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文
摘 要:随着当下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以游览、观光为主的传统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摄影旅游已不知不觉在人们的旅游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旅游与摄影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作为一种新兴的、特种旅游产品,摄影旅游的出现,是旅游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應当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从摄影旅游的概念入手,分析摄影旅游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发展摄影旅游的意义,并就相应的发展对策做出总结,为发展摄影旅游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摄影旅游;特点;发展意义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J419.9 文献标识码:A
摄影旅游中,拍摄的对象主要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或者是两者合二为一的综合性旅游景观。所以说,摄影旅游是一项集社会生活美、艺术美和自然美于一体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通过摄影旅游的作品,可以领略异地风土人情、凭吊历史文物古迹、欣赏秀丽的自然景观,在瑰丽的自然景观、不同的社会生活中习得文化知识,提高文化修养[1]。
1 摄影旅游内涵
摄影旅游指的是旅游者前往自然景观独特、民族风情浓厚的地区旅行,并拍摄自己作品的旅游方式。在旅游领域的技术应用中,摄影主要是对多种拍摄主体、多种拍摄渠道所获取的旅游照片进行内容分析[2]。
2 摄影旅游的特点
摄影旅游在旅游领域中,是特色旅游产品或者专项旅游产品,跟其他旅游产品相比较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2.1 参与性强
强有力的参与体验性是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摄影旅游爱好者可以在旅游过程中,通过旅游摄影去亲身体验采点、调整设备、选择角度到收获满意照片的流程,从而获得体验感。
2.2 专业性明显
摄影旅游一方面要求旅游者具备一定的摄影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充分体验摄影旅游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和服务人员也要了解摄影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科学发展和推动摄影旅游。
2.3 富有文化内涵
摄影旅游富有文化内涵是该旅游产品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基础。通过小小的镜头和旅游照片,可以从中观察到社会变迁的过程,体会到历史的积淀,体验多种多样的民俗风情。
2.4 题材广泛
摄影旅游的题材广泛,涉及面很广,无论是风土人情、风光名胜,还是珍禽名兽、奇花异草,亦或是吃、住、行等等,都在摄影旅游的题材范围内。
2.5 综合性突出
摄影旅游常常和旅游专业教学、爱国主义教育或者其他旅游方式相结合。
2.6 机遇性明显
摄影旅游过程中,因为旅游生活流动性大,计划性强,时间方面有限制,而且气候变化、旅游景观等都具有很大的机遇性,拍摄光线的选择也会受到阴晴天气较大的限制,但同时,也会遇到突发的天象变化而得到特别的题材。
2.7 纪念意义
摄影旅游中,各种题材的旅游摄影作品都具有一定纪念意义,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的旅游留影,都有很珍贵的纪念价值。
3 摄影旅游的发展意义
3.1 提升旅游地的知名度
摄影旅游参与者在旅游结束后对自己旅游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进行欣赏与回味,能较好地巩固摄影旅游地在心中的形象与地位。
摄影旅游参与者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介绍摄影作品,或者通过各种媒介,如微博、朋友圈等向大众展示的过程,都是对摄影旅游地形象的初步塑造。摄影旅游者通过向亲朋好友口头叙述自己的旅游见闻、展示自己满意的摄影作品,就是在宣传摄影旅游地的形象。电视、微博、微信、报刊杂志以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刊登、转载旅游地照片,则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了摄影旅游地形象[3]。
照片(见图1)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没有语言、国度障碍,非常直观,具有从抽象到具体的宣传效果,有利于扩大地方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当旅游者发布的照片,塑造与宣传的形象符合潜在的旅游者心目中的旅游要求与期望时,潜在旅游者就会变为真正的旅游者。
3.2 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摄影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可以发现新的旅游资源,比如黑龙江双峰林场“中国雪乡、雪景之源”(见图2)的美景,就是因摄影人的拍摄而成为如今著名的旅游景点。诸如此类旅游资源,在没有发现之前都是“藏在深闺无人识”,如今通过摄影人手中的摄影工具,得到了发现并宣传,从而吸引了源源不断前来观光的游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摄影旅游可以为旅游资源的评价与科学规划提供资源基础。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吸引力所在,开发一个好的旅游资源,对于当地发展旅游经济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4]。
3.3招来更多专业客源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生活需求越来越丰富,同时摄影爱好者(见图3)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摄影旅游应运而生。通过开发、设计摄影旅游项目,越来越多的摄影人加入了摄影旅游的队伍,这些人往往不是单独前往,而是结伴或全家出游,极大地丰富了客源。
