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经完全嵌入公众的生活,同时也成为新闻编辑工作开展的底层逻辑。在技术带来的流量红利逐渐殆尽之际,媒介技术变迁在内容层面的影响,使新闻编辑迫切需要在内容上有所转向。本文认为移动互联网信息海量、娱乐偏向、多媒体、传播权力关系转变等特点,形成了新的内容传播生态。在此前提下,新闻编辑工作在内容风格、内容品牌、编辑思维、内容着重点上需及时转向,以此争取受众驻足与留存,但同时需要警惕转向之中暗藏的隐性挑战。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新闻编辑;内容转向;新挑战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9-0057-0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我国网民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移动互联网已经完全成为公众接触信息内容的首要渠道[1]。移动互联网从2015年改变用户新闻获取方式,重构新闻生产流程,到彻底成为新闻生产的底层逻辑,给新闻界带来的影响已经从技术层面逐步深化到了内容层面。移动互联网对内容传播生态的影响及新闻编辑工作面临新变革的内容转向及挑战急需厘清。
一、移动互联網时代下的内容传播生态变化
移动互联网对内容传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先是在宏观技术逻辑框架上,逐渐渗透到内容本身。技术赋权、即时传播让内容生产自然趋向泛主体、内容的碎片化。海量信息让受众注意力成为抢夺的首要资源,内容传播的权力关系发生嬗变,受众思维是新闻编辑必须具备的指导思维。
(一)万物皆是内容生产主体
内容生产主体不再局限于专业媒体,万物皆可成为传者。从传统媒体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过渡之初,传者从传统专业的记者编辑过渡到用户个体,内容生产开始具有“草根性”。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结合,传播端不再局限于人。随着5G时代的到来,“物”会成为新的传播者,彼时万物将皆是内容生产主体。新闻媒体迫切需要凭借自身内容在主体泛化的传播生态中凸显出来。
(二)内容生产快速且碎片化
根据伊尼斯传播偏向的理论,移动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本身具有双重偏向的特性。依附于移动互联网的内容本身也具有与媒介技术特性相应的特性。内容生产从传统的周期生产进化成即时传播,这种即时发布的特性又天然要求文本内容的碎片化。传统的新闻编辑思维不适应当前的内容传播特点,在有限的内容篇幅中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成为目前新闻编辑主要的努力方向。
(三)内容生产权力关系转变
互联网对用户的赋权一方面使内容生产的主体从传统专业机构拓展到用户个体,自主性得到极大解放;另一方面也给予了用户更多内容选择的自主权,兴趣偏好成为受众新的内容消费标准。媒体机构处在新的传播权力关系中,需要主动在内容红海中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如何获得受众青睐并实现受众留存成为新闻编辑首要思考的生存议题。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编辑的内容转向
在新的内容生产生态下,新闻编辑需要摆脱传统的编辑思维已成共识。当技术手段成为媒体标配,内容市场逐渐饱和之后,内容的角逐成为命运攸关的竞赛,新闻编辑的内容转向也就至关重要。
(一)转变内容风格,偏向轻松愉快
新闻编辑要适应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话语方式和体系,转变内容风格,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受众在选择内容上会以满足自我需求及兴趣偏好作为首要标准。在受众兴趣偏好整体下沉的形势下,传统严肃专业的新闻内容往往会给受众带来极大的认知成本,往往让受众“知难而退”。
首先,抓人格化瞬间,增强情绪感染力。新闻信息披露要尽量回避简单的图文视频,抓住事件中的人格化瞬间,以人性化角度去阐述新闻信息。人民网《中国航天上半年成绩单》以视频的形式呈现了航天发射和工作人员工作的场景。配文也以人性化的视角进行阐述,“中国航天人将带着气壮山河的勇气,九天逐梦的初心,风雨兼程的拼搏,继续奋楫星河”。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起到信息告知作用,还能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其次,避免宏大叙事,小切口讲好新闻。新闻媒体传统的“纸媒思维”,站在宏观角度叙事,无法吸引受众关注。要从与受众平等的角度寻找小切口,例如抖音端央视网在介绍边防巡逻官兵时,以一位边防巡逻官兵克服恶劣环境,坚持到点位执勤作为切口,以小见大,反映整个边防巡逻官兵不畏艰辛恪尽职守的精神。该视频获得了517.8万次点赞,10.1万次评论,可见这种形式在处理这种宏大议题上最易被受众接受。同时,以个体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创造了与受众同样平等的视角,还能有更好的情绪感染作用。
(二)注重内容调性,塑造品牌形象
要在内容的红海中屹立不倒,还要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留存受众,保持受众黏性,提高受众的情感忠诚度。
首先,新闻媒体应该确定自己的内容调性,形成自己独有的品牌形象。例如,《财新周刊》成为社会精英与财富阶层判断社会进程的重要风向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其《新冠病毒何以至此》全景式系列报道以客观、及时、专业、深度的报道和评论在疫情期间独树一帜。这一系列报道一方面吸引了受众的广泛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在形塑自身深度理性新闻媒体的品牌形象,培养受众的情感忠诚度,以独特品牌留存忠实受众。
其次,要根据自身品牌调性开展日常新闻工作。新闻媒体在日常的新闻选题的选择和新闻内容编辑上都要将自己媒体的品牌调性作为大方向和基调。受众会逐渐建立起对于新闻媒体品牌形象的固定认知以及情感认同度。
