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捂月子”到“月子中心”,“月子”一词的意涵已随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发生改变。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澎湃新闻和界面新闻为例分析“月子”一词的话语演变及其演变动因,并借此审视生育女性的社会地位。研究表明,“月子”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修辞充斥在媒介话语中,而生育女性的主体经验及诉求未在“月子”相关报道的话语中呈现。
关键词:社会性别;生育女性;话语分析;“月子”;话语演变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051-02
一、选题依据
“月子”是产妇从分娩结束到身体恢复至孕前状态所经历的时间段。分娩后的产妇在一个月内往往不能出家门、洗澡、洗头、刷牙,不少地方还限定产妇不能吃水果、蔬菜等,这被称为“坐月子”,在医学上则被称为“产褥期”。在我国,“坐月子”的历史由来已久,它不但是传统文化给予生育女性的一套产后健康信念与实践,还是非常重要的家庭事件。[1]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二孩政策”的开放,“月子会所”“月嫂”等与“月子”有关的场所和职业不断增多,“月子”在作为传统习俗的代名词被强调的同时,也成为诸多场所、职业和生活方式的定语。
如今,互联网技术主导下的网络空间被视作赋权女性的重要场域,但不能忽视的是,其中充斥着蕴含既有社会文化内涵的图像、文字等符号,其所提供的意义在经验和象征两个维度上与既有的社会文化相呼应。在这个层面上,网络空间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的文化产品,[2]社会性别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网络空间中常常成为被复制和强化的对象。近年来,与“月子”有关的新闻议题不断在网络中呈现,如媒体报道中充斥着“月子会所吸金”“月嫂月入三万”“XX明星是这样坐月子的”,这类报道使“月子”由传统文化转换为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形成一种“坐月子”的示范效应。
本文从性别视角出发,以澎湃新闻和界面新闻为目标媒介,对其报道中的“月子”进行话语分析,审视当下的社会性别文化。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问题
本选题的目标媒体为澎湃新闻和界面新闻。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主打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2017年10月28日,澎湃新闻荣获“2017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界面新闻则是澎湃新闻的“兄弟姐妹”,也来自中国第一大报业集团——上海报业,是新一代的财经商业新闻网站。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发挥着现代文化引领作用,媒介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必将内含其文化特征及文化发展方向。所以,研究澎湃新闻和界面新闻对“月子”的报道,能够窥见在高度现代化的城市文化中,性别文化如何被媒介组织、呈现,其背后动因如何。
本研究聚焦以下问题:
第一,在媒体报道中,“月子”从传统习俗到消费修辞的转变蕴含了怎样的性别文化?第二,媒体不同时间段对“月子”的议程设置是否呈现明显区别,这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性别文化?第三,“月子”话语演变的动因是什么?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挖掘新闻报道中“月子”话语的建构机制,审视当下媒体及社会文化的性别偏见。具体包括:议程设置分析和话语策略分析。议程设置部分包括议题数量及议题角度设置;话语策略部分包括话语风格和话语修辞的使用。
(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在界面新闻和澎湃新闻的网页搜索栏中输入“月子”,获取研究所需的目标文本,通过人工定性阅读,剔除无关报道及重复报道,可获取有效报道共70篇。其中,“月子”报道最早出现于2014年6月,最近一篇报道为2018年4月,因此,本研究所获取目标文本的时间跨度为2014年6月至2018年4月。“全面二孩”政策于2015年10月推行,该时间点被囊括在内,研究中,笔者将该时间点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参照加以分析。
四、关于“月子”报道的话语分析
(一)宏观的议程设置分析
1.议题数量设置。我国于2015年10月提出“全面二孩”政策,不仅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动力和前景,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媒体而言,新出台的政策往往意味着新的报道焦点。笔者以2015年10月为时间节点,对澎湃新闻和界面新闻每年推出的“月子”报道进行数量统计。经统计,2014~2015年10月,相关报道数量为10篇;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相关报道数量为10篇,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相关报道数量为29篇,2017年10月~2018年4月,相关报道数量为21篇。
观察以上数据不难发现,二孩政策实施前后一年的“月子”报道数量基本持平,即2014年~2015年10月的报道数量和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的报道数量相平,“月子”报道明显增加发生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2017年10月之后,報道密度继续增加,仅6个月时间,报道数量就占到2017年的72%。为何“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年之后,即2016年10月开始,“月子”的报道数量明显增加?
