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留华
物理教师通过巧妙设计课后作业,培养师生互动习惯,可以使自己由“演讲者、表演者”,转化为“引导者、管理者”,使物理课堂由“一言堂”变为“众言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通过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轮流变换争当教学活动中的不同角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设计和处理物理课后作业中,要加强师生互动习惯的培养,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预习作业中的互动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师在上课前,可设计预习作业,完成导学案。教师可以先设计好导学案, 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就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从而使他们的预习有意识、有目的。例如,《平面镜成像》设计预习作业:让学生回家找一面镜子,自己面对镜子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照一照, 在班级微信群或QQ群里师生互动,各抒己见,相互讨论“像的大小与自己脸部的大小关系、距离关系”、“再摸一下镜子后面有没有自己的脸”相互讨论成像的虚实,完成导学案。设计这种预习作业“寓教于乐”,学生在家里就可以“就地取材”,积极参与探究,相互发送“小视频”,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更能有效的互动,还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有效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互动习惯。
二、课后作业中的互动
1、平等是互动的前提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课后作业中的师生互动绝不会自然产生,它有赖于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自主学习。交往互动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老师具有“教”与“学”的双重关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成为“小先生”,并能主动地、大胆地、积极地去互动学习,做到师生“心理相容”。所以,在设计和处理物理课后作业中,教师要做良师,先要做益友。才会实现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良性循环。
2、创设情景是互动的必要
在设计和处理物理课后作业中,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得先创设情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或体验物理与社会生活,或体验某条物理规律,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和价值观。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教材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思维品质,丰富思想情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以“惯性”为首,调用多种手段创设情景,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并做出解释。让学生放学或上学途中自己乘公交车亲身感受“站在公交车上,当公交车突然启动或加速时,自己会向后仰;突然停止或减速时,自己又会向前仰;公交车转弯时,自己会容易向另一侧倾倒”并作出物理解释。在物理课后作业设计和处理中,情景的创设是学生情感的催化剂,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基础。
3、激励是互动的动力
物理课后作业要使学生个体积极参与互动活动,教师必须要激励学生,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物理现象的吸引力,和教师情感的推动力,激发学生的自动力,切实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物理课后作业设計反馈评价中,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参与到互动中来。例如:物理教师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出一份试卷,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行,试卷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试卷让学生相互做了相互批改,互相借鉴,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在讲评反馈时,教师要真诚地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树立其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神状态积极饱满,才能在物理课后,充分参与自学、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让课后学习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互动过程成为“立体的结构”。从而师生双方在物理课后互动过程中借助同双方的交往而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4、角色的适当变换是互动的必要
在传统的观念里,上课只能是老师在上面讲,同学在下面听和抄,其实,适当的让学生上讲台做一名“小老师”,会对物理教学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应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不服输的思想,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如果给他们一个上台当老师的机会,那么他们课后所做的准备工作一定是平时的好几倍。例如,物理复习课时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而且由谁上是临时抽签决定的,并要求同学们要评出最佳的“老师”,结果是抽到的同学会尽力当好“老师”,而没抽到的同学则尽力做好“评委”。他们所准备的资料都非常充分,可以说课还没上,他们就已经把自己的复习资料准备和研读了七层了。在这里老师的作用只是在学生讲完后我们做一个评价鼓励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物理教师设计和处理好课后作业,有利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新物理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设计和处理好课后作业培养师生互动习惯,促成学生进行互动探究学习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是《物理课程标准》人本思想的要求和体现。物理教师若能设计和处理好课后作业,定能促成师生互动习惯的形成,物理教学也将更加生动、实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