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溪
摘 要:“家国情怀”和“世界意识”是大学生应具有的基本素养,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新时代背景下,要在理论层面深刻理解“家国情怀”和“世界意识”的内在关系,在实践层面依托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生动活泼的价值引领形式。在“世界意识”的国际视野内不断深化“家国情怀”的内涵认识,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教育的主动性,突出育人实效,是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与“世界意识”的有效路径与宝贵经验。
关键词:大学生;家国情怀;世界意识;培育;路径
“家国情怀”和“世界意识”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其中,“家国情怀”是公民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怀有的深厚情谊,是对祖国高度认同与归属,是主动投身祖国建设与发展的强烈使命感与责任感。“世界意识”是一种整体性认识,指将地球视为在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复合整体,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其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同时,努力不产生危害其他地区人类和环境的行为,并且要开阔视野,抬头观察和学习周边国家和民族的进步经验,避免重蹈他人覆辙。[1]“家国情怀”与“世界意识”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和“世界意识”的培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对二者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的分析,增强其理性认识,也要注重实践,将其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进行价值引领。
一、“家国情怀”与“世界意识”的内涵与关系
“家国情怀”与“世界意识”看似立足点不一,实则具有共性——二者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之下新時代合格的世界公民的必备素养,缺一不可,互为表里。基于此,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对“家国情怀”与“世界意识”进行深度分析,进一步辨析二者的核心内涵。
对于“家国情怀”,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将“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划等号,乃至流向激进的爱国主义;也不能将“家国情怀”划为民族主义,甚至演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2]“家国情怀”是基于人们对乡土的眷恋、对祖国的依存而产生的一种饱含深情的情愫,其中必然具有爱国主义、民族利益的因素,但并不包含“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强烈政治色彩,而是更偏重于道德上的品质。如果将本国立场过于放大,产生极为强烈的排他性与自利性,就难免陷入激进的爱国主义情绪之中,从而可能沉湎于情绪宣泄,语言、行为缺乏法律、道德约束,最终因盲目、冲动而产生各种恶性后果。因此,要引导学生建立客观的世界观、历史观,培养理性平和的“家国情怀”。
对于“世界意识”,我们既要理解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整体,也要明晰世界各国、各民族具有多元性,文明具有多样化的特征。[3]基于“世界意识”的整体性,要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注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流与合作,加强文明互鉴与互动;基于“世界意识”的多元性与多样性,要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和理性的态度认识全球各个国家的文化与文明,充分理解差异,尊重个性。
总体来说,“家国情怀”的现代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家国共同价值与全球共同价值的底线,“世界意识”的全球传播与拓展有助于使各个国家从世界和时代的坐标上去认识自身的定位,明确自身的国际地位。“世界意识”是“家国情怀”理性认知的必然前提,“家国情怀”是树立“世界意识”后,行为追求的终极目标。面向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与“世界意识”的教育与引导,既是全球化、智能化新时代向我们提出的命题,也是形成并完善大学生健康历史价值观的必然路径,更是培养“世界公民”的客观要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的发展对青年国情教育、国际视野、全球素养的要求标准更高。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指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世界意识”,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依托时政类社团培养大学生“世界意识”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全球化、世界整体性的产生有精妙的分析“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4]伴随着物质的世界性,各民族精神文化产品也逐渐走向世界范围,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逐步突破了本民族的片面性、局限性,精神产品传播时空的延展不断推进人类新文明的生成。[5]而今,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合作也日渐紧密,世界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明确自己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就需要将眼光放至全球范围。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其“世界意识”不光决定了自身发展的高度与可能,也必将决定国家发展的走向与趋势。因此,拥有大批具有“世界意识”的青年人成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培养具有“世界意识”的青年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目标。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依托学生时政类社团“形势与政策”小组,努力将“世界意识”渗透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小组通过将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和中外青年交往的兴趣凝聚起来,以“博古通今、胸怀天下”为目标,努力探索时事研究与历史学专业学习间融通与互动的有效路径,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意识。通过对时事学习的强化,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明的多元多彩。定期举办内容涉及世界各国基本政治概况介绍、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介绍和突发事件分析解读等知识的讲座与集体学习,积极开展全球年度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的评选活动。同时,创设“国际文化月”,每年11月以学生为主体,集中开展的一系列涉外交流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10次。通过“国际文化月”,学生对各国历史文化了解以及专业课程学习兴趣明显增进,实现了学生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系统梳理时事新闻的相关知识,学生对社会、对世界的关注度大大提升,视野大大拓展,较为深入地了解了世界不同文明的特点与差异,更好地感受到全球多元文明“和而不同”的文化魅力。
