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2020-09-10 07:22程吴雄
高考·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化学应用

程吴雄

摘 要:在复习阶段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化学知识结构,构建出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将其应用到复习中,创新复习教学模式,提升复习教学质量。文章在介绍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分析了思维导图的应用要点,然后详细阐述了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思维导图;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并被应用在教学中。思维导图便是其中一种,不仅得到了教师的认可,而且也被广泛应用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中化学复习教學中,思维导图也发挥出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一、思维导图介绍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它主要是指应用图文将各主题的关系用层级图表示出来,并建立链接,使各级主题图能连接在一起。将其应用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某知识点为中心,不断发散知识点,从而形成联系比较紧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在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并选择合适的应用途径,发挥出思维导图的作用,提升总复习教学的效率。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要点

1.思维导图的预试

结合实际来看,大部分学生之所以不能充分掌握、理解化学知识是因为高中化学知识具有理论性、抽象性的特点,且比较零散。一旦遇到较难的化学问题,就会采用之前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但是高中化学知识类型比较多,相应的考查方式也比较灵活,采用滞后的思维方法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因此,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多观察、分析题目,并确定是否可以采用思维导入方式解决题目。

学生在解决化学题目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关系记不住、遇到问题不会分析、只会分析简单问题、做不到举一反三等。归根究底,是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能力不足,看到题目不能将其与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且无法深入分析题目。因此,在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学生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先预试,确认学生是否能够适应这种思维方式,不再出现上述问题。如以物质的量为例,教师可以知识点为基础,画出思维导图,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认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何以物质的量为纽带,解决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继续拓展思维导图,将初中化学知识融入其中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限制。如图1所示。最后,再观察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若是学生的解题效率明显提高,则证明这种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可继续实施这种方法。若是不能,则应结合学生学情、总复习实际继续优化思维导图,或是创新其应用方式,以此提高思维导图的应用效率。

2.讲授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若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导图方式,教师就应先讲解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熟练掌握思维导入的绘制方式,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导图能力奠定基础。

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主要包括:确定主题、罗列次主题、确定细节、整理分支结构、完善思维导图布局。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笔绘制层次比较少的思维导图。同时,在学生绘制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若是以钠元素为主题,教师可询问学生:由钠元素这个词你能联想到哪些知识点,然后在学生绘制的过程中,简单提示一些与水反应、作用等关键词。另外,为了保证思维导图的绘制效率,教师还可让学生分组合作。但若是用于教学,教师可应用专业的绘制软件,绘制比较详细,涵盖知识齐全的思维导图,从而方便教学。

3.开展多元化评价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思维导图的绘制水平、应用效果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应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在评价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评价:第一,层次、思路是否清晰。即通过思维导图是否能清楚地认识到绘图者的思考过程。第二,目标明确、发散合理。即主题发散不是无序、混乱的。第三,结构完整。即绘制的思维导图包含的内容是否齐全、结构是否清楚。第四,布局合理、画面整洁。即绘制的思维导图包含的主题、次主题、细节、要点等是否能合理布局,整体画面是否能一目了然。又如在应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结合个人评价、小组评价。个人评价的主要内容为是否愿意合作、是否参与了绘制、是否能及时沟通等。小组评价的主要内容为是否具有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这样可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等。

三、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的思维导入应用途径

1.结合例题,夯实核心知识

复习与学习新知识并不相同。在复习中教师应抓住学习重点,并详细讲解重点知识,绘制出简单的知识纲要。这样就可利用思维导图突出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住要点,并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结构体系,理清所有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再次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迅速解决问题。对此,教师可以从以往的考题中选择出比较经典的例题,并从中提取出核心知识,绘制出相关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化学知识。另外,完成教学之后,教师还可以创建习题,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解决实际问题。

2.明确目标,科学应用思维导图

高中化学总复习教学应是分阶段的。在每个复习阶段都应设置明确的复习目标,而后以此为指导详细绘制思维导图,灵活开展复习教学。比如常见金属材料的复习中,教师可设置复习目标:能掌握铝、铁、铜等的性质,理解其重要应用。随后,教师就可以此为目标,构建专业复习模块,将相关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图2所示。这样不仅能使化学知识模块化,而且也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最重要的是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知识点,使学生全面认识、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

3.以小节为单位,构建基础知识结构体系

在高中总复习阶段中,教师还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构建比较详细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单元是化学教材的基本组成结构,因此以单元为基础的知识结构体系是最基本的。在总复习阶段,教师应重视这部分的单元知识教学,并在寻找到单元之间的联系,将其串联起来,形成整体,从而将化学教材知识整体展示出来。以碳的多样性为例,教师可构建以下思维导图,将散乱的知识串接在一起,如图3。随后,学生再复习时就可直接以思维导图为基础,回忆相关知识点。这样既能使散乱的化学知识点成为一个整体,方便学生复习,也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跨越学科,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运用思维导图的主要目的就是发散学生思维,使其能将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形成结构化、层次化的知识体系。在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教师若要应用思维导图,则应跳出以往复习范围,将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生活等联系在一起。况且,化学学科与生物、语言、数学等都有联系,且基本都表现在生活中。

在这一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就可以突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使其能重新认识化学,建立起化学与生活的相结合的知识体系。比如在有关水的知识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以水为中心,建立思维导图,而且还可结合生活实例,详细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污水的处理等。最重要的是还可融入环保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切身实践节约用水。具体来说,水在生活中可用于洗漱、洗瓜果蔬菜、浇灌等。在物理学科中,大部分学生都学过水的沸点、密度、状态等物理性质。在生物学科中,学生都知道水是细胞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但河流污染、海洋污染、水资源等浪费问题确实存在,且比较严重。将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思维导图就可让学生全面认识水,并达到提升学生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对提升学生学习质量非常有效。但充分发挥出思维导图作用的前提是教师能充分把握应用要点,科学选择应用途径。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此为导向,灵活应用思维导图,提升复习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1):91-92.

[2]刘荣.利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8(32):57-58.

[3]蔡景利,裴华翠.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06):71.

[4]何培源.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6(25):167-168.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高中化学应用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