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霞
摘要:学生到高三,突然改学日语。在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执着于学习日语,买了教材,跟着电脑教学课程学习,不是学习兴趣的事,而是需要,考学的需要,考上本科的需要,用日语代替英语考学,实属无奈之举,但又是一次尝试,给以后的学生选考起了一个参考作用。
关键词:改学;需要;动力
近一个月来,高三办公室里老是出现这样三个学生,该上英语课了,三名学生坐在办公室,用着班主任申剑利老师的电脑,自学日语。刚开始,我认为是孩子的一时头脑发热,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可一天一天过去了,学生依然坚持着,而我对高三学生突然改学日语这件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
作为副段长,学生突然改学日语的想法我不是很赞同,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习了8年英语,日语只学习1年,成绩真能上吗?仅凭做了几套日语高考题,比英语高考题得分多,就做出这样的选择,有点冒险。2、高考录取,和英语考生一样吗?可能录取分数线一样,但录取学校相对会少很多。3、平时这三个学生的其他学科成绩都可以,只有英语不行,如果改学日语,我们无法考核,该如何评价学生上不上线?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4、这种情况属于第一例,前面几十年学校没有出现过。虽然不赞同,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三个学生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有没有可行性。通过对这三个学生近两年的成绩分析来看,他们的瘸腿科是英语,并且长时间没有起色,基本上属于听不懂,考试成绩属于运气分的那种,所以学生的选择又在情理之中。
学习源自需要。一位老教师说:“只有学生认为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他自己认为这样做才能更好时,学生才能迸发出强烈的学习愿望。咱们认为对学生好的,学生不一定也这样认为。就比如这件事情,学生改学日语,无非想通过这种形式,考上本科,想让自己的总分高一些,改学,是高考的需要,是他们认为目前提升整体分数的需要。”是啊,每天苦口婆心的劝学生,“六门学科,一科也不能拖后腿,否则本科肯定考不上”,“英语不好,每天找英语老师多背书,多下点功夫,肯定有进步”。通过这样一件事,不由的让我对我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意识到学生心理需求的重要性,也就是学习内动力的重要性。
作为高三的物理老师,面对即将到来的2021年的高考,除了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积极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外,更重要的就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动力,改变学生学习心理,使其适应学生学习需求,让学生把学习当成内心里面的需要,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由原来的让他学,变成他要学,让学习变成学生心底里面的需要,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原先,采用的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它,比如说,自己讲解,讲完之后训练,评讲,给学生讲解题方法,再反复训练,结果自己累的不行,自己的能力是越来越高,自己都把自己讲感动了,而学生的成绩仍然没有大的改变。因此,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把学习变成近一年的需要至关重要。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首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强迫学生做一件事,而是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做。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思想还体现在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发表意见。为了使学生自由自在的发表意见,创设出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就能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有目标,主动给自己想办法,找出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放开手脚,相信实施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给他们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以引导者的姿态静观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活动的主题,确定小组,自己分工,自己搜集资料,整理材料,自己主持活动,自己决定汇报形式。其次是授予方法,在教师引领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对待新生事物,用两面性的眼光看问题,不能急燥。多从积极方面入手解决。学生改学日语这件事情,从积极方面来说,学生认真思考过,与家长沟通过,知道自己要什么。学生的态度很坚决,其他老师有迟疑想法,这很正常,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就不能想想这,想想那,左右摆动。另一方面,有思路,有想法,积极付诸实施,努力尝试过,符合年轻人的性格。
四、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好服务工作。毕竟高三了,就剩下200来天,积极联系家长,除了学生自学外,找一个日语老师,加强辅导,学校也积极提供场地,监督学生学习,希望通过努力,能達到他们的目标。
其实不管这三个学生到最后能不能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改变自己的命运,至少他们勇于尝试,努力过,奋斗过,应该无怨无悔,真心祝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