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强 高建平
摘要: 社会在进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随之不断发展,延伸范围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也因为地势的不同选用了高填方路基的方法。实际施工中,高填方路基也凸显出了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沉降变形预测与控制标准方面。建筑企业结合实际的情况,审视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找到施工中的优缺点,根据高填方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及时做出准确的预测,严格按照控制标准操作,提升整体的建筑质量,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关键词:高填方;沉降变形预测;控制标准;分析探究
一、前言
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公路这一基础建设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便利,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人们出行的安全。我国的部分公路施工中,受到地形起伏等因素限制,开始运用高填方路基的方式,以节约土地资源、避免了环境的破坏[1]。但是,高填方路基施工中经常出现沉降变形的情况,影响公路的质量,需要建筑企业合理运用先进的技术对其分析、计算,实施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证解决安全问题,提升施工水平。企业要根据施工地区的实际情况,将时间与空间结合,做好沉降变形的预测,保证了施工的质量,满足的人们的需求也提升了安全性。
二、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机理
建筑企业在公路施工中,地基受到工程基础荷载影响而产生内部的变形,随之出现沉降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基础沉降[2]。天然土壤的结构是众多的矿物质颗粒组成的,其中有许多的缝隙,也充满了水、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当土壤颗粒与水组合,加上颗粒之间有胶结物,而构成了土骨架。施工时,土体受到了外界荷载的作用,开始发生连锁的反应,首先天然土体系中水承受住一定的荷载,然后剩余的荷载则被土骨架分担。在荷载持续不断的作用下,孔隙间体积逐渐变小、土颗粒开始重新排列,导致整体的骨架开始错动不稳,出现了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的情况。
此外,土壤中部分黏性土的厚度大,水开始渗出,孔隙间的水压逐渐降低,不断在土层结构的内部传递,形成了不稳定性[3]。土体结构受力为后,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主要是体现在形状、体积这两方面。其中,形状变形是指土体结构承受了剪应力,当超过其所能接受的最大限度时,整体结构开始崩塌,严重损坏。体积变形是土体结构受到了正应力,使体积被压迫而变小,但不會损坏到整体的结构。实际施工中,沉降量较大说明土体容易被压缩,同时,荷载小,那么沉降情况就不明显。
三、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预测
基于对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机理的了解,建筑企业要根据施工路段的实际情况及工作环节进行合理的分析,做到全方位的预测,以提升项目的整体质量。
(一)施工路段监测点的合理设计
建筑企业在进行路基沉降变形预测时,需要在施工路段设立多个观测断面,保证了解整条线路所在的土体结构,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工作人员沿路纵向设置监测点,将分层标、地面沉降板等埋在路基中央[4]。此路段两侧的边坡应埋设分层沉降板,同时将水平位移边桩设置在路基坡处。在做好这些准备后,在建筑施工前后设立监测点,了解周围的环境,最后开始进行沉降量的预测,以保证得出准确数据,给企业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找到有效的处理办法。
(二)探究高填方路基沉降的特点
根据路基的沉降特点,建筑企业采用了与之相符的预测办法。高填方路基施工中,根据沉降的规律,企业发现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变形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施工中的荷载量给土体结构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使路基出现了沉降的情况,同时分层路基中的厚度大,那么沉降量也随之变大[5]。路基在施工受到持续的压力,加上原路基的影响,使沉降量不断变化,需要企业注意观察与预测。如果原路基是软土结构,那么沉降情况会更加明显,随着土体被压缩变形,那么离路基中线越近,沉降现象越严重。这时,两侧的沉降量虽然较小,但是在土质不均匀的路段中,土质软的区域变形也会明显。因为沉降量与土结构的密度等有着关系,那么,加强下层路基的压实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沉降速度,建筑企业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提升了路基的稳定与安全性。
(三)实施监测施工情况
