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生们成长的道路上,师生关系的重塑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迷茫和求教,教师亟需提高使命感,正确妥善地处理主要矛盾,尤其是作为班主任教师,应当将重塑师生关系作为当下开展德育工作的不二法门。本文立足于当前小学生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阐释师生关系的重塑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关键词:参与;融入;班干部;德育
离开父母的怀抱,花季一般的年华,小学生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德育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一日成为教师就要终身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成为学生们茁壮成长的领路人,陪伴他们走过最美的黄金时代、最懵懂的青春岁月。
一、亲力亲为——创设情境教育模式
创设情境教育模式,将“田园劳动”转化为“心园浇筑”。根据以往田园劳动实践基地的案例看出,虽然出发点是师生共同创造梦想的平台,然却事与愿违,学生虽大多来自农村家庭,但内心却极不情愿,出现了三五成群聊天、懒散拖沓、“磨洋工”的现象,所以对于学生更应该倾注的是无聲地滋润,说教不如躬亲。教师需要拿起锄具,悄悄地干,这时会发现孩子们谈话聊天的少了,身影攒动的多了,干活的效率逐渐提高了。在任务圆满完成的那一刻,教师以一名劳动者的身份进行了鼓励和点评,让孩子们在品尝劳动快乐的同时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付出的喜悦。一堂生动的实践教育课,伴随着泥土的清香、汗水的甘冽,也伴随着欢声笑语,那样的场景,十分令人动容。
致力于将“班级内务”变成“手工课堂”,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宿舍原本没有家里的安逸舒适,因人而异的生活习惯、思想性格、个人喜好都要融入一个小集体中去。此时,除了扮演教师的角色,更要承担起一个妈妈的职责,叠被套、清柜子、贴墙纸,都需要付出极致的耐心和包容的爱心,还有强大的责任感、使命感。教室里,班级文化布置是一项不简单的任务,班级氛围的营造、班风学风的塑造都集中地体现在这简单的勾勾画画、粘粘贴贴上,你拿剪刀我制作,你画图案我来贴,人尽其用,各显所长,要让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水房里,常有浪费水资源、工具乱的问题,教师要协助学生编排顺口溜,类似于“顺手关一关,拖布手拧干,晾在窗台上,干净又美观”。
努力将课间活动搭建成为沟通之桥。要问学生什么时候最开心,答案一定是活动课、体育课、社会实践课,在这些户外空间的课上,孩子们你追我赶、生龙活虎,游戏的方法花样百出,要想了解学生必须变成学生、融入学生,主动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缩小两代人之间的思想差异。每个大课间活动,教师都要轻装上阵,积极参与到每一项学生活动当中,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所以说,将具体活动变成一堂堂肢体体验课、心灵沟通课是最好不过的方法,换一种方式教学,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和孩子们最好的沟通就是将心比心、用心呵护。
二、感受与融入——搭建温馨对话场景
“转变角色”才能“融为一体”。高年级小学生的也会出现类似于中学生离经叛道的“苗头”,其实这是人生必经的一个迷茫阶段,许多老教师对这种现象司空见惯,而很多新教师也存在着偏激的想法,不容易与学生相处融洽。针对一些教师存在的既定观念偏差和角色转换过慢,都会使师生交流不平等、不和谐的画面时有发生,这时候就亟待教师能够“转换角色”,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把自己当老师,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大儿童”、“小学生”,更贴近孩子们的内心感受。
“同舟共济”才能“同甘共苦”。分析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他们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孤单,最需要的不是一个安慰鼓励的指挥官,而是一个敢于主动担责的引路人。尤其是在学校举办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在赛前的节目训练中全勤参与、一直陪伴孩子们;赛中全力助威、暖心关爱;面对赛后失利,告诉孩子们要学会永不言弃,对他们一次次地竖起大拇指,要知道孩子们真正的心心念念是什么,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
“温馨融入”才能“敞开心扉”。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谈到:“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德育教育工作的难题也会不攻自破”,这种教育思想非常前卫,是对新时代教育的一种启蒙。很多时候,学生需要教师的敞开心扉,只有互相坦诚,才能够一起组建美好的班级,营造一种优秀的学风气氛。
三、干部培优——共建正能量班风学风
目标管理,夯实工作责任。新学期伊始,教师需要先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心意所向,摸清真实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他们进行民主投票选举,根据设计好的目标制定班级计划,明确分工夯实各自的职责。定期召开班委会,将班干部们反映的问题梳理透明,在细化和整改的措施上灵活运用,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带动全班同学朝着共同方向携手并进。
悉心指导,树立班干部权威。班干部也是孩子们中的一份子,常会因为经验不足、处事方法单一、抗压能力有限,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矛盾频发,作为教师,既要耐心指导,还要大胆放权,支持班干部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既要定期谈心谈话,及时给班干部们指出不足,也要平等交心,给班干部们更多信赖,该退居幕后的时候决不干涉班干部的自主灵活性,给班干部充足的自由,鼓励班干部带头发扬好学品质,带头争做文明小学生。
统一步调,培养团结精神。一个班级是一个有机整体,班干部虽各司其职但决不相互掣肘,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高低而区别对待,通过小组合作、后进帮扶督导、载体活动,持续加强班干部和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烘托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大海航行靠舵手”、“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助推班级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在教学日常中,“学高为师,身正示范”,是每一位教师的天生使命,教师要有责任感,民族教育才会有前途。教师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肩负着“家长”“裁判”“引路人”等多个重要角色。师生关系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开展德育工作亟需重塑师生关系,培养好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师生之间搭建起通畅的交流桥梁。
参考文献:
[1][美].内尔.诺丁尔.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3:27.
作者简介:王艳,女,1982年6月,本科学历,从教17年,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博兴县教学能手、博兴县优秀教师、博兴县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