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管理

2020-09-10 23:53:51陆琳靖李美忠李丽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8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创新管理

陆琳靖 李美忠 李丽平

摘要: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前十五年,不但巩固了原有成绩,实现了较大的提升,而且为未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本文对农村中小学管理应在时代发展中创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04

引言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指导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必要品质,因此在农村的中小学教育中也定不能忽视教育。随着中小学教育技术的普及,无论是理论内涵研究、课堂信息资源开发、教学模式的建构以及各类深入一线的实践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里,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不断拓展和深化,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农村中小学管理现状

(1)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都没有达到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有的教师虽然学习过常规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但由于不经常使用,技术的掌握还不够熟练,从而导制无法正常使用。(2)目前,教师主要是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进行课堂设计和教学,需要事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适合于教学内容的软件、素材,并对所用设备进行试运行。对一般教师来说,刚开始制作一个课件,往往需要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就使得部分老师们觉得麻烦就索性不再使用了。万事开头难,由于学校对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农村中小学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一)健全规章,奖惩分明

俗话说:人管人,累死人。你有长箩绳,他有翘扁担;你有高门槛,他有长脚杆。因此,学校只有建立一套合理而完备的规章制度,以此规范和约束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为学校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考评,一视同仁,奖惩分明,管理者自身亦不例外。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一所学校除依法治教外,还应以德治校,德能优先。也就是把德育放在首位,五育并举;对德才兼备的教师在评职、晋级、福利、待遇诸方面优先考虑。因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素质好,工作积极性就高,善于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成绩自然不会少。因此,作为管理者,应当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共同进步,才能提高整体水平。

(二)提高意识完善制度

基层学校需要制定计划,分批、分层地组织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和校际交流,从而加深他们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和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需要熟练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并将它们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与此同时,教师的知识水平也不能只停留在过去,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在电视、电脑、网络、手机全面普及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手段也是全面、多样的,他们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深化,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有较学生的超前意識。

(三)加大投入完善建设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是各个学校、各级领导头疼的大难题,在贫困农村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在对信息化教育的资金投入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硬件、轻视软件、忽视教师培训的现象。从硬件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计算机数量少、配置低、带宽不足,完全达不到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也达不到正常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急需添加和更新。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国家还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不公平的情况。在经济越发达、条件越好的城市,学校资金投入就越多,在经济欠发达的一般农村学校投入就越少,这就人为地造成各地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合理。

(四)研修引领,以校为本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北京市各校在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的整体规划下,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提出了“校长—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本培训专家小组—教师的三级或四级教研模式。河南省把校本研修作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总结出了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途径,必须因地制宜,必须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校本研修的良好经验。哈尔滨市在课改中,摸索出了“教学、研究、进修”一体化的教师发展模式。四川省广元市,立足本地实际,狠抓师资建设,启动了“千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准备用三年时间对农村乡村教师进行“转观念,增见识,阔视野,扎根山区”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湖北省十堰市摸索出通过“走出去,请近来,专家引领,教师自修,专科培训,集体提高,城乡结合,校际联动”等方式,展开策略多样、形式灵活的教育教学示范、诊断、研究等活动,提高全体农村教师素质的模式。我区燕窝中学也摸索出了“问题—课题—设计—行动—反思”的校本教研模式。

结束语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明天和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在农村的中小学教育中一定要注重教育问题。同时,农村的中小学校应该尽可能进行法制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党广豪.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研究及解决策略[J].2019,42(02):163-164.

[2]谢志海.论精准扶贫视域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精准培训[J].2019(28):65-66.

[3]黄军利,骆北刚.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检索能力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2019,8(30):84-85.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创新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38:15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43:36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