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红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信息技术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在众多信息技术应用中,“微电影”是最独特的一个,因为它的外在表现形式给人一种过于娱乐的感觉。而事实上,当我们开始认真研究“微电影”,并一层一层解开它神秘的面纱后发现,它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下面本文将对“微电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 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電影”;教学应用探究
一、认识“微电影”
微电影是随网络媒体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新事物,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媒体的时代,每一个普通民众都能便捷、低成本的参与到媒介传播上来。微电影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微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短, 内容短小但却不乏丰富,那么到底多短时长的电影才能算是微电影呢?从专业影视制作的角度来看,时长在 30 分钟左右的电影就可以被成为微电影,但受观赏环境和观赏者状态的影响,有些微电影的时长会短于 30 分钟,最短可达到几分钟,所以我们按照播放时长,又将微电影分成 mini 微电影和 middle 微电影,middle 微电影的时长一般在 20-40 分钟,mini 微电影的时长在 5-20 分钟。如果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观看微电影,我们可以选择播放时长在 5-20 分钟的 mini 微电影,这样比较符合教学实际。
二、“微电影”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几个方面
(一)关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情境教学是老师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好处自然不必多说。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我们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较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内容,体验情感。从内容创设和之制作的角度看,人设环境无论再怎样细致逼真,也无法与专业的影视剧相媲美, 所以我们认为,在探寻“微电影”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方式的过程中,“情境创设”可被看成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融合点。比如在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我们就可以用“微电影”来替代角色扮演。
(二)关于多元思想的引导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经常会引导学生站在作者或文中主人公的角度看“事情”的发展,要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文中的各种角色。从教学效果上看,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悉心指点下都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能够从多种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并对每一个角色做出较客观的评价。但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同身受的能力,考虑到并不是所有题材的文章和全部教学内容都适合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因此,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影视作品,并组织大家一同观赏就显得非常必要。
(三)对教学切入点的调整
很多时候,当我们在分析一件事情,或者解析某一篇文章时,都是会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进行深入,虽然我们也明白从不同角度出发看问题,也许能得到不同的答案,但受时间限制,课堂教学无法从所有角度深入展开。因此,为了满足学生的愿望,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需要借助某种具有时效性的工具来辅助教学,比如我们正在探讨的“微电影”。前面讲过,微电影的播放时长一般在 30 分钟左右,即便是 mini 微电影也要 5-20 分钟,这对于只有 45 分钟的初中课堂教学来说时间有点长。我们可以在教学前将准备播放给学生看的一些重要片段剪辑出来,然后拼接成一个视频组,这样就不会占用太多教学时间了,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切入点的选择。
三、“微电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当我们准备将“微电影”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时,除了要找好融合点,还要选择好链接视角,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杨修之死》这篇文章。从名字上可以看出, 这篇文章与《三国演义》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老师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提取,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尝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评价文中主人公杨修了。比如: 聪明的杨修为什么会被自己的主人曹操杀害呢?为什么有人认为杨修的死是一种必然呢?通过观看不同类型和出处的“微电影”,我们又该如何去评价曹操呢?为什么大家对曹操的态度褒贬不一呢?
关于“微电影”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我们更多要从“电影”内容所透露出的信息出发来展开教学,而不是仅仅对画面的欣赏。语文教学主要由阅读、朗诵和写作构成,无论是哪种内容的教学,“微电影”对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探寻事物真实性、升华情感精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微电影”属于信息技术范畴,即便我们不去刻意强调它所发挥出的重要性和建立与之相还是应的学习气氛,学生也能够迅速适应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老师需要把握好对相关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微电影”与教材内容充分联系在一起,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唐雪 . 微电影 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试将 PBL 教学模式引入语文课堂 [J]. 读写算 ,2019(32):187.
[2]张敏 . 微电影讲故事的方法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J]. 学园 ,2018,11(27):124-125.
[3]刘兴华. 微电影, 让微习作稍“微”美丽[J]. 新作文( 语文教学研究 ),2017(02):34.
桂林市柘木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