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以个人为传播节点的传播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受众在享有充分流动性以及自我配置的能力和自由的同时,往往会更偏向于情绪化表达,情感掩盖事实,带来后真相,从而造成回声室效应、信任异化以及群体极化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舆论生态中,就更需要媒介工作者、大众与政府部门携手,肃清新闻舆论风气,打造一个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
关键词:后真相;社会化媒体;情绪化表达;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0-0072-02
后真相(Post-Truth)一词早在1992年美國《国家杂志》对海湾战争的报道中就已经被使用,由美国作家拉尔夫·凯伊斯提出,并于2016年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热词之一。在后真相时代,真相与事实已经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滋生的情绪因素,它们比事实真相更能吸引民众、影响民意。随着社交化媒体的不断发展,主观臆测高于客观事实,情感表达大于陈述真相,我们已经在不自觉中进入后真相时代。一个个事件从舆论高潮到报道失焦再到澄清事实,无不提醒、警示着我们。在后真相这样一个不健康、畸形的舆论生态中,我们正面临种种困境。
一、后真相时代的成因
(一)受众获知真相的难度更大
传播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传播的时空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新闻媒体获取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然而虚假新闻、反转新闻的频发,使公众无法通过媒介辨别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受众对虚假信息大量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见解,造成谣言迅速扩散,从而带来后真相。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人们陷入恐慌,谣言滋生并快速蔓延,“新冠病毒传染性比SARS弱”“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肺炎”等谣言被人们快速传播,大部分人信以为真,殊不知省略了前提和背景条件的所谓真相并不是真相。
(二)社会化媒体传播机制
如今后真相的蔓延,与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机制不无关系。社会化媒体是以个人为传播节点、以社交网络为传播渠道的传播媒体[1]。无论是基于强关系还是弱关系,这种以个体为传播节点的传播机制都会使受众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更倾向于情感表达,相比事实真相,这种夹杂个人情感的表达更容易引起注意,也更容易得到传播,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群体极化等后果。当太多的情绪、意见渗透到对事实的陈述中时,便会模糊二者之间的界限,甚至出现情绪凌驾于事实之上的情况。与此同时,许多社交媒体利用人工智能与算法渠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用户只接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久而久之便会陷入社交媒体打造出的信息孤岛,形成“信息茧房”,逐渐失去对环境和事件的完整判断,认知的失衡会使后真相的情况更加严重。
(三)Web2.0时代受众角色的转换
伴随着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模式的不断发展与融合,受众不再单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网络社会中游走流动,逐渐成为一个“超级个体”。受众在网络社会中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可以随时切换其多元的身份,自由游走在海量的信息中。在事件和情绪的引导下,受众享受着在不同群体间游走的快感与转瞬即逝的聚合离散,追求对信息和情绪的满足,从而产生更多的情绪化表达。除此之外,受众在信息消费过程中,不仅是拥有自门户的产销者,也充当互释人的角色。个人看到的更多是“信息挑选+态度表达”后的组合,受众不仅在选择信息,也在影响他人对信息的选择,不仅表达态度,也在影响他人的态度表达,从而形成一种互相诠释的信息氛围。个人的意见与认知受到他人的强烈影响,而情绪化表达更容易得到传播,使后真相逐渐孕育、最终形成。
(四)受众缺乏媒介素养与媒介伦理
由于人口基数巨大,我国网民也有庞大的规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调查研究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2]。在这庞大的数字背后,网民的个人素养、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一些网民对网络上的新闻信息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情绪的煽动下,往往缺乏理性,带着强烈的主观和情感色彩进行评价和传播。这也是受众缺乏媒介素养与媒介伦理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知识沟与数字鸿沟的影响,受众接受信息的能力与使用媒介的能力分化,造成一部分受众的媒介素质、媒介伦理与其传播能力的冲突,成为造成后真相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后真相时代带来的问题
(一)回声室效应
后真相时代的人们情绪先行,在感性的驱使下发表情绪化言论,而社交化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强人群的分化。人们基于自身立场与态度,对信息来源与信息内容进行筛选,从而使大众传播渐渐缩小范围,立场态度、情绪观点类似的意见逐渐聚集,人们固守在这样的圈子里,与其他圈子隔绝甚至对立,从而形成回声室效应。同时,“舆论领袖”的意见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导并影响受众的意见与情绪表达。