针对这种情况,很多旅游景区和摄影协会也相时而动,举办各种摄影节、摄影赛事,这样的盛会也必然会带来一批数量可观的客源,活动的举办和宣传,也会激发潜在游客的出游欲望,产生一定的潜在客源。
4 摄影旅游的发展策略分析
4.1 摄影旅游要突出地方性
摄影旅游的地方性指的是旅游地域的地域特征,也就是所谓的差异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造就了不同的地域风貌和民俗文化。这些差异性则是吸引异域游客的重要特质,旅游者总是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去探索与原有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摄影旅游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利用手中的摄影工具,去探索和传播异域文化,满足自己美好感受的同时,也向外界传播,吸引潜在游客去体验、比较,因此要注重摄影旅游产品的地方性特质挖掘。
4.2 摄影旅游要体现历史性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留下的文明印迹数不胜数,对于旅游业而言,这些被称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比,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这样的历史价值可以丰富旅游景观的内涵,营造游客的历史文化体验和审美体验环境,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摄影旅游过程中,如果旅游摄影者能够了解历史、发掘历史,用摄影的方式去体现该景观的历史性,就可以很好地引起摄影作品受众的感情共鸣,进一步吸引这些受众产生亲身游览的欲望,那么这样具有历史性的旅游摄影作品就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
4.3 摄影旅游要富有文化性
我国的旅游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得益于五千年的华夏传统文化。纵观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在看到美好的景致时借景抒情、以物寄情,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为中国的旅游业创造了不计其数的文化景观。大量的旅游游记以及诗词歌赋,与这些旅游景观融为一体,其中不乏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摄影旅游中,摄影者置身其中,吟唱这些诗词和游记,品味前人抒发情感的乐趣所在,从心出发,拍摄出的摄影作品则不仅能够丰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还可使未到过该旅游资源的受众从作品中体味出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提高个人的审美水平[5]。
4.4 摄影旅游要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摄影旅游发展过程中,旅行社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要注重摄影方式与旅游方式的变换,同时要注重提升摄影产品的质量以及旅游产品的质量。
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就要求旅行社与口碑好的摄影产业强强联手,用专业的素养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去提升旅游摄影作品的内在水平,从而推动摄影旅游的发展。
4.5 摄影旅游要对客源进行分类
摄影旅游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对目标客源进行研究和分类。目前,将摄影旅游参与者分为专业摄影旅游者和普通旅游者,在客源分类的基础上,对旅游者的心理进行分析研究,利用旅游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分析研究不同类别的旅游者在旅游动机、旅游兴趣、旅游目的等方面的差异,为他们量身定做不同的旅游产品。这些不同的旅游产品使得旅游者通过镜头挖掘旅游景观的不同内涵,可以满足普通旅游者浅显的视觉享受和好奇心,也可以通过镜头去发掘旅游景观的深层意义与价值,满足专业摄影旅游者的更高层次需求。
4.6 摄影旅游要加强宣传力度
摄影旅游发展要加强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重点客源的宣传。摄影旅游的重点客源指的是摄影爱好者,这些群体对摄影旅游往往有更浓厚的兴趣,因此旅行社可以和旅游目的地合作,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方式,去吸引更多摄影爱好者成为摄影旅游者。但同时,旅行社也应该把握住传统旅游者,采用多种现代信息化宣传和营销手段,推出多种宣传方式,介绍旅游摄影的优点以及对旅游者的意义,使他们认可新的旅游方式,引導他们加入摄影旅游。
5 结语
摄影旅游是符合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的,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虽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得到普及,但它衔接了旅游业和摄影业,有强大的发展后盾;摄影旅游还符合我国对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持,也符合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更丰富的生活需求,因此,摄影旅游是一项具有开发价值和前瞻性的产业。
参考文献:
[1]周永恩.浅谈旅游摄影[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000(012):18-20.
[2]赵亚柯.旅游摄影文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7.
[3]王铁男.“北国好风光 尽在黑龙江”——2019年省文化旅游摄影展在哈尔滨开展[J].黑龙江画报,2019,000(006):30-35.
[4]张智富.浅谈摄影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00(013):99-100.
[5]周颖.“文化旅游”理念在会展旅游策划中的运用——以平遥国际摄影节为例.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5(004):10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