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民间外交增进交流与互信的作用不容小覷。借助首都得天独厚的民间外交优势,通过与各国驻华机构的合作往来、与国际人士间的友好交流,青年可以为中外民间外交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自2004年起,“形势与政策”小组成员连续十五年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逝世纪念日前往使馆参加凭吊活动,与巴方使馆及留学生结下了深厚友谊。从2007年至今,“形势与政策”小组成员已经与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原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德国副总理兼外长韦斯特维勒等多名知名国际政要近距离对话,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全球视野与国际担当。
三、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
仅仅具备“世界意识”,缺乏看世界的基本角度与坚定立场——“家国情怀”,思想政治教育将难以回答立德树人任务的核心问题——“为谁培养人?”“家国情怀”是深沉而朴素的情感,是中华民族永不流失的精神钙质。《礼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深入人心,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奋勇献身,家国在中国人的心中一直占有重要分量。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更深层次地理解家国情怀的意义,从中汲取精神养分。
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为例而言,学院依托历史文化类校园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来历史之厚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华美、中华民族儿女之勤勉,使学生从时空不同角度体察“家国情怀”。
如坚持九年组织“陈垣杯”大学生历史知识竞赛,旨在以宏观的视野和竞赛的形式,弘扬历史文化,促进学科发展,加强校际交流,发挥历史学的文化牵引力,吸引更多人投入到认识历史、学习历史的行动中。选手们凭借深厚的知识积累、敏捷的思维创意,以及对历史学科的热爱,彰显出当代高校学子独特的人文风采与扎实的史学功底。迄今为止,“陈垣杯”已经吸引4000余人次现场观赛,近200万人通过直播平台进行了观看,起到很好的历史普及作用。
学院还注重家史家风教育,连续六年面向首都大学生组织家史写作,将家风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让青年人进行严谨规范的专题研究,采访家中老人、长辈,具体还原历史细节,挖掘历史真相,寻找每个时代个体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关系。自创办至今,大学生家史征文竞赛已经吸引300余名同学进行了224篇家史写作,30余人获得各类奖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同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丰富的哲学、人文精神,全方位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从文化上感受到“中国之美”,这是“家国情怀”培育的核心方式。通过连续多年组织“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大学生们将投壶、木射、拓印、线装书制作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引入各级各类学校,并以“北京地域文化与历史传承”为主题,结合北京城市起源与发展、四合院历史、传统服饰文化、岁时节气、北京传统手工艺品、小吃、老字号、民俗文化等具体问题面向中小学进行授课。学生在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到华夏文明的神韵,切实增强了文化自信。
四、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与“世界意识”的经验与启示
(一)在“世界意识”的国际视野内深化“家国情怀”的内涵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和多元经济模式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的趋势持续深入,世界各国所面临的经济、外交、生态、环保等问题越来越趋同,各国之间对彼此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需要共同维护的利益越来越集中,需要共同携手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脱离全球化的浪潮,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遗世而独立”。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在“世界意识”的国际视野内,不断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要明确家国共同价值与全球共同价值的统一性,深入理解当今家、国、世界的关系,积极吸收借鉴世界范围内先进的政策、模式、文化,为我所用,服务于本民族的繁荣和本国家的发展,努力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6]
(二)促进大学生“家国情怀”与“世界意识”的自我教育
当今社会日益呈现信息多元化、通讯便捷化的趋势,海量化的信息和潜在的意识形态影响随之而来。因此,在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与“世界意识”时,仅仅依靠教师知识性的灌输是难以达到教育目标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从被动的接受“家国情怀”的教育、“世界意识”的塑造,到主动探寻家国依恋背后文化的自信,在国际化浪潮下走好中国道路的坚定,这样的转变需要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发挥。教师要努力给予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鼓励、引导、帮助学生自发主动进行活动规划、流程安排、任务达成、回顾反思,为学生打造宽松、宽容的自我教育舞台。
(三)以实践提升“家国情怀”与“世界意识”的培育实效
实践出真知。以行动触及心灵,以现实丰富理想,开展“家国情怀”和“世界意识“的教育及创新实践活动,是拓展大学生相关情感认知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手段。应充分调动校园内外各方资源,营造大学生认识国情、了解世界大舞台的良好氛围,让新时代大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接受熏陶与锤炼。积极实行“第二课堂成绩单”,鼓励学生参加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与特色;与校外各类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博物馆、文化遗产遗迹、新闻出版等单位形成合作长效机制,为学生搭建了解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良好平台;利用寒暑假组织社会实践与调查,帮助学生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使命,自觉担当,勇挑重担。
参考文献:
[1]许伟.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与“世界意识”[J].江苏教育,2019(67):7-10.
[2]张军.共同体意识下的家国情怀论[J].伦理学研究,2019(03):113-119.
[3]王雪琴.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世界意识的培养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8):79-80.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8,31.
[5]王力.《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的资产阶级观及其当代启示[J].学术探索,2018(9):1-4.
[6]郑爱红.“家国情怀”的现代传承与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9(44):75-77.
责任编辑 牛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