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
〔摘要〕 知识产权对于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日益明显。目前,山西积极出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公共政策,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为此要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发挥专利制度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施商标战略,促进产业品牌化发展;把握地理标志特点,振兴乡村经济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 知识产权;转型发展;创新生态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442(2020)03-0098-04
创新是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指出,要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山西省按照“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坚持高质量创造、聚焦高标准保护、深化高水平运用,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探索,为知识产权助力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了地方经验。
一、新时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經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知识产权保护“两个最”的重要论述,赋予了知识产权工作新的时代内涵,明确了知识产权新的功能定位,进一步阐明了知识产权与产权制度、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关系。
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和保护创新,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市场经济下重要的法律制度。对于国家,知识产权是制度竞争、国力竞争的重要领域;对于企业,知识产权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对于个人,知识产权是保障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谁就可以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直接影响着核心竞争力。当今科技和经济发达的国家无一不是知识产权强国,他们的知识产权拥有量、科技与经济的发达程度同样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经历了法律制度初创、战略纲要实施和强国建设启动等重要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作出了一系列知识产权的重大部署,开启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征程。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用事实一再证明了其在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探索及成效
近年来,山西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值得总结借鉴的经验。
(一)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全省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专利、商标申请授权态势稳中有升。2008年以来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量和商标有效注册量分别增长了约4倍、6倍、9倍和10倍;2020年上半年,全省发明专利申请4 502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4.2%;发明专利授权1 262件,较去年同期增长3.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7件,较去年底提高0.23件;商标注册量20 493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198 650件。
(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
山西省委提出“创新为上”,进一步明确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围绕知识产权山西省先后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政策。2020年8月印发的《山西省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从完善法规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基础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目标是到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有效发挥。这是新时代做好山西省知识产权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三)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进一步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山西省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实现历史性重构,在省、市、县三级实现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的集中统一管理。2020年太原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大同黄花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太原理工大学获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等,这些管理机构的优化完善都为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
三、当前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山西省经济发展处于结构调整、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要跨越这个“关口”,就要激发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但作为有效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还存在数量少、规模小、质量不高等问题,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一)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升
一是专利数量少,特别是发明专利数量在全国占比很低。2020年上半年,全国发明专利申请68.3万件,发明专利授权21.7万件,山西省占全国比重不足1%。全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3件,山西省只有4.07件。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省的差距也很明显。2020年上半年安徽省专利申请量为92 48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9 845件),湖北省60 62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9 087件),山西省17 70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 502件),处于中部六省之末。二是专利质量不高。中国专利奖组织评奖到2020年已是第22期,山西省从未有过金奖或银奖。山西省知识产权综合指数全国排名第27位,专利综合指数排名第28位(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和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年全国专利实力状况报告》)。
(二)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能力还有待提高
知识产权战略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之一。山西省从企业到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还没有开展商标战略及品牌化升级、专利质量提升及专利产业化运用等知识产权战略的系统研究,导致山西省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能力普遍较弱。一方面,不能充分运用商标树立产品或服务的良好声誉和信誉,不能将产品的品质和性能优势、服务的质量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更不能为产品开拓、占领、巩固市场服务。另一方面,不能系统开展专利预警、布局、导航等工作,在专利创新方面与业内先进企业差距较大。
(三)知识产权意识还有待提高
首先,有不少企业没有长远规划,自己的产品质量虽好,但不重视商标注册,培育自我品牌,一味地追求攀大企业、贴牌生产、用他人销售渠道以谋求眼前利益。其次,一些企业专利管理意识模糊,企业整体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规范能力不足。再次,部分地区区域品牌意识淡漠,没有将地方经济特别是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纳入地理标志规范管理中形成规模化产业。
(四)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对高价值专利的评价、引导、支持还不够。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信息咨询、产业分析、规划发展、金融服务等方面业务能力不足。特别是专利代理机构最基本的专利撰写质量相对不高。目前,山西省一些大企业的重要发明专利很多是聘请北京代理机构撰写。
四、保护知识产权助力山西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