根据2016年11月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参加的某论坛的说法,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预计超过1750万,这意味着“全面二孩”政策第一年出生人口增加为100万左右。而根据人口时钟,实际数据大大低于此前预期:在2016年12月31日的直属卫计委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官网的首页上,人口时钟显示2016年出生人口的总量为1618万人,低于2015年的1655万。此外,根据全国妇联的最新调查,民众生育二孩的意愿并不强烈,有53.3%的受访家庭不想生育第二个孩子,而在城市,这一比例超过60%。[3]
低于预期的生育数量和并不强烈的生育意愿并不是对国家政策的正向反馈,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通过议程设置,能够发挥构建“拟态环境”的功能,即“媒体不能告诉人们怎么想,但却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异常成功”。当媒介营造出层出不穷的“月子”话题并予以充分曝光时,人们通过接触媒介信息意识到“孕产妇正在增加”,这将成为人们改变生育意愿的动力,进而发生国家政策期待的行为。
由此,在国家政策的语境中,2016年10月以来报道数量的增加实际是对“二孩政策”推出一年低于预期的回应。在这一过程中,媒介是国家政策的推行者,间接扮演着鼓励生育的角色。同时,亦不能忽视“二孩政策”推行后,2016年分娩量的增加导致“坐月子”成为社会切实关注的现实。根据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数据,2016年上半年分娩量为15489人,比上年同期上升30%,这使传统习俗“月子”成为人们关心的生活议题,媒介由此增加相关议题的呈现。
2.议题角度设置。通过人工定性阅读,笔者将2014年~2018年关于“月子”的报道分为3类:商业与消费类、传统与现代类、政策类。需要说明的是,一篇报道所涉及的主题往往不止一个,本研究中,笔者将报道最凸显的主题确定为该报道的主题。
其中,商业与消费类报道共36篇,占报道总量的51%;传统与现代类报道共25篇,占报道总量的36%;政策类报道共9篇,占报道总量的13%。
商业与消费类报道通常被归入“社会民生”及“创投报道”或“财经上下游”的栏目,如《二胎来了,月子经济也来了》(界面新闻·社会民生)《中国孕妇带旺美国生育旅游:平均每年花费约10亿美元》(澎湃新闻·财经上下游)。
传统与现代类报道通常被归入“生活方式”“国民健康”“社会民生”栏目,如《别让月子里这些“坑妈”的禁忌坑了你》(界面新闻·生活方式)《昆凌又上热搜啦,明星们越生越瘦,原来是这样坐月子的》(界面新闻·生活方式)《辟谣|夏天坐月子也要捂?坐月子要绕过那些坑?》(澎湃新闻·身体)《上海产妇“捂月子”身亡:酷暑不开空调还盖棉被》(界面新闻·社会民生)。
政策类报道通常被归入“社会民生”和“中国政库”栏目,如《法制日报:国家明确陪产假,爸爸们有假难休还是不愿休?》(澎湃新闻·中国政库)《9月起全国4000家“月子中心”将实施统一标准》(界面新闻·社会民生)。
从以上各议题角度设置的报道数量来看,“月子”类报道中,超过一半报道被纳入商业与消费类主题,传统与现代类报道次之,政策类报道居末。可见,媒体在呈现“月子”相关的报道时,更多地将其与消费文化联系,即月子被列入消费的一环。相应地,生育女性被视作、培养为消费者。传统与现代类报道强调“坐月子”的生活方式,直接关系到女性健康;政策类报道则作为一种保障生育女性生活适应的方式,被置于末尾。因此,依照议题设置的数量,媒体在议题设置过程中未将生育女性视作“月子”相关报道议题的主体,更未呈现生育女性的声音及主体经验。反之,将其与政治经济相勾连,使其作为客体存在于新闻报道中。这一点将在下列微观话语结构分析中进一步印证。
(二)微观的话语策略分析
1.话语风格:“月子”作为“传统与科学”框架之下的生活方式。话语风格,是说话者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话语形式中进行的选择,不同话语形式表达的语义是一致的,但放置在不同语境下所表达的情态含义会有所区分。[4]
在相关的“月子”报道中,祈使句的使用是报道的一大风格。仅标题就可体现,如《别让月子里这些“坑妈”的禁忌坑了你》。在这种话语风格中,生育女性被预设为遵从或即将遵从旧习俗的人群,因此被教导、被指责、被命令。潜在的话语逻辑为生育女性和传统“坐月子”的旧习俗画上了等号,将生育女性愚昧化、低智化,这也是对生育女性的污名化。
