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域下贫困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

2020-09-10 16:33杨火枚张智毅李阳
关键词:社会实践贫困生新工科

杨火枚 张智毅 李阳

摘  要: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基于“新工科”视野的角度考察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内容、形式和成效。调查发现,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丰富,主要以有偿校外社会实践为主;实践效果显著,如增强学生领导力、塑造崇高理想、提升服务能力等,但是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意义不够明确、活动专业性和思想性不强、形式单一、学校层面公益类实践活动较少等不足影响了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效度评价。因此,可以从强化主体意识、加强思想信念引领、社会实践基地化、协同育人等角度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研究机制,从而培养德学兼修的卓越工程师。

关键词:新工科;贫困生;社会实践;实效性

2017年2月以来,为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教育部提出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1]。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指出,“新工科”是以立德树人目标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和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调共享作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及创新性卓越工程人才[2]。从新工科提出的背景来看,其目标是要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型的人才,旨在为我国的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支撑。传统工科重“教”、轻“育”,培养的工程师偏重工具化、理性化,而新工科的“新”则两者并重,旨在培养工具理性及价值性一体的新型工程师[3]。围绕如何培养德学兼修的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学界在课程体系建立的理念和应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如何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分析、如何将工程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等都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如吴爱华等从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等五个方面对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进行了阐述[4],施晓秋等提出“四个融合”的新工科建设思路[5],李正良等则分析了新工科的专业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在规律[6];也有學者围绕如何对专业课和通识课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展开了探究,宋晓燕从新工科角度探讨低温生物医学的发展路径[7],吴琳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贯穿工程教育始终的路径进行分析[8]。这些研究都集中在对新工科内涵和对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进行研究,但是王沛民在论述工程教育时就指出其特性在于“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9],学生的实践能力、系统性思考能力和工程领导能力等综合性素质都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综上所述,目前没有发现从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社会实践机制层面角度对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人文情怀等综合素质进行探讨。

一、贫困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背景分析

2018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被增设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构建了“双体系”教育模式,包括产教融合的课程教育体系,该体系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此为“强筋骨”;还包括多维渗透的素质拓展体系,主要锤炼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情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为“铸灵气”。“双体系”模式的建立力求解决工程教育中存在的应用型人才的应用素质及创新素质不全等现实问题。该校地处粤西地区,贫困生比例较大,在“新工科”理念建设下,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社会实践类型有哪些?社会实践类型能否与“新工科”要求的应用型人才“铸灵气”契合?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满意度如何?鉴于此,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社会实践状况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并进行相关系统分析。

(二)调查方法及结果

本次调研通过问卷及访谈的形式进行。用问卷星共发放问卷《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实践调查问卷》700份,收回640份问卷,有效问卷622份,有效率88.57%。并对1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关于自己参加的勤工助学等社会活动是否满足新工科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教育目标等进行访谈。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如下:

1.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兴趣很高,几乎所有同学都参加过社会实践。其参加社会实践包括校内和校外两类,校内的社会实践主要以有偿勤工助学为主,即在学校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工作;也有小部分属于志愿服务类,如运动会、文艺表演、无偿献血、义务劳动、义务维修等。校外社会实践包括家教、派传单等各种有偿实践形式,也有参加社区义务宣讲团,如食品安全的推广、环境保护的宣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及关爱老人院和留守儿童的活动等。从有偿角度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倾向于参加校外的社会实践,受访学生表示校外的社会实践经济报酬更高,时间更加富有弹性。

2.社会实践的效果

(1)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的普遍提升

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同感比较高,如表2所示,过半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李拓宇把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能力分为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其中,实践性把实践动手能力单独罗列出来;在综合性方面,工程领导能力也被放到比较重要的位置[10]。从调查问卷分析得出,有32%的学生认为在社会实践中能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从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表示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能更好地塑造崇高品质、磨练意志,社会实践效果较好。

(2)有利于塑造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对美好生活和社会和谐的追求与向往,是个体世界观和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的最高准绳。如表3所示,79%的受访者认为在社会实践中能更好地了解国情、世情和党情,对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和道路等的了解都能更加深入,从而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追求真善美,能以高尚思想道德鞭策自己,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有利于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

如表4所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受访者表示社会实践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个人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奉献精神”和“促进个人更努力学习”。社会实践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枢纽,是增进与群众感情的纽带,在实践中能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确责任意识,产生精神动力,把自身价值追求与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相结合,从而更扎实地促进自身专业学习,锤炼品格,从而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由此看来,社会实践对于锤炼学生的良好品格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二、贫困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活动的目的意义不够明确

