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年的你》将校园霸凌题材中的暴力元素进行了美学的呈现,获得了行业与市场的认可。本文以该影片为例,通过其体现出的“暴力形态”之美、“暴力思痛”之美、“暴力价值”之美,探析“暴力美学”视域下的校园霸凌题材影视化创作。
关键词:《少年的你》;“暴力美学”;校园霸凌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113-02
2019年,《少年的你》一经上映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了观众争相热议的影片。根据猫眼专业版的统计数据显示,《少年的你》最终的累计票房达到了15.58亿元,成为了该年度的票房黑马,实现了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究其大热与大卖的缘由,正如人民日报对其的点评一样:“电影《少年的你》上映,把校园霸凌话题带入公众视野。相比剧情,现实更残酷。校园角落里的暴力,可谓不少人的童年噩梦,甚至是一生难走出的牢笼。小孩子无知无畏,社会不能听之任之……”无疑,正是基于现实题材而进行的影视化创作衍生出了《少年的你》独特的魅力——它让人愿意因共鸣而走近,因走近而沉浸,在沉浸中反思,于反思中衍生“效用价值”。因此,本文以该影片为研究对象,从“暴力美学”视域来探析校园霸凌题材的影视化创作。
一、“暴力形态”之美
《少年的你》秉承了“暴力美学”,其“暴力形态”包裹艺术美的形式精髓,同时又以突出的沟通与防御形态树立了鲜明的影片特色。
(一)“邀请式修辞”下的沟通形态
《少年的你》将索妮娅·福斯和辛迪·格里芬所提出的“邀请式修辞理论”中,基于平等、内在价值、自决能力的态度演化为沟通的前提与手段。它不再以自我的主观视角和他人的旁观视角进行说服模式的沟通,而是采用第二人称——你,以平等的视角带观众去感悟生命所固有的价值与尊严,让观众在共情中得以自觉地“自决”。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题为《数字背后:结束学校暴力和欺凌》的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32%的学生有过被学校同龄人欺凌的遭遇。”影片以“你”的视角唤起了“你与我、与他(她)”关于青春伤痕的记忆以及感同身受的倾诉欲,建构起了引发共鸣的沟通形态。
(二)“攻击本能”下的防御形态
《少年的你》作为一部以校园霸凌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并没有将过多的镜头放在暴力批判的叙事视角,而是在寻求一种暴力循环下的和解。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康拉德·劳伦兹认为:“攻击行为是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所具有的普遍本能。这种本能发生于同类间及同阶级人之间,以实现内驱力的释放。”这种基于本能的攻击式暴力,并不是为暴力开脱的说辞,而是对防御形态的一种展现。社会、校园、家庭环境对学生群体造成的本能压制,都是导致其加倍防御的诱因。因此,《少年的你》将叙事的镜头聚焦在平时我们忽略的这项防御形态上,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群学生施暴者的暴力行为之下,他(她)们隐藏的怯懦的内心、被爱的渴望、孤独的灵魂等。
二、“暴力思痛”之美
《少年的你》自始至终没有刻意地规避触碰到暴力的“痛感神经”,而是通过痛定思痛,在深挖少年的心理与本性的“靶向给药”中,有效输出了其反暴目的与反暴思考。
(一)针对求知心理的“以暴反暴”
亚里士多德把人们看到对现实中坏人的模仿而产生的快感的原因归结为人们的求知心理。以这种求知心理来看待暴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其畸形之处,这种畸形的求知心理需要被加以正确地引导。《少年的你》正是对症“少年迷茫求知心理”下了“暴力撕裂后的美好”这剂对比之药。通过对少年畸形求知心理的影视化呈现,在过滤了现实的过分暴力成分的同时,保留了暴力结果的“残酷与丑陋”,展现了暴力化解的“祥和与美好”。就如同影片中“刘北山在暴力劣根存植下的狼狈出场与他拔除暴力劣根后的怡然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晦暗光影与明亮色调在同一方荧幕、同一个主体上交替而过,在这种视觉冲击之下,哪怕是不谙世事的少年,如何抉择也不言自明”。影片在诸如此类的多项对比中实现了对暴力的美学表达,进而完成“以暴反暴”的目的。
(二)针对善恶本性的“以暴思暴”