建筑企业在施工时,将天然路基进行了换填,根据之前设置的地面沉降板的观测,得到了在不同高度时沉降变形的数据[6]。企业根据施工的要求,结合变化的沉降量,通过观测留意沉降速度是否在每晚1.0 cm这个范围内。路基两侧边坡的分层沉降板也开始了不断的变化,企业以此为依据了解到了此路段的分层沉降数据。分层沉降板的变化下,建筑企业得到了土体纵向的沉降量,以预测施工时可能出现的变形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与处理措施。土体断面皮脚的水平位移柱可以完成相应的监测工作,以得到坡角的水平位移速度(如图1所示),看此数值是否小于0.5 cm/昼夜。通过实时的监测,如果每天的水平位移速度超过了这个规定的数值,那么必段停止施工[7]。在预测时,建筑企业对于埋设的设备等,都要做到初始数值的记录,每一个施工环节完成后,都要进行监测,直到整个工程的完成。在施工中,如果遇到了特殊原因而停止施工,那么每3天对沉降板进行一次监测,保证数据的连续性,以提升后期施工的质量。
四、高填方路基沉降控制标准分析
(一)规范天然地基处理标准
施工时,建筑企业除了要对沉降变形进行预测之外,还要严格按照沉降进行相应的操作与处理,才能保证高填方路基的整体质量。在对天然路基进行处理时,要根据土体的结构,选用合理的办法,尤其是软土地,要特别注意。天然土体在处理后,企业要对其强度、稳定性、变形现象等方面进行检测,同时注意与水结合后的情况,保证满足沉降标准[8]。实际处理中,建筑企业会遇到不同情况的路段,就应选用最恰当的处理方法,例如,要考虑到地区的气候、环境、地质条件、施工材料、设备等。根据多方面的分析,建筑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运用表层处理法,控制施工时变形的情况,有利于提升土体的抗滑能力,保证了施工的稳定性。沉降控制的办法中,还有固结排水、凝固、反压护道等多种方法,需要企业根据施工与土体的情况进行选择,提升高填方路基的质量。
(二)压实度与填料的控制标准
压实度这一方面,建筑企业根据公路的承载力及其强度来操作,同时还要结合施工的进程与速度,才能符合沉降控制标准。建筑企业在进行分层施工时,对前一层进行压实(如图2所示),然后待其强度、深度满足了标准后,再开始叠加第二层,做到逐层操作。对每一层都要进行压实处理,建筑企业要注意每个环节的操作,使其强度过到控制标准,提升施工的水平与质量。压实度有所保证,建筑高度增加时,也能有效的控制沉降量,保证了高填方路基的稳定性,满足了人们对安全的需求。建筑企业在控制压实度时,对于分层施工的填料属性、密度、含水量等都要有一个彻底的了解,选用在标准范围内的材料。建筑企业填料的选择上要严格按照沉降变形控制标准操作。在进行填料的选择时,要提前做相应的实验,例如,液限、击实、承载等,保证其能满足建筑的需求,减少沉降情况的发生,提升施工的质量[9]。建筑企业要优先选用CBR值较高的填料,同时要求其中的碎石量要达到50%左右,施工要注意均匀。建筑企业要严格把关,避免使沼泽土、生活或建筑垃圾进行填充,而且当液限超过40%、塑性超过25的填料也不能使用。
(三)路基施工程序的标准分析
实际施工中,建筑企业要根据对沉降情况的监测,选用多样化的办法计算出为相应的总沉降量,例如,系统分析、地基参数反演、曲线拟合等。在这些科学的测算方法下,建筑企业结合施工要求等内容,得出了工程完结全的沉降量。为了保证高填方路基的稳定性,根据相关规定,建筑企业要在施工完成后,将桥头堤沉降量控制在10 cm以内,长路段在30 cm內等。但是,对于部分路基沉降量进行监测与计算时,可能出现数据的误差等情况,降低了准确性。
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要根据实际沉降的情况,控制分层施工等环节的速度,例如,柔性路面基层的处理中,应做到三个月内沉降度不超过5 mm/d。施工中,建筑企业要做到上下行车道的半幅施工,保证另一侧车辆的正常通行,也可以选用全幅的方式,但是要在路侧布设临时通道。建筑企业要根据填料位置、稀疏程度等,设计好车辆的形式与路线,避免施工荷载对路基上层的扰动。
五、结束语
建筑企业高填方路基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土体持续受到荷载作用而出现沉降与变形的情况,使公路的安全与稳定性下降。面对这种情况,建筑企业开始重视沉降变形的预测工作,对施工路段的土壤、环境等做了详细的勘察、分析,结合工程要求,得出沉降量的准确数据。建筑企业以此为依据,注意观察每一个施工环节中的沉降量情况,严格按照控制标准,以保证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提升了安全性,促进了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董发俊,彭振辉,张社荣,杜晓喻,尚超.小间距偏压隧道地表及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及控制[J].交通世界, 2018(32):107-109+112.
[2]徐清风.高速铁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 2018(04):115-116.
[3]夏祥山,刘宇.高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07):121-123.
[4]金纯,徐帮树,杨来华,连艳武.高填方填筑质量控制指标与影响因素研究[J].土工基础, 2018,32(01):31-34.
[5]尹懂懂.高原湿陷性黄土地区冲沟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 2017,36(35):109-110.
[6]杨东发.城市道路排水深基坑开挖周边构筑物沉降变形的控制[J].四川水泥, 2017(11):315-317.
[7]禹宁.沈阳(王家沟)至铁岭(杏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高填方路基控制沉降的技术分析和处理措施[J].北方交通, 2017(04):90-92.
[8]步艳洁,刘红艳,万志辉.基于灰色理论的黄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预测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35(05):328-331+343.
[9]万志辉,刘红艳,步艳洁.基于灰色理论的黄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预测研究[J].路基工程, 2015(04):1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