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龙福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了经济社会的新常态,如果建筑施工企业依旧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将会存在较大的发展威胁,无法积极应对市场中的各种发展风险。因此,转型将是经济社会新时期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各个建筑施工企业都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用创新思维来应对新的市场环境。基于此,本文重点探析了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战略,对于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水平,加快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发展;战略
建筑施工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多实施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战略,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由于我国经济、社会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果依旧实施传统的发展战略,建筑施工企业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丧失其竞争优势,最终被市场所淘汰。如果建筑施工企业要赢得发展先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就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根据新时期对建筑施工企业所提出的新要求,积极转变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发展,探索出一条更为适用的发展道路。
1.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
1.1资源流动性强
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其组织机构与中高层管理人员长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在工程中标以后,企业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项目规模与特征,开展前期的规划,进而根据对工程各种因素的考虑,来确定最佳的施工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在这些确定了以后,建筑施工企业需成立专门的项目部门,由该部门来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当项目完工以后,该项目部门也就立即解体。由于任何的工程项目都存在一定的临时性,就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资源流动性较强,比如,人员、物资等。
1.2经营方式特殊
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承担着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任务,而其施工任务的承接一般是通过招投标来实现的,在获得了工程的承包权以后,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根据相应的工程合同来组织施工。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结合业主的实际需求来完成施工作业,因此,其经营方式相对特殊,属于订单式所生产,与其他行业的经营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区别[1]。从工程开工到验收、质保金支付完成的整体阶段,往往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整个建设施工的周期较长,资金投入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款的支付往往采用的是分期支付。在整个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业主与监理等各个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协调、配合关系,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够保障工程目标的实现。
1.3施工生产复杂
建筑施工企业为完成相应的工程项目,必须要结合工程现场的地质地形、水文与气候条件等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保障施工方案制定的科学性。施工方案将会影响到后续施工作业的安全与进度、质量,由于在整个的施工作业中常常涉及了诸多的施工环节,再加上不同工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性,使得整个的施工极为复杂,各个工程部门、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与配合,方能够保障施工目标的完成[2]。
2.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转型体系和方案
建筑施工企业如果要实现转型发展,就必须要在转型路径确定之前,积极寻找符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体系,比如,分析企业是适合走拉长产业链、管理精益型等哪种类型的升级道路。事实上,对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市场上包含的企业数量较多,虽然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道路,但是,部分企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明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缺乏前期的市场需求分析与调查,盲目模仿一些成功企业的转型发展道路,转型发展路径远远脱离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实情况,难以保障转型效果,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这种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甚至对建筑施工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损失[3]。因此,缺乏完善的转型体系与方案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各个部门需从其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详尽的转型体系与方案。
2.2面臨着严峻的形势与外部压力
2.2.1经济形势在变
新时期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刺激了企业的转型发展。如果在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依旧采用的是传统发展模式与经营方式,其发展将无法与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而一些后来居上、寻求创新的企业将会取代部分老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最终的结果就是采用传统发展模式的建筑施工企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得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在此过程中需要重视转型,通过一系列的转型策略来使得企业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
2.2.2规则约束在变
新时期到来以后,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现阶段,由于我国处于新的经济背景下,整个建筑行业在全面推行“营改增”,而这一策略的推行使得一些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挑战。统一市场准入、弱化资质管理的过程中,其竞争门槛并未降低,反而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资金能力以及信誉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4]。因此,规则约束的变化也是加大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发展困难的关键因素,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要实现转型发展,就必须要结合当下的规则约束,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与策略。
2.2.3客户需求在变
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中,主要是通过承接各种工程项目来获得收益的,其是为工程业主所服务的。在传统的建筑行业发展中,由于行业整体发展相对粗放,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要求也相对较低。而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建筑工程企业如果要赢得转型发展的先机,就必须要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客户实际需求来寻求创新。客户需求的变化也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这主要是由于客户对于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承包模式也初步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在工程项目中,客户往往会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施工方案,对于施工复的专业化、精细化要求更高,因此,这一要求也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3.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战略
3.1更新管理观念,提升竞争能力
现阶段,虽然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都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时,其管理理念并未彻底转变,还尚存一定的上升空间,尤其是对于一些民营的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依旧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约束,管理理念的滞后性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难上加难。因此,如果要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各个企业都需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更新管理理念,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创新发展道路。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理念转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市场的成功案例,将其管理经验应用于企业本身。
3.2创新技术,加快转型发展
对于任何的企业而言,技术都是带动企业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忽视技术创新,用技术创新来改变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使得建筑施工企业与同类型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技术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借鉴新工艺、技术与成果,不断将这些新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用新的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施工技术限制,提升工程建设水平,用技术来辅助企业的转型和创新发展。
3.3发展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内在驱动力,如果要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水平,各个企业在此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切实加强企业文化的创建,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带动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从根本上看,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与企业精神,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企业的发展,在市场上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先机,使得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建筑施工企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文化创新,要积极用企业文化来带动企业的转型发展,通过制度、科技与管理等文化的形成,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企业形象[5]。
3.4合理配置财务资源,注重信息资源共享
资金是维持建筑施工企业稳步运行的关键,如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将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财务转型,通过科学的财务资源配置,来对企业内部的资金加以合理分配与利用,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财务资源的共享。首先,专业的管理人员需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在此系统中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通过这种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及时掌握企业财务资金的占用情况,为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并积极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财务转型过程中,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联动性,做好生产与成本管理,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全员的财务管理意识。
3.5注重资源整合,理顺管理关系
新时期的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资源整合,通过资源整合来使得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最为有效的应用。如果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提升其管理效应,就必须要从企业当下的管理模式着手,精简管理流程,避免出现重复管理以及多头管理的现象,节约企业运行时的管理资源。建筑施工企业只有理顺了内部的管理关系,决策层才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内部子系统的协调方面,保障决策的科学性,提升管理水平[6]。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上移的方式极为有效,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大大减少了管理层级,也实现了管理成本的有效控制,对于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3.6注重协调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在建筑施工企業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协调发展,各个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道路必须要从自身的发展情况出发,通过科学的协调与控制,来使得企业内部的结构更为合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新布局,为企业赢得新的发展契机。协调发展与产业链条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建筑施工企业传统发展模式下存在的风险集中、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协调发展能力,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潜力。在产业链条的延伸过程中,需要从经营领域、经营模式与产品结构上需求新的突破,不断通过这些领域的扩展与延伸来为企业打开市场,使得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具有更强的发展后劲,通过产品、经营的多样化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如果要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与行业发展趋势,各个建筑施工企业都需要在此过程中加强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道路,用转型发展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从自身的实际发展出发,保障转型发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西宾.低碳经济时代建筑施工企业转型与发展[J].低碳地产,2016,2(019):500.
[2]牛东升.新常态下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00(015):46+48.
[3]吴涛.新常态下建筑业企业 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思考[J].山西建筑业,2016,000(002):15-16.
[4]吴新.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思考[J].建筑,2015,000(021):8-9.
[5]关焕梅.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6,000(017):153-154.
[6]张进贤.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转型升级之路[J].施工企业管理,2016,000(008):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