(二)信任异化
后真相背景下,个别媒体的选择性报道掩盖了真相的全貌,受众的情绪化表达更是“火上浇油”,两者一起搭建了滋生谣言的温床[3]。在后真相时代,情绪表达、感性判断的模式颠覆了以往根据客观、理性、事实进行表达的传统模式。虚假新闻泛滥、新闻舆论反转无度、社会共识难以形成等共同构成了后真相时代的特征。在许多反转新闻中,人们更愿意相信谣言,这并不代表真相不值得被相信,而是官方一次又一次地澄清、辟谣,逐渐使受众产生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从而产生信任危机,带来信任异化。
(三)群体极化
公众情绪并不是简单地做加减法,而是一种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结构中逐渐形成的产物。社交化媒体既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平台,也是人们表达情感并形成社群、找到归属感的平台,正如“沉默的螺旋”表述的,许多人为了避免被孤立,或许会放弃自己的立场而向群体靠拢,一种声音逐渐占据主流与上风,不断重复的观念使公众信以为真,群体讨论使态度倾向更加极端,从而带来群体极化。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中仍然存在贫富差距、技术发展等因素带来的知识沟与数字鸿沟,不同受众对事件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解读,如果部分受众在社会转型时期产生了负面情绪,当这种情感记忆被一个突发事件唤起时,大规模的群体性不满和怨恨性情感就会在特定地域甚至跨区域迅速蔓延,形成对事件的怨恨性解释[4]。
三、启示与对策
(一)新闻媒体要当好把关人,重塑公信力
后真相时代是事实和真相缺位的时代。虽然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媒体时代的把关机制,但在网络语境中,把关仍然至关重要。信息开放并不意味着混乱无序,在人工智能、算法不断发展以及用户能动性不断提高的时代,新闻媒体要强化把关人意识,坚守新闻真实性、客观性。面对把关主体逐渐多元化的现状,新闻媒体需坚守其中心地位,对信息的收集、生产、发布、扩散以及循环等环节层层把关,打造良好的新闻传播秩序,避免后真相出现。
(二)媒介工作者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媒体传播环境日益复杂,在新媒体的支持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但是新闻专业主义仍是需要坚守的原则。2019年,在震惊中外的“英国集装箱案”中,西方媒体罔顾真相,恶意煽动舆论,甚至对中国进行污名化,严重背离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媒介工作者应将客观、公正、平衡等原则贯彻新闻工作始末,坚持追求真相。在环境压力和利益诱惑下,切不可为了利益而放弃对新闻基本原则的坚持,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辨识能力,合理运用数据和机器等辅助手段,更好地判断与解读事物。除此之外,新闻专业主义还要求媒介工作者坚持新闻传播伦理,在报道中既要体现人文关怀,也要尊重隐私。
(三)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作为大众传播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维护媒介生态与秩序的责任,面对纷繁复杂的传播环境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闻信息,不可对所有信息都不加思考地接收、相信并传播。受众要增强分辨意识,树立批判思维,不被过多情绪干扰,多方位、全面地思考问题。除此之外,国家和社会要尽力缩小数字鸿沟,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使用媒介产品的能力。国家的传播实力不仅仅取决于媒体的实力,也取决于国民的媒介素养,因此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也成为了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一环。
(四)强化监督审核,肃清网络风气
有关部门要强化监督审核。一方面通过量化权责标准,强化有关平台或个人的责任意识,提高违法违规的成本,警示相关平台与大众。不仅要加强平台机构的自我约束,也要通过健全媒体管理制度,加强对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舆论监督渠道,发挥受众的能动作用,对行业内的违规行为与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广泛听取受众意见,肃清网络风气。
四、结语
李普曼曾经说过:“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在受众的认知世界里,我们无法准确定义情感和真相到底哪个更重要,但是在后真相时代下,我们仍需反思,在情绪与感性的表达与掩盖下,真相并没有消失,而是我们在寻找真相时用错了方法、出现了漏洞。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才更应该高举真相的旗帜,维护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即使真相难以追寻,它也应该成为每一个新闻人追寻的红日。
参考文献:
[1] 彭兰.更好的新闻业,还是更坏的新闻业?——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的新挑战[J].中国出版,2017(24):3-8.
[2] 我国最新网民数量公布:互联网普及率达65.5% 手机上网达99.3%[EB/OL].快科技,https://news. mydrivers.com/1/685/685979.htm,2020-04-28.
[3] 王烨文.“后真相”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中国报业,2020(08):62-63.
[4] 孙静.群体性事件的情感認知机制分析[J].创新,2013,7(02):93-98.
作者简介:张苗钰(1999—),女,甘肃兰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