如表5所示,仍有13%的受访者对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基本不了解。这反映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够,组织部门的宣传动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调查显示,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呈现出低年级化倾向,大二、大三的贫困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志愿公益类等相关党建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大四的贫困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明显偏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社会实践的意义不够明确;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毕业生面临找工作和考研压力等。

(二)学校层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频率过低

如图1所示,受访者自发地参加有偿社会实践服务的频率较高,73.4%的人达到一周两到三次,但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参与学校层面组织的活动的频率为一月一次。

如表6所示,在参加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学生表示受过专业人员培训只有10%,而60%的同学受过非专业人员的培训,甚至还有30%没受过统一培训。

受访者表示,学校统一组织的志愿公益类社会实践活动更有利于他们塑造高尚的品格及了解党情、国情和世情,因为学校统一组织的志愿公益类社会实践会安排统一组织和培训。而自发性有偿社会实践能为贫困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考虑经济因素所占比重较大,过于注重个体利益,导致其在工作中无法投入过多情感,不利于学生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培养。

(三)活动的思想性、专业性不够强

多数贫困生参加校外有偿实践活动的首要动机是解决经济问题,从事的很多岗位缺乏技术含量,和所学专业联系不够密切,思想性也不够明显,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各学校应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与当地共建支部,学校可以增加科技教育相关岗位给贫困生进行轮岗,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在解决学生经济问题的同时,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服務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

如表7所示,有3%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本身不存在明显不足。影响活动时效性的原因主要有“活动参与人数和覆盖面窄”“活动内容不能与专业结合”“没有从学生的需求角度设计活动”和“活动形式陈旧重复缺乏创新性”。说明贫困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突破时效性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应该将专业与实践相融合,避免低水平重复,使项目达到最优化。

三、贫困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

(一)做好宣传动员,强化主体意识

从调研结果看,超过一半的贫困生在活动前并不十分了解活动主旨。因此,各级组织承办的相关活动要做好事前宣传动员,阐明活动意义,在平常教学中也应将“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渗透宣传给每一位学生,提高思想认识。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对新型工程师人才的培养要以结果导向教育理念(OBE)为指导,以学生个人发展为中心,增强活动的时效性,在活动前对贫困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让贫困生参与到活动策划、组织、宣传的整个过程,强化其参与实践活动的主体意识,增强贫困生实际活动效果。

(二)加强理想信念的引领,学做结合

由于贫困生参加校外有偿性社会实践的比重较高,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帮其厘清利益关系和权责关系,有偿社会实践也可以锤炼品质,在自己从事的岗位中做好本职工作,体现大学生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意识,将实践培训贯穿全过程,让贫困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正向价值理念,增强“四个自信”。

(三)校地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有着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学校可以加强创新创业老师对贫困生的引导与培训,引导他们深入了解、调研和分析群众需求,将社会需要和大学生成长有机结合,对服务的内容、对象和方式明确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专业优势,对实践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形成实践品牌。同时,整合学校资源,优化老项目、创建新项目、形成“项目链”,供学生按需参加。

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党建项目。如茂名地区可以与“好心文化”基地进行共建,建立长效实践基地。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实践基地负责安排学生的具体社会实践,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实践中引领学生夯实政治素质和人文情怀,培养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一体的新型工程师。

四、结语

美国工程院发布的2020年新型工程师的素质包括:优秀的分析、实践、创造、沟通、领导能力,商业和管理知识,专业素养,道德水准及终身学习的意识。[11]从对未来工程师核心要素的描述中进一步看出,实践是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途径。在培养德学兼修的卓越工程型人才过程中,要把德育教育和实践教育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建设新工科 服务新经济[EB/OL].(2017-02-23)[2019-11-19].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702/t20170223_297121.html.

[2]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3]项聪.培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兼备的工程师——兼论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6):51-56.

[4]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郝杰.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

[5]施晓秋,赵燕,李校堃.融合、开放、自适应的地方院校新工科体系建设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4):10-15.

[6]李正良,廖瑞金,董凌燕.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2):20-24+51.

[7]宋晓燕,宋作,刘宝林,王欣,宋丹萍.工科背景下低温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J].低温与超导,2018(02):61-64.

[8]吴琳,何欢欢.“新工科”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61-63.

[9]王沛民,顾建民,刘伟民.工程教育基础[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10]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6):17-23.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贫困生新工科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