此外,使用祈使语气亦建立在“科学与传统”的对立框架之中,以科学为绝对正确的出发点,为生育女性提出产后恢复建议。一方面,报道以现代医学理念纠正传统“月子”中无益身体健康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报道以现代生活理念为参照,为生育女性提供当下医学语境内的身体恢复方式。此类报道的出现与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不无关系。在2016年印发的《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到,妇幼健康保障工程为建设任务之一。此类报道与增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的目标相一致,通过倡导更科学的产后恢复方式,为“全面二孩”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但不容忽视的是,以“科学与传统”为框架建构媒介报道话语便忽视了女性个体的主体经验,女性话语因此被隐没。
可见,在祈使的话语风格中,“月子”或被视作纯粹的旧习俗被摒弃,或被视作改进的现代生活方式被推崇。无论哪种,其始终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科学与传统”中游移,而生育女性作为“月子”的亲历者,不被关注。
2.话语修辞:“月子”作为消费主义的修辞。话语修辞作为媒介主体统治全文议程设置的主轴,有效地将宏观主题选择、议程设置和微观语言结构结合起来,以夸张、暗喻、对比等修辞行为,内省化读者集体意识形态中对报道事件、报道对象的模式化特征。[4]
综观本研究所涉及的新闻报道,显要的修辞使用集中在消费主义语境之下的话语中。如报道将“月子餐”形容为“商机”,以“顶级”修饰“月子中心”,嵌入“美国生育旅游”等话语,诚然,这是社会追求更高生育条件的体现,但同时,这也将“月子”作为消费生活的代名词,使之成为消费文化下“体验经济”的一环。这与当下中国的市场化背景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后,市场化作用在媒介性别话语中凸显,媒介迫于自负盈亏的压力,往往和市场及消费文化结成同盟,一方面按照消费的需求生产媒介内容,另一方面又通过媒介内容为受众生产消费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性别平等的媒介生产被置于次要位置,媒介甚至循着既有的性别层级为消费主义生产“温床”。
报道中的“高档月子会所”“赴美生子”便应和了这一语境。在这种话语修辞中,生育女性被视作“潜在消费者”,“月子”成为其在消费社会的外在标识,作为多数女性生命历程的一环,“月子”和女性被迫剥离。表面上,女性作为消费主义“体验经济”的体验者,被推上“主角”的地位,但这一“主角”实际上是媒介在消费主义主导下的产物,很大程度上是媒介制造了“主角”,制造的前提是将女性定义为“消费者”而非“女性”。
五、结语
在媒体报道中,从“捂月子”到“月子中心”,“月子”一词的含义已随“科学与传统”“消费主义”的语境发生演变,而不再单纯指涉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当“月子”作為一种生活方式被置于“科学与传统”的话语中时,生育女性或被视作传统愚昧习俗的等同物加以纠正,或被视作符合科学要求的现代人。这两种身份归属背后是生育女性作为生育主体的经验被隐没,她们被当作了规训的对象。当“月子”被作为一种消费修辞使用时,既体现出社会对生育条件的期待,又反映出市场化背景下,媒体将女性视作“潜在消费者”,过于强调其消费属性,忽视了女性的主体诉求。
因此,媒体需反思自身的话语建构方式,在报道中注重性别平等,让生育女性充分发声,让社会了解她们的诉求,这也是辅助“全面二孩”政策顺利实施的一个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起燕,陈烈平,Joanna Raven,张荣莲,杨闽燕.产妇月子行为和传统习惯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08(26):3744-3747.
[2] 都岚岚.赛博女性主义述评[J].妇女研究论丛,2008(05):63-68.
[3] 全面两孩一周年:多增约100万人 远低于预期[DB/ OL].第一财经日报,https://finance.qq.com/a/20170110/ 005250.htm,2017-01-10.
[4] 杨娜,吴鹏.基于语料库的媒介话语分析——以《纽约时报》对华妇女报道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2,34(09):48-58.
作者简介:武奋丰(1993—),女,山西吕梁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性别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