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中职教育更应该重视劳动教育,要迎合国家发展的需求,培养优秀的技术工匠,让学生能够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发展自身的社会创造能力,让整个职业生涯能够发光发彩。文章基于此点,谈论了劳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旨在实现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职教育;重要性
在中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让学生的技能发展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对此,中职院校就应该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要重视劳动教育,使得劳动能够成为职业教育中的最佳载体。
1、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准职业人的需要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发展是要适应社会需求的,是要逐渐提高自身的劳动素养和技能素养,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对此,对他们展开劳动教育,有利于将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准职业人,促使他们成为技艺精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员工。而这些优秀员工更是推动整个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以此便能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学校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对学生展开劳动教育。
以劳树德,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劳动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根源,所以教师应该深化学生的规则意识,让他们在工作中积极履行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要遵循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职业素养,其中包含了职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比如,对于财务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教给他们最基本的缴税方法,教给他们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帮助企业“合理避税”,但是必须警告学生不能做假账、做阴阳账,更不能贿赂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等等,要让学生做好本职工作,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坚持,什么不该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养成爱岗敬业的专业素质,促使他们形成德技兼修的准职业人。
以劳塑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苏霍姆林斯基曾论述过这样一句话:劳动来创造美的时候,美才能使人的情操更为高尚。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现今的中职教育中,很多教师都不注重劳动教育,所以很多学生的审美观是严重扭曲的,他们不再崇拜劳模,开始以贪图享乐、爱慕虚荣作为主要审美倾向,甚至花费大量的钱去追随流量明星,不知科学巨匠为何人,不知文学泰斗所做的贡献等等。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才猛然发现,那些头戴面罩、全身穿着防护服逆流而上的医务人员才是最美的。对此,教师一定要积极践行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审美观,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兢兢业业,提高个人劳动素养。
2、劳动教育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需要
中职的教育教学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能力极强的“准职业人”,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本专业的特色,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掌握。并且还要积极向他们渗透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精神信仰,让学生的技术和职业素养都能够合格。对此,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劳动教育。
让学生真正接受劳动教育。“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需躬行”。不管教师向学生以何种方式、以何种模式渗透劳动教育理念,学生没有亲身经历,都不能有所收获,将其形成真正的职业能力。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探索的机会,让他们接受真正的劳动教育,要付出汗水和辛劳,才能够由内而外地发出真实的感想,提高职业技能。
让学生通过劳动培养劳动情感。“劳动能带来快乐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对个人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在劳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激发出他们对劳动的热爱之情,能够对劳动者具备深厚的情感。并且还能够促使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和谐互助,互相包容,取长补短,逐渐优化和提升自我,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对此,教师就要做到“知行合一”,既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掌握专业技能,逐渐提高专业素养。还要让他们在劳动中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信念,让他们不以劳动为耻,反以劳动为荣,提高他们的精神信仰,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是培养社会专职人才的摇篮,是培养万千工匠的重要场所,所以中职院校一定不能忽视劳动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确定时代的劳动精神内涵,结合所教专业,充分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着的劳动素养,积极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探索,让他们在实践中强化劳动意识、提高劳动素养,能够明白“劳动是最光荣”的,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中,不断打磨自己,促使自己成为“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荀大勇.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学生劳动教育——以锡山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6):15.
[2]何佩,严颜.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中职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A].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