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薄荷、当归、百合都长什么样子吗?你知道苏叶、青黛、文竹都有什么功效吗?你知道茯苓、白芍、麦冬都是怎么来的吗?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该文件是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发布的第一个有关中医药方面的文件,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将中医药文化传承好、发展好、使用好,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郑州市中原区新街坊小学的董钧钧将中医药文化与研学实践进行了有效结合,由她组织研发的《小小中药郎》课程也获得了郑州市教育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等奖。
一、新型教育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从孩子的视角来看,肯定是更直观性和感官性更强的东西好,这样的东西他们会更感兴趣一点”,董钧钧说道。PDC项目是面向未来的一项教育改革,也是新街坊小学正在推行的新型教育形式,《小小中药郎》课程的研发就是基于PDC项目完成的。PDC项目由Project(项目)、Driven(驱动)、Creation(生成)这三部分构成,PDC教育通过用项目来驱动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实践和体验、思维和意识,通过驱动生成学生的经验与技能、素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
2018年,新街坊小学加入北京呼家楼小学联盟校,学习、借鉴北京呼家楼小学PDC教育改革的创新经验,PDC项目凭借项目群育人方式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回归自然,体验社会,培养面向未来的生存和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刚开始尝试做研究的阶段,董钧钧和崔平老师从只有两个孩子的小团队开始做起,让孩子们自己做规划,比如要去哪儿?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途中要设计什么样的项目?这就是最简单的实验项目。
“我们后来推行了一个大项目是关于地铁的,比如引导学生观察地铁里的基本设施是什么?工作人员是如何工作的?这个项目就涉及我们整个年级共4个班”,董钧钧介绍说。
二、《小小中药郎》课程的研发
“因为我本身对养生很感兴趣,所以就想做一个关于养生的课程,但是把脉、针灸、推拿这类中医疗法讲究特别多,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更加直观的东西,所以我就想到可以做有关中药的课程”,董钧钧认为,中药是能够看得见、摸得著的,它可以降低孩子的认知程度,让孩子能够普遍接受。即便找到了研学的角度,但在课程的设计上也让几位研学参与者绞尽脑汁,“这个课程是我和胡校长、高老师一起研发的,在研学课程开始前我们先组织进行了一个启蒙阶段,我和高老师分别准备了银耳百合粥和当归人参汤这两种药膳,先让孩子们品尝,随后再让孩子们辨别药膳里都有什么药材,有了这样一个启蒙阶段来铺垫才可以去做研学,这也是一个准备的阶段。”
研学课程《小小中药郎》共分为三部分,一共组织学生去到三个地点来进行研学活动。
第一站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的标本馆,记载着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如何看病、如何用小秤砣给中药称重等知识,了解古人的医药器具,了解矿石、植物等中药成分……除此之外,在参观结束后,通过购买药植箱的方式,让孩子们慢慢去学习种植中草药,每名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实时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我们选择中药一般看三点,耐旱、好活、周期短,这样才便于孩子们观察”,董钧钧如是说。
第二站去到的是郑州中医院。如果说中医药大学是前期的基础知识了解工作的话,中医院就是学习中医药文化最不可或缺的一步,孩子们可以通过参观揭开医院药房的神秘面纱,来一场抓药、煎药之旅,通过零距离接触中药材,去感受中医药文化。在中医院,孩子们可以看到被制成药的蜈蚣,摸到被处理过的奇形怪状的药材,还能了解到浓缩机对于煎制中药的作用,从而更直观地认识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神奇魅力。
成品药从哪里来?为了引导孩子们弄清这个问题,研学第三站来到了太龙药业。从了解太龙药业的企业文化,到参观制药罐装厂,孩子们对成品药制作罐装到封装打包整个流程框架有了充分的认识,不仅能让他们从中学到中药的相关知识,还能让他们体会到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成就。
除了三条主要线路之外,《小小中药郎》课程还设置了许多衍生性的实践活动,比如以草药为原料,制作各种各样的扎染手工制品;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缝制荞麦枕、制作药材香囊,以此改善亲子关系;研制中药饮品,把药饮名称、用料多少、制作步骤都列成表格进行研究,还可以对饮品进行归类、起名,“像适合妈妈喝的,我们就给它起名叫‘女神之吻’,解酒护肝的叫‘久酒爸依’,适合经常看电脑的人饮用的叫‘华为之友’,适合清洁工饮用的饮品,我们给它起名叫‘清道夫子’……总之,所取的名字都很贴近它的实际运用。”
三、任何课程的研发,都需要详细的规划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设计需要付出很多心血,董钧钧认为,从课程提出到落地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需要社会资源的整合、团队的分工合作、组织规划、家长支持和规则意识等几个方面的通力合作。
任何课程的研发都需要详细的规划,只要敢于去想、去坚持,朝着一个方向把它做下去,就会有很多的项目可以做,“就拿我自己来说,作为一名老师,我总是在想这么几个问题,我能带给家长什么?我能带给孩子什么?我能带给同事什么?我能带给这个学校什么?”
本学期,董钧钧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研发了新的PDC项目课程,以悦动心情为主旋律的课间活动研究项目,通过研究让孩子学会有趣的课间游戏活动,通过课间活动既愉悦了心情又锻炼了身体,还能解决课间疯跑打闹的学生安全的问题。研发者通过反思《小小中药郎》课程的不足之处,来研发更加完善的课程,随后在全校推行。“原来老师是站在讲台上,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老师需要带着孩子玩,玩知识、玩能力、去体验、去学习,我觉得这很重要”,董钧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