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东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处,去结合生活化教学的特点,从而让学生在三个方面强化学习。一是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兴趣去学习,让其学习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先联系起来,然后再去讲解。二是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在实验中加深理解,因为实验其实也是生活实际的理想化版本,学生只是没有认真和细致地观察过这些现象,通过实验让学生再次审视。三是深化学生的知识学习,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完全理解和消化掉。
关键字: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现阶段,初中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过程,而对于物理,学生是初学者,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对很多知识难以理解,我们教师应该利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接纳和学习物理知识。其中,生活化教学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无疑是最好的方法。生活化教学的含义是将课堂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相结合。基于此,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这里探讨一下物理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生产力。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那么教师讲课就如同对牛弹琴。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和课堂上所讲过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毕竟物理是一门以生活中实际物体的运动加以观察和研究规律得出来结论的学科,所以应用于生活中简直是易如反掌。
例如,在教“功和机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将这一部分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几乎所有的人在生活中都要用到机械去工作,学生更不是例外,哪怕是最简单的圆规、修正带,里边也是有机械元件构成。因此,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去思考生活中的其他的机械,學生在生活中能够找到很多具有机械运动的物体,这自然是对于机械有了一个广泛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对于机械很有兴趣,还能够自己制造出一些小型机械。通过这样的方式,有了兴趣后便有了探究的动力。本来他们只知道机械的运动会发生什么现象、有什么作用,但是他们不知道机械是怎么进行运动的,所以这时候我们教师就要为学生去细致化地分解这些机械运动。学生在理解了机械的这一部分的原理之后,我们要继续使学生产生兴趣。既然机械是可以运动的,那么他们运动会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这时候就可以引出功的概念,让学生知道机械最后能够输出多少功,用白话来讲就是有些机械能够很快、很迅速且承受重量很大的状况下进行工作,而有些机械不能支持过大的重量,所以这时候我们将这些白话抽象化为物理术语:功,这时候我们为学生再去讲解功就会让学生在理解方面轻松很多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实验理解
中学生对直观实验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大大超出了对抽象文字材料的理解记忆能力。这是因为实验所产生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一是很有吸引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去认真观察,二是实验时间非常短,学生们可能只见过几次甚至一次,所以能够长时间的停留在学生脑海里。并且实验是肉眼可见的,发生了什么就是什么,和课本上的文字完全不同,课本上的文字真实性是容易引起学生质疑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和器械去让学生实际感受,真正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
例如,在“光”这一章时,我会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要预习。因为光讲起来,没有那么形象,但是学生经常能够在生活中发现光的一些现象,例如就拿镜子来讲,学生经常拿着镜子晃着玩,它可以映出物体的影像,且它可以反射光线,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就能感受到的。由于实验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是因为在课堂实验的仪器不容易搬弄,二是因为光线和环境的问题,许多物理现象无法清晰的表现给学生。所以学生通过电脑和手机,上网搜索光的折射现象的一些小视频,可以对新知识有一定了解。在上课之前他们就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和自己搜索的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具有了兴趣,我在上课的时候,通过联合多媒体的方式,去讲解光的折射、反射、传播的原理,再让学生去实验室结合教材上对实验的要求,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去理解光这种神奇的物质是如何形成各种现象和颜色的。之后在做题和考试的时候学生也能够回忆起大致内容进行联想,这样大大增加了学习效率。
三、深化知识印象
学生经过多年的教育,各个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这些量各有所不同,有的学生以往的学习中不踏实、不认真,导致基础知识不是非常牢固,而有些学生的基础知识非常的多,甚至对于课外和即将要学的知识也略知一二。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的一点就是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将基础知识的印象进行深化。使基础差的学生达到平均水平,使水平好的学生通过巩固和复习知识,记忆和印象能够更加深刻,从而使自身成绩更加优异。
例如,在讲“电与磁”的时候,我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一味灌输,更是要结合考试的考点和题的难点进行深度讲解,去让学生深化知识的印象。因为电路是初中物理中占分比最高和学习起来最难的一部分,所以我在每个小节讲解完知识之后,都会结合考题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做题。让学生对于每个类型的题都能够有着解题思路的印象。我们都知道中考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会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来简化题目,让学生透过问题看本质,让学生能够在我的引领下去理解每道题的特点和难点。例如电路题,首先是如何入手,先找准电源位置,观察是否短路和断路,将简化后的草图画在草稿纸上,之后分清串联和并联,最后再通过套公式计算所需要算出的数值,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学生哪怕是在上课的时候不是理解的很好,但是在做题中也能够对于知识有了非常好的理解,同时我会用一张简单的电路图引导学生。学生能够被我的这种思路吸引,而不是一味地死搬硬套。学生既明确了思考问题的思路,也巩固了这种解题方法的印象,这样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之后的考试中见到类似题轻松上手。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于知识更加感兴趣,有了兴趣以后再去学习知识会事半功倍。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时不时地深化学生的知识,让他们的知识变得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陈鲁闽.生活点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J].亚太教育,2016(08)
[2]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
山西长治屯留区第三中学校 山西长治 0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