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

2020-09-10 12:23黄万文
高考·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有效对策班级管理高中

黄万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高中生教育的关注程度得到提升,高中是学生步入大学迈向社会的一个跳板,作为班级管理的班主任,除了要完成日常教学,传达学校意志外,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高中班主任教师需要调整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为学生步入大学和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有效对策

前言:班主任教师与其他教师不同,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是建立师生联系的纽带,通常班主任教师会陪伴学生三年的时光,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进行管理时,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榜样作用,肩负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摸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为其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氛围,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1.树立良好的榜样,挖掘正面形象的影响

班主任担负着引导学生思想,培养其全面发展了责任,因此,教师应当做到以身作则,为其树立正面的形象,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上课不能迟到,自己必须保持不迟到的良好习惯,严于律己,给学生正确示范;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且认真对待作业,教师就应该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且针对学生疑问进行讲解。

班主任教师在学生心中具有权威,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认真对待各科学习,此外,教师还应具备亲和力,悉心对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学年开始前,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己学习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意识,并且能够按照目标提升自我,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完善自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进行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

高中生所属的年龄阶段大概在16到19岁之间,在此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具有一定的叛逆的心理,加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的心理特征也会相应变化。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以及学生的个人素质等多方面原因,综合考量学生的基本情况,保证自己能够充分了解每名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要做到因材施教,将班级同学进行分层管理。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也要细致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采取激励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自信,使其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其能够将自身优势充分發挥,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此外,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心理或生活问题时,应当及时给予学生点拨,帮助学生攻破难题,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爱温暖每一名学生。

3.打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教室和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两大重要场所,其环境好坏和物质条件优劣,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有着一定的影响,教师的管理效率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进行日常管理时,应当合理打造班级环境,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宣传栏,组织学生制定班规,并张贴在宣传栏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布置黑板报,班报内容应积极向上,激励学生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可以从宿舍文明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住宿意识,因此,教师在管理时,应当对住宿学生给予更多关注与关爱,使其感受“家”的温暖,营造良好的住宿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宿舍文化评比,通故评比的形式,学生会更加精心布置宿舍环境,改善宿舍生活条件,宿舍成员在进行布置的工程中,还能通力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4.构建良好的师生、师师、生生联系

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不仅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注重班级基础设施的完善,还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基于此,教师应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调节学生之间相处的矛盾,此外,教师也应引导学生与其他任课教师和谐共处,促进师生、师师、生生关系的发展。

首先,教师应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仅包含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也应调节其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尊重所有任课教师。例如,教师应培养学生课下先与教师打招呼、课程开始前打扫讲台卫生、清理黑板卫生等习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应当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保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

其次,教师应当建立良好的师师关系。在进行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挖掘其他教师的优点与长处,及时进行课程调整,提高教学效率,此外,班主任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的沟通,能够进一步了解本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

最后,教师应当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在进行教育时,应当为其营造友爱、团结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学会肯定他人、欣赏他人,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总结:综上所述,班主任采取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当立足于服务学生,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使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进而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发强.高中班主任实施人本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91-192.

[2]李永德,胡乃云.浅谈高中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43-44.

[3]王蕊.浅谈高中班主任有效管理班级的对策[J].学周刊,2017(31):173-17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留得住、学得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班主任控辍保学工作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8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有效对策班级管理高中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