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在我国自古就有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争辩,但是这二者对人的本性无差与受后天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是没有异议的。因此在人的本性中,善与恶的互存会因为二者积累的“量”的不同变化而产生“质”的不同转化。《少年的你》正是将这一思考角度放到了少年校园霸凌的现实题材上,呼吁我们应该关注性善的萎缩与性恶的积累是一个变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恶的产生与诸多因素相关联,想要解决它需要全面追根溯源。校园霸凌的发生是未实现身份质变的少年与暴力扭曲量变的行为产生了错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单只考虑少年层面的问题,显然流于表面,还需要深度挖掘,考虑多方因素。[1]就如同影片中“魏莱的恶是在错综复杂的家庭环境、应试环境重压下的扭曲产物,她慌张到疯狂,她急需一声正确的引导,但是她的身边‘善的聲音’却是缄默状态”。影片通过向我们抛出这样的“思考题”,让我们对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根源进行更深层的追问,进而产生反思效果,综合产生可以使校园少年互善胜互恶、互帮胜互欺的结果。
三、“暴力价值”之美
《少年的你》寓教于痛,在直观呈现暴力残酷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客观的审视与思索,进而激发出对现实情况与实际行为的剖析与修正,推动契合实际需要的“效用价值”的出现。
(一)实现暴力处理行为的再引导
“以暴制暴”从来不是处理暴力行为的最佳选择方式,但却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这种处理方式往往通过成人的言行示范而对青少年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对身处校园的少年而言,他们对成人行为的模仿与社会规则的探索有他们特定年龄段的特征,我们无法以统一规则来实现固定延续的教育效果。因此面对校园霸凌的不断发生,需要多方联动,该类题材的影视化呈现就需要具有科学的教育意义存在,实现对少年课堂外的再引导。在《少年的你》中,我们透过“魏莱与陈念、陈念与刘北山、刘北山与郑易等交织的人物关系”,看到了暴力的残酷包裹下,有伤害、无助、谎言等晦暗元素的存在,但是在这些元素衬托下的是“有温度的依偎、有毅力的坚持、有希望的相信”等正面结果的成就。这个过程的变化,是暴力处理行为对错的对比与正向演变,实现正面再引导。
(二)推进法制建设进程的再完善
《少年的你》通过对真实事件的“雕琢”再现,体现针砭时弊的社会价值。它透过霸凌悲剧的产生,透露对公平、诚信、友善等价值观缺失的反问,也是对法制建设进程滞后的反问。在这种反问的解答中,体现着法制建设进程再完善的需求。影片结尾以旁白加字幕的形式梳理了2012年至2018年政府部门针对校园暴力和欺凌所出台的指导政策,让我们看到了针对校园暴力和欺凌案件的法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中。同时,浙江温岭受欺凌少年维权成功的案例,为我们展现了法制建设进程的完善下,青少年愈发有底气向校园霸凌说“不”。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针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出现,法制建设得以不断完善,而在不断完善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少年不重蹈影片主人公的被伤害与遗憾,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同时,继续推进法制建设进程的再完善。[2]
四、结语
《少年的你》为校园霸凌题材赋予了除却残酷之外的美学价值,让社会关注到校园霸凌之伤、让家庭关注到校园霸凌之秘、让个人关注到校园霸凌之痛,从而为审视暴力构建客观视角,为反对暴力搭建“诉与思”的路径,为处理暴力再添后续动力。希望通过本文的探析,能够为校园霸凌题材的影视化创作提供借鉴价值,为反对校园霸凌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陈刚.《少年的你》的社会学意义[J].当代电影,2019(12):23-25+2.
[2] 关婷元.论艺术中的“暴力美学”[D].沈阳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张志勇(1994—),男,河北唐山人,北华大学文学院2018级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