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晔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流传着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途径主要包括家庭传承、学校传承和社会传承等。当前要继续加强家风家训文化建设,注重学校的德育功能,发挥社会舆论宣传和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美德;传承途径;家风家训
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道德建设。《战国策》中阐述了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的思想。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能立足社会,安身立命,一个重视道德建设,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国家才能更加兴旺发达。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历史积淀之下,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德,并且在今天依然是我国道德大厦的根基所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座谈会时谈到:“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研究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途径,并且将之发扬光大,是我们在新时代必须思考的课题。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界定
中华传统美德,一般是指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化史中流传下来的,有益于后代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和文化理念的总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推崇“仁爱”原则,重视道德义务,强调道德修养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仁、义、礼、智、信”。
二、中华传统美德传承途径的历史分析
(一)家庭传承
“传承”的“传”主要指传递、传授,“承”主要指继承、承接。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道德培养的奠基之所。家庭传承是中华传统美德传承最基本的途径。家长的言传身教,良好的家风家训,对于塑造下一代的人格与道德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家风家训文化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写下《戒子伯禽》和《戒侄成王》两部家训,教诲子侄辈。西汉之后,家训著作更加丰富,有些优秀的家风家训著作,成为人们教育启蒙的良好素材。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严氏家训》、《诫子书》、《朱子治家格言》等。中国传统家风家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修身”和“齐家”,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化的色彩。
苏州作为江苏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家风家训文化的建设。在明清时代,苏州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更加繁荣发展。相应地,苏州的许多家族,不管是名门望族,还是寻常人家,都很重视纂修家谱,并且在家谱中列出家训,要求子孙恪守道德规范。其在主观上希望子孙能谨记家族祖训,维持祖业并发扬光大,在客观上则起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传递作用。在诸多苏州的家训著作中,比较著名的是昆山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全文524字,内容通俗易懂,文字朗朗上口,妇孺皆能诵读,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概括其内容,主要劝诫子孙勤俭持家、尊敬师长、邻里和睦、宽厚待人等。这些在当代也是重要的价值观念。《朱子治家格言》流传很广,在整个中华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朝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的必读课本之一。
(二)学校传承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而是人类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逐渐形成的。除了家庭之外,学校是人们接受道德教化,传承美德的主要途径。中国的学校教育形态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学校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此外,还进行以人伦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推崇“礼”与“仁”,主张德治,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在道德教化与传承中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良好的品行会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一无形的力量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学校教育必须要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这一观点得到了教育者的普遍认同。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苏州在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崇文重教的传统,重视官办教育,重视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公元1035年,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南园遗址上设立苏州文庙,创建苏州府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州府级官方学校。今天的苏州文庙仍在,与江苏省苏州中学紧邻。苏州府学的精魂是范仲淹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这一精神为胡瑗、张伯行等苏州府学历任教育者所继承并发扬光大。苏州府学的兴办,在明清时期培养出了一大批状元和进士。他们不仅有着过人的聪明才智,并且身体力行苏州府学的教育理念。在民国时期,苏州中学首任校长汪懋祖继承了苏州府学的精神,提倡学生能承担起社会责任。陆润庠“状元办厂”,坚持实业救国,在苏州盘门外办起苏经丝厂、苏纶纱厂,也再次体现了范仲淹“先忧后乐”精神的传承。
(三)社会传承
除了家庭、学校之外,社会是中华传统美德传承的重要途径。社会传承道德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师徒授艺、文学艺术作品、舆论宣传等。中国的技艺传授主要依靠的是师徒结对,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在传统的师徒传承关系中,师傅与徒弟之间的联结非常紧密,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徒弟固然学习师傅的技艺,也要学习师傅的人品和匠心。中华民族素有“敬业乐群”的传统,师傅在给徒弟授艺时,还将工匠精神传给了下一辈,包括忠于职守、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在职业范畴内的传统美德。苏州市吴中区的“香山匠人”精神是这一传承的生动注解。香山匠人是一群建筑工匠,创始人是明代建筑名匠蒯祥,他技艺超群,同时为人谦逊俭朴,是“香山帮”的精神领袖。香山匠人分工非常细,各自在自己的领域精雕细琢,精益求精,600多年来以师徒、父子的方式传承技艺和精神。
文学艺术作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除了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之外,还具有教育作用。明代苏州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冯梦龙,是《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三言”的作者。冯梦龙以其通俗文学作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世人进行了教化,充分體现了文化作品“以文化人“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冯梦龙、多次引用冯梦龙著作名言。
三、中华传统美德传承途径的当代思考
随着时代变迁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风家训的意识有薄弱的趋势。公民道德建设和传统美德的传承仍然首先要依托家庭这个基本组织,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加强家风家训文化建设。例如苏州市开展了“咱家的家风故事”演讲比赛、家规家训书法创作展览、寻找苏州最美家庭等一系列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美德、社会公德。
当前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弱化德育的现象。德育教育中存在功利主义倾向,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倾向。要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不能唯分数论,应将德育教育放在育人的首要地位,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德育研究,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选择中华传统美德中相应的教育内容开展活动,教育形式重在契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重在提升道德践履能力。
在社会上,通过舆论宣传,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体之外,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式,宣传正能量,使中华传统美德的事迹广为人知,在全社会引起共鸣,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选拔与推广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以作品感染人,以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华谙棋.苏州府学的历史沿革与当代启示[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S2).
[2]王卫平,王莉.明清时期苏州家训研究[J].江汉论坛,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