代,为新闻受众打造出优质的新闻环境,在简洁明了的短视频中传递新闻信息,改变了以往冗余的新闻语调,在带给新闻受众更优质体验的同时,达到了双赢的新闻传播目标。
三、大屏向小屏的转换:如何做到现场报道的信息采集和筛选
(一)适应趋势,准确感知新闻价值
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媒体,必须加强对新闻趋势的把握,即合理配置新闻现场报道资源,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小屏化要求,使新闻采访与编辑工作一气呵成,提升新闻传播的效率并呈现出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应精确感知新闻价值,面对现代随处可见的新闻线索,充分发挥新闻判断力,分析新闻线索是否具备社会性、创新性和启发性,能否挖掘出可观的新闻价值。另一方面,要掌握新闻报道现场,尤其是在拍摄新闻短视频乃至新闻直播时,对现场的把控尤为重要,现场报道中应当机立断,对相关的人和事进行捕捉,展现新闻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为受众带来深度的新闻体验。
(二)科学切入,充当好观众的眼睛
基于终端小屏发展格局,新闻短视频的制作应突出这一特点,在现场报道中要做好对信息的全面采集与筛选,确保所呈现的新闻信息符合小屏阅读习惯和需求,通过新闻信息的提炼和精简,以最直观、最简洁的方式,使受众能够读懂新闻内涵,达到新闻媒体传播的效率目标。同时,對现场报道中的情景展现,应当切实以受众的角度进行,既要回应公众关切,也要避免主观臆测,使新闻信息的深度达到受众的标准,并为公众梳理出完整的新闻路线,为后续的深度报道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充满好奇,深度采集和筛选
对全新的新闻短视频而言,新闻现场报道的形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受众不再喜欢以往传统的新闻,而是对充满灵魂的报道更感兴趣,要求现场报道者充当好“好奇宝宝”的角色。在快节奏的社会模式下,新闻报道应掌握好自己的步调,不能将新闻打造为走马观花式报道,而是应当立足于短视频优化,对新闻信息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场景的呈现,要在细节中藏着好奇,利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逐步深入事件,为受众刻画出完整的新闻脉络,进而充分彰显新闻价值,为新闻受众带来真实体验和反馈。
四、易碎的新闻,牢固的报道:短视频记者现场报道的能力构成分析
(一)短视频记者应充当人体感知的采集器
相较于传统认知中的新闻记者,短视频记者需要具备更多的能力,其不仅是新闻现场的体验者,更是人体感知的采集器。之所以要强调上述能力,主要是因为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变革和媒体需求,即新闻受众在面对新闻事件时,具有一定的感知诉求,特别是新闻短视频的崛起,进一步强化了感观上的体验。因此,短视频记者的现场报道,成为传递现场感知的“第一人视角”,必须利用视频的视觉呈现优势,通过合理的“走位”和场景的变更,使受众能够感受到新闻转场的乐趣。例如夏日记者鼻尖上的汗珠就是温度计、大风中记者飞舞的头发就是风量仪。通过这些不同现场元素的渲染与结合,真正使观众感受到新闻的“温度”,赋予新闻短视频更有趣的“灵魂”。
(二)短视频记者应具备新闻现场控场力
从专业的新闻角度看,新闻报道的过程充满着未知,尤其是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实时性新闻短视频,更使这一不确定性持续上升。而对短视频记者而言,这属于一种极具挑战性的内容,并且对现场报道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新闻短视频与视频直播有细微的差异,但两者之间的转换与融合是必然趋势,这同样需要短视频记者提升现场控场力,即在面对特殊情况时能够稳定情绪,合理布局,引导新闻现场报道的走向,使整个现场报道的流程顺畅自然。例如,在一起煤矿透水事故现场报道中,某新闻媒体记者的现场新闻报道过于仓促,在介绍事故现场情况时逻辑混乱、泛泛而谈,使受众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记者能力上,使新闻媒体形象严重受损。因此,小屏新闻时代使新闻信息实时化,其带来的挑战不断增加,记者必须通过提升现场报道能力,使现场报道有态度而又不失高度。
(三)短视频记者应成为海量资料储备仓库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用于新闻短视频现场报道尤为贴切。通常情况下,新闻短视频为充实新闻的信息量,达到有效的新闻传播效果,其时长一般从几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这对短视频记者的语用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新闻短视频与传统新闻相比,要求记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多元化的新闻信息进行报道,使新闻信息的覆盖面更大,如果短视频记者对相关领域缺乏了解,必然会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因此要想做好一名短视频记者,就必须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将生活素材作为一种进阶的手段,通过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受众带来多元化新闻享受,学会从主线中跳出来找到延长线。比如,在一年一度的春运报道中,要以“春运”为核心词,逐步向民生福利、春节民俗等领域延伸,使新闻报道更具有“年味”。
五、大事件考验记者水准:重大题材视频直播报道行为方式和技巧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兴媒体形式及自媒体的加入,使新闻媒体行业的竞争逐渐白热化。对新闻短视频而言,除了报道日常民生之外,在重大题材的视频报道中同样占据着优势地位,而为使这一优势得到贯穿落实,必须掌握相应的技巧和方式,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其一,时刻备战与快速反应的结合。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领域最关键的便是时间差,只要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落后一步,其后续的新闻报道都将受到压制和打击。对短视频新闻记者来说,应当保持永续提升的思维,面对复杂的竞争形势时,要积极适应和参与竞争,打造“闪电式”新闻短视频报道模式,练就短促突击、速战速决的采访本领。
其二,注重细节与有面有点的结合。美国著名记者杰克·海敦说:“好的记者要像侦探一样留心细节,说明问题的细节能使稿件出色并赋予它现场实感。”善于发现是新闻现场报道的主旨,针对新闻现场中无法预设的细节之处,新闻记者要善于挖掘与拓展,并且新闻细节相比总体更具说服力,通过一系列动态与静态的转化,使新闻受众获得独特的新闻视角,提升对新闻的感知与体验水平。
其三,情感共振与客观诠释的结合。针对重大题材的视频直播报道,应当充分利用情绪所蕴含的力量,通过视频传递现场的氛围,将新闻刻画得更生动具体,真正彰显新闻短视频的特性,针对不同的事件题材、報道环境,要给出相应的情绪反应,调动甚至刺激受众,提高可看性,有效提高现场报道的亲和力。
六、结语
融媒体引领着时代的变革,对新闻媒体与短视频的融合来说,变的是新闻媒体的渠道与形式,不变的则是内容的精品化、多元化,通过新闻信息价值的多纬度彰显,赋予其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给予受众更优质的体验。在新闻短视频转型的大潮中,短视频记者应结合时势,积极拓展能力与注重转型,在全新的新闻模式中寻求突破,充分发挥出小屏的优势,挖掘融媒体思维,为实现新闻媒体融合与拓展提供契机,促进新闻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鸣.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变与不变[J].西部广播电视,2019(12):160-161.
[2] 周媛.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的发展[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2):117-118.
[3] 张晨光.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传播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9(07):60-61.
作者简介:郭珂(1983—),女,河南林州人,研究生,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闻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