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提出,聚焦“六新”率先突破,要围绕“六新”建生态,围绕创新链,打造产业链,完善供应链,配置要素链,健全制度链,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创新生态。知识产权作为产权化的创新成果,是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把握和运用好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为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因此,要把知识产权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从促进知识产权发展,提升知识产权质量、优化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政策等入手,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加快形成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各环节协调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破除制约知识产权发展的障碍,提高知识产权治理能力,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为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为促进山西经济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首先,要不斷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和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严保护”力度。一要紧密结合当前山西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山西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战略规划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推进《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出台,多措并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二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措施,破解权利人“举证难”、审理“周期长”、侵权“赔偿低”问题,将重点监管与信用监管相结合,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展会、电商和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正当权益,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法治权威。
其次,要建立知识产权“快保护”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一要构建集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工作机制。同时要立足山西新能源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两个重点产业,推进中国(山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创建。二要健全社会共治多元解决纠纷机制。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专业仲裁到行业联盟、社会服务等,提升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效率。加强华北五省市区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推进跨省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案件线索移送、调查执行协助、联合执法保护、结果互认互享。
(二)发挥专利制度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打造转型发展新动力
专利制度的本质就是激励创新,促进科技进步。一要抓政策落实。用足用好发明专利资助、项目资助和专利奖励资金,为发明创造之火添加精神和物质的利益之油,让创新潜力有效激发。二要抓创新转化。建强用好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基地的研发力量,充分发挥专利制度作用,培植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使其转化为新产品、培育成新业态,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三要抓专利运营。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以核心专利为主,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专利集群优势,赢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收益,让创新动力竞相迸发。四要抓产业发展。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预警产业专利风险,引导产业专利布局,推进重点产业的联合创造、集成管理、协同运用和自律保护,打造转型发展竞争新优势。五要抓专利保护。通过依法保护专利权,保护专利发明人、专利权人、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他人智力劳动成果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建成适应高质量转型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流创新生态。
(三)运用商标战略,促进产业品牌化发展,打造转型发展新形象
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科技,更需要商标这个具有开拓市场、创造价值的知识产权。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商标已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程度上商标代表着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和整体形象。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商标,使商标价值最大化,也是促进产品增值、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一要抓商标意识,提高企业自主创建产品商标,树立为自己生产、为自己创牌、为自己谋划未来,而不是为他人代工的长远发展意识,夯实自主竞争力的基础。二要抓商标注册,依法保护企业商标权益,避免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商标遭抢注而蒙受巨大损失,保证产品竞争力的稳定性。三要抓品牌建设,用质量、技术、文化、信誉、宣传、时间积淀和创建良好的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培育消费者的忠诚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四要抓商标战略。以主商标的主要商品和服务发展为核心推动付商标产品和附加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发展格局,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五要抓商标保护,坚决打击商标侵权、假冒等严重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巩固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把握地理标志特点,振兴乡村经济,打造转型发展新优势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而产业兴旺的一条必经之路就是品牌建设。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更依赖于地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因此,其品牌建设更适宜依托地理标志,把分散的生产和产品集中在一个地理标志下管理和宣传,将乡村经济发展特点浓缩入地理标志,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增值提效。一要抓生态,突出产品自然禀赋和区域优势,集中做强现代种养业,做精乡土特色产业,突出“原汁原味”的特色农业。二要抓创意,附加当地自然特点与人文内涵,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优化乡村休闲游,发展“有滋有味”的乡村旅游业。三要抓情感,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乡村信息产业,宣传“就是这味”的乡村经济,用地理标志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乡村经济做“特”做“优”,推动以山西杂粮、山西药茶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精细化、特色化、功能化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内、外贸产业延伸,打造转型发展新优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必须以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坚决贯彻新时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决策,准确把握新时代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有新举措,在知识产权运用上有新成效,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上有新业绩,以实干和实绩引领山西知识产权事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蹚出一条知识产权助力山西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乘势而上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0-05-13(01).
〔2〕习近平在山西考察工作时强调 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N〕.人民日报,2017-06-24(0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奋勇前进 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在太原召开〔N〕.山西日报,2020-06-30(01).
〔5〕楼阳生.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J〕.求是,2020(11):38-44.
〔6〕樓阳生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 推进守正创新 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汇聚强大力量〔N〕.山西日报,2020-03-18(01).
〔7〕刘玉勉.知识产权助力创新发展的地方实践与探索——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20(05):10-13.
〔8〕刘 斐,慕军营.借助知识产权区域资源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J〕.河南科技,2020(09):21-23.
责任编辑 董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