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愉快 李维卫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复合型人才最明显的特点之一便是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在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合理的引导,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可以开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所以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 教师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从有限的办法来解决无限的问题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在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针对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引言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科学性、探究性的学科,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去学习,并且增加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在探索题目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拒绝题海战术,从而让学生有精力去探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对数学学科有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一、科学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在教师教学期间,教师一定要通过科学的引导,让学生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可以高效的配合教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传统的教学课堂以教师的单方面讲述为主,把课堂的主体作为教师。而现在应当转变为课堂主体,把更多的时间和活动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来对课本上的公式, 概念进行自我推导,这样不仅会加深学生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以及掌握,还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运用知识时能够游刃有余。并且在学生自我推导过程中还会通过其他的隐藏条件来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种自我成就感,可以让学生更加爱上数学,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1]。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三,第三章概率时, 教师在上课前先将随机事件的概率以及古典概率的概念进行介绍,并且举例说明。然后教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每组讨论生活中的古典概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结果展示,会让学生在老师的肯定中获得成就感,并且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当中。在思考古典概率类型的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授人以渔
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与其他阶段的教学方式不同,高中数学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只有学生真正的掌握和理解了数学概念或公式,才能在实际做题中运用得到,否则硬搬硬套的方法不仅会影响做题的正确率,而且会束缚学生的数学思维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上課时教师应当通过板书把概念和公式进行进一步的推导,通过一步步的推导让学生知道公式的由来,并且还能让学生明白公式的重点部分以及如何运用。对于公式的重难点,教师应当反复讲解,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并且要求学生在纸上同步进行推倒,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解题时有正确的解题思路,保证做题的准确率以及思维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学生必须要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由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较长并且有两种形式,学生如果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无法准确的解决多变的题目。所以教师通过板书细致的把两种板书来进行推导,让学生明白前后过程,明白 an,n - 1 或 n+1 的含义,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准确找出 n 所对应的数值。只有学生熟练地运用了基本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才能对基础有所创新,可以从更为巧妙的角度来进行解题,也方便为接下来的等比数列的学习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数学思想培养
高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所以就要注重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够自主的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并解决问题 [2]。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不同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转化的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分类整合的思想以及正难则反的思想。通过这些思想的培养,学生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会迅速的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认知程度,培养较高的数学素养。
例如,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它体现了化整为零, 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使用它的关键是要化整为零,在局部讨论降低试题的难度。常见的题型有(1)由数学运算引起的讨论,比如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一个正数还是负数的问题。(2)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条件引起的讨论,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应用引起了讨论。(3) 由数学概念引起的讨论,如实数、有理数、绝对值、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概念的分类讨论。(4)由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如直角、钝角、锐角三角形中的相关问题引起的讨论。(5)有某些字母系数对方程的影响造成的分类讨论如二次函数中字母系数对图像的影响,二次项系数对图像开口方向的影响,一次项系数对顶点坐标的影响以及常数项对结局的影响等。
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科学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注重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琳 . 浅谈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 , 2019, 658(02):64.
[2]陈慧琴 .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 2020, 000(006):25-26.
华亭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