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凤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美德是这历史长河中的—块瑰宝。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操、良好的民族礼仪的总和,蕴藏着前人无数智慧心血,是千百年来生活经验的浓缩,历经岁月的打磨,到了今天依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与光彩。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于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作用。
一、课堂教学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语文作为民族文化载体,民族传统美德必然体现其中。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体现民族传统美德的课文随处可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中,也有相对独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和课文内容,适时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可让学生接受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教育;《我不能失信》一文,通过宋庆龄诚实守信的故事让学生受到诚信培育……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要讲究方法,注重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性,让教育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灵。
1.通过肖像、动作、神态的词句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受到情感、情操、意志方面的熏陶,从而得到传统美德教育。如《金色的鱼钩》一课,通过对老班长神态、动作描写的分析,感受老班长先人后己、自我牺牲的精神,从而受到教育。
2.在概括中心思想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如《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在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时得到坚贞不屈的教育。
3.在诵读课文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许多课文,浸透了传统美德的内容,都是些感情充沛的文章,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受到传统美德的感染。
4.在作业布置中,选择带有传统美德内容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回答,从而受到传统美德教育。
二、在活动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传统美德修养,光靠语文课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内外活动中,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各种有针对性培育传统美德的活动,强化传统美德教育。现行教材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综合性学习”等活动,这些都是可利用的资源。教师还要选择一些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朗诵比赛等活动,贯穿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北京残奥会上,中国精心的准备为世人赞赏,教师可设计主题班会或征文比赛,让学生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那些身残志坚的残奥选手的拼搏精神,更可让学生得到意志坚强的熏陶。
此外,还可在课外阅读中延伸传统美德教育。教师要挑选一些健康的、能体现民族传统美德内容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让其在课外延伸中受到传统美德教育。
如果说传统美德是花,那么语文便是沃土,教师应该让语文这片沃土绽放传统美德之花。◆(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石阔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