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利阳
摘要:橡皮筋,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东西,在生活中的用途被人们所熟知。那么这些小小的东西又会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什么用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橡皮筋在三大球中的妙用。
关键词:橡皮筋;教学;运用
1 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1)足球颠球时的运用:把球放入网兜,用细绳绑紧网兜口,系上一根橡皮筋。练习时,练习者一手拿住橡皮筋的另一头,让足球悬挂于自己的体前,高度可以自己调整,离身体的距离也可以自己调整,双脚开始做颠球动作。因为初学者对球的控制能力较差,颠球时球很容易颠飞,捡球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在球的滚动过程中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练习。如果采用了是个方法,不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还可以减少很多不安全的隐患。另外,这个练习还可以增强颠球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绕杆初学中的运用:把球放入网兜,用细绳绑紧网兜口,系上一根橡皮筋。练习时练习者一手拿住橡皮筋的另一头,把球很自然的放于体前,开始做绕杆练习。好多初学者,在刚刚开始练习绕杆时,因为不能顺利绕过全部杆子而气馁,打击练习者练习的积极性,但是如果用橡皮筋控制住,练习者可以顺利完成任务,激发练习的积极性。等到练习者掌握的较好时,把橡皮筋和网袋去掉,练习者在已能较好的控制球了,顺利完成任务。
2 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
(1)把球放入网兜,用细绳绑紧网兜口,系上一根橡皮筋。在练习时,抛球者一手拿住橡皮筋的另一个头,一手托球,准备好后,把球抛出,垫球者判断方向准备垫球。这个练习方法与传统的一抛一垫相比优点是:一抛一垫主要是用于新学者,新学者对球的控制能力差,很容易把抛过来的球垫飞,捡球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减少了学生练习的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况且球垫飞后,在滚动或是飞行的过程中势必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练习,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用橡皮筋把球拉住,即使球垫飞了,也会被拉回来,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安全隐患。
(2)把球放入网兜,用橡皮筋固定悬挂好,悬挂的高度由橡皮筋的长度决定,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身高而定。现在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为例,讲讲它的练习方法。在刚学习排球垫球时,为了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击球的部位,教师都会安排垫固定球练习,一个同学执球于胸腹之间,另一个同学垫固定球体会击球动作和击球部位,然后同学互换。在这个练习中,对于学生来讲就只有一半的时间在练习,另一半的时间在拿球,很浪费。现在利用这个方法,同学站于悬挂的球前,可以自由练习,增加了一倍的练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随着学生垫球水平的提高,可以让悬挂的球动起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移动中垫球,充分体会垫球的完整动作。在学习传球、扣球和发球时这个方法同样可以采用,只要教师适当的调整悬挂的高度即可。
(3)橡皮筋当网。把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好,并且设置一定的高度,就是一个简易的排球网。在刚学习排球垫球时,学生垫的球只有远度而没有高度时,可以利用这个简易的排球网,给学生设定高度,纠正垫球过低的毛病。又比如说在学习排球扣球时,由于正常的网高太高,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影响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我们就可以采用这个简易的排球网,适当的降低高度,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3 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1)篮球初学者,特别是女生,对球的控制能力很差,所以在练习运球时,经常会跑球,捡球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在球的滚动中,会影响很多同学的练习。所以在这个练习中,我们稍微把球做一下改进,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把球放入网兜,用细绳绑紧网兜口,系上一根橡皮筋,練习时练习者一手抓书橡皮筋,另一手则练习运球,这里要注意的是:橡皮筋的长度一定要够长,不能影响到练习者自己运球。这样一来,练习者就可以练习各种运球方法,而且这个方法也同样适合于行进间的运球。采用这个方法,一则可以省去大量的跑球和捡球的时间,提高练习密度;二则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在练习各种传接球时,用橡皮筋限制高度。比如: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时,很多学生会把球传的很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拉一条橡皮筋,用力限制学生传球的高度。在这里要注意,因为学生的身高有差异,所以我们在拉皮筋时,可以拉成斜的,高的同学去橡皮筋离地面高的地方,矮的同学则选择橡皮筋离地面低的地方。给学生一个高度的限制,经过长期的练习,使它们的动作得到定型。
橡皮筋使用广泛简单、价格便宜并且无危险性,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如果能在“妙用”上下工夫,不但能够很好的解决场地器材的不足,还能够增强练习密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的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体能,培养新时代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赵宝奎,刘通.排球二传手战术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方法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28).
[2] 秦胜.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几种辅助动作练习[J].运动,2012(13).
(作者单位:余姚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