(三)遵循受众中心,注重受众体验
新闻媒体要树立受众思维,适应受众自主性极大提升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不能仅仅在技术上实现与受众的密切交互,还要在内容上真正做到优化受众的阅读体验。新闻编辑主要可以从两点入手:降低受众的认知成本以及时间成本。
在认知成本上,技术层面上,新闻媒体的多元传播矩阵拓宽了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渠道。在内容层面上,新闻编辑需要注意根据新闻题材融合多种新闻表现形式,除传统文字、图片和视频形式的新闻外,还可以结合动画、H5、新闻游戏、VR、AR等形式。例如,《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融合了多种媒介形式,让受众调动多感官去感知新闻,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受众的认知成本。其次就是新闻视觉化层面,内容碎片化以及场景复杂化都要求新闻内容增强直观性和视觉感官刺激,可以采取数据可视化、文本图像化、视频化等形式。最后,无论是借助多种新闻表现形式还是将新闻视觉化,都要根据自己传播平台的特性来选择,如在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上,政务媒体常用图文信息视频化的形式,虽然能降低新闻内容生产的成本,但客观上并不能给受众极好的体验,甚至会引起受众的反感。
在时间成本上,新闻编辑要整合事件信息,梳理出事件发展脉络,以最短的时间让受众了解事件经过,贴合受众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习惯,降低其了解事实经过的时间成本。例如,《30秒带你了解苟晶事件》等类型视频都是极为典型的案例。根据选择或然率公式,受众也倾向于选择从简单且满足度较高的渠道获取内容。
(四)增加分享元素,创造裂变效应
除了充分利用传播矩阵、扩大新闻媒体的影响面外,新闻编辑还要挖掘受众在社交媒体中人际传播网络的传播势能。在社会化媒体中,由社交网络构成的人际传播渠道成为公共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在这些平台上,媒体内容的再分发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所激活的人际传播网络的规模[2]。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大型手绘沉浸式长图H5作品《复兴大道70号》,高度还原历史,忠实于事实,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专属的记忆,彩蛋式细节加入,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浏览“惊喜”[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谋求新闻内容的强影响力,不仅需要扩大新闻触达范围,还要在内容层面上刺激受众主动分享,借助受众人际传播网络创造内容传播的裂变效应。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新闻编辑转向的挑战
(一)轻松与专业之间的维稳
内容风格的轻松愉快转向并不意味着内容本身轻松化、娱乐化的取向。无论新闻形式如何变化,受众对于高品质的新闻的需求是永恒的。新闻编辑要注意内容风格和选题上在轻松和专业之间要维持平衡,用轻松的方式阐述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而并非抛弃传统新闻专业理念,无限度地向娱乐化靠拢。
(二)碎片与深度之间的选择
受众信息接收习惯趋向碎片化,但在鱼龙混杂的舆论场中,新闻媒体需要承担起肃清舆论的社会责任,深度报道是必要的。选择碎片信息还是深度报道与新闻媒体自身的内容调性和品牌方向有关,无论是简洁明了的信息披露,还是深度理性的事件分析,只要选择一个方向深耕,也可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培养起受众的情感忠诚度,最大程度上留存受众。新闻编辑还要注意尽量转变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可以结合数据可视化、VR、新闻游戏等新颖的形式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三)受众与自我之间的踌躇
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成为传播格局中的重心。迎合受众趣味已经成为大多数媒体新闻编辑的隐性宗旨。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初期吸引受众驻足,但客观而言,新闻内容上的雷同会让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另外,在大多数媒体以受众兴趣取向为准时,保持自身调性的媒体往往能别出心裁,取得不错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移动互联网使传播生态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在媒介融合,传播渠道融通后,技术给新闻媒体带来的流量红利逐渐殆尽,内容层面的转向至关重要。为了留存用户,保持用户黏性,新闻编辑应当转变内容风格、塑造品牌形象、树立受众思维、带动受众积极分享。同时,需要注意到转向之中仍暗藏挑战,新闻编辑应该始终不忘社会责任,坚持“内容为王”,以多样表现形式做出高品质新闻,在新闻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不断深耕。
參考文献:
[1]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0-04-28.
[2] 彭兰.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4-5.
[3] 刘镇杰,刘若轩.“复兴大道70号”是如何引爆网络的[J].青年记者,2020(04):28-29.
作者简介:刘泽萱(1997—),女,山东肥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