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创新创业视域下高校学生就业职业指导

2020-09-10 03:23朱利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9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高校学生创新创业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中,各行各业亟需创新型新鲜血液的注入。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 各行各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需对此引起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会,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科技、网络智能等多种渠道创新教学手段,构建创新创业型专业指导模式。本文将基于创新创业视域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展开,首先就相关概念进行基本阐述,接着就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现状及开展创新创业型就业指导教学的重要性展开,最后具体阐释创新创业视域下高校开展就业指导的幾点策略。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学生;职业指导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也随之愈发繁荣,这其中少不了创新型力量驱动的功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的观点。基于此,各高等院校纷纷改革本校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一大教学方向,为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助力。

1.高校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学基本概述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较于这些国家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慢,因此,我国在推行该教育时可以结合本国学生特色有效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模式。

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课堂传授创业相关知识为主;然后是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以实践教学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过程中的各项综合能力;最后是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注重学生内心精神世界的塑造,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责任意识。经过这样的长期发展后,最终形成了课堂围绕专业理论教育、校企合作提供实践平台、开展各类创业竞赛与项目的三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而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包含了“创新”与“创业”两个方面。就实践来看,“创业”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指个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企业成立、成长,甚至包括企业内创业等多种形式;狭义的创业指个人通过努力获取商业机会,从而建立一个全新的企业,实现企业从无到有, 确保利润最优的过程。无论是基于哪种创业的定义,高校在展开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学时,都应培养学生创业意识,锻炼其创新能力。因为,创新创业是基于企业运营过程中某个方面或是某几个方面而展开的创业活动,其中创新是手段与基本特质,创业是目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确保创业更加顺利的进行。现阶段,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部分教学模式,将其本地化。

2.高校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高等院校缺乏完善的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理念从提出至今,普及年限不太长,众多高校仍处于探索实践中,课程体系并不是很完善。部分高校里由于领导人决策、领导层面认知或其他外部因素等问题,并未将创新创业教学列入大学生必修课程中,而是以选修课、讲座、课外活动等形式呈现,导致学生就业意识淡薄,甚至对未来没有任何计划与期望。

目前,各高等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学工作规划各不相同, 无论是教学目标与要求,还是课时规划于教学安排等,多可以看出各校对于创新创业教学侧重点不尽相同。部分院校更加注重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与产品创意思维的培养,部分院校更加注重对于产品创意启发性思维以及创业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培养,还有部分院校更加注重对于产品研发与利润经营的培养。面对复杂多样,不成体系的教学体系,缺乏相应的专业指导做支撑,只能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来完善,大大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2.2教师缺乏相关创业经验,对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前文提及创新创业课程暂没有系统专业的培训体系做参考,各教学体系仍处于试行阶段。因此,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以前,会在本校将相关专业任课教师集中进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培训,以便教师能在教学中运用相关理论启发学生。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创新创业课程指导教师是由大学生辅导员或是思政课教师来担任,这些教师由于长期从教或一毕业便留校任职,缺乏相关的创业经验,教师在教学中仅利用深奥枯燥的理论很难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很难给予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更深层次的指导,导致课堂教学停留在浅层次,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就业问题。部分教师运用传统的就业指导理念进行教学,其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方向与现阶段就业实况有一定的出入,导致教学与实际情况脱节,并未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许多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这门课程的重视度大打折扣,甚至影响到其对就业的正确认识,不利于其进入社会后正确的择业与工作。

2.3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失

部分院校在教学指导工作中狭隘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创业技能与技巧的培训,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入了教育误区,不利于教学的有序开展。部分高校由于缺乏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视,简单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便是培养优秀企业家, 便将该课程纳入了就业指导,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进行简单教学。部分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过分注重分数与排名, 利用各种活动——如各类“挑战杯”与创业大赛等——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经验,然而过分功利化的追逐,忽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培育,也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

上述种种现象均是由于高校缺乏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正确科学认知导致的。由于有关管理层的理解偏差,导致管理部分在落实与实施的过程中漫不经心,教师大而空洞地讲解,学生浅尝辄止地学习,整个创新创业课程流于形式, 并未得到确切的落实,不利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顺利解决。

2.4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有待改善

由于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所以相关机制还不够完善,各方面给予就业指导的支持质量较低,导致教学环境差,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与顺利就业。

首先,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时,由于认知不足或是理解偏差导致政策解读与落实不够具体,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在落实国家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相关举措时,由于需要经过多方协调,所以部分政策或措施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其次,部分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够明确,加上课程设置、课时规划等问题,导致教学落实存在一定问题, 影响了教学的有序开展。

最后,部分家长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相对稳定的“铁饭碗”工作更加适合学生今后的发展,工作也会相对顺利,不必吃太多苦,因此对于学生創业并不看好。部分学生会受到家长观念的影响,打消了自己的创业热情。

3.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就业职业指导教学的重要性

3.1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人们不必再去做一些具有难度或对身体有所伤害的工作,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对于劳动者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加上天灾人祸的影响,导致 2020 年各行各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市场的不稳定性导致各行业为更好地在艰难的环境下生存, 便日益提升了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高校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如果仅仅具备简单的劳动技能是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为更好的发挥大学生的天然优势, 在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其创业专业知识储备,革新落后的就业思想,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观念, 使其在今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还能一定程度上起到带动全民创业的作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为更多的毕业生提供了可就业的岗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运用到专业知识、专业应用技能、组织管理技巧、团队高效合作等方面的知识来增强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由此可见,创新创业能力是对自我价值以及综合素质的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会调动自身主观积极性,不断丰富自己的技能,完善自身的人格, 以最佳的状态去迎接工作。

为有效解决现阶段市场上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还应为学生提供专业平台,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在毕业时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3.3顺应教育改革与国家发展的需要

首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符合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素质教育推行多年,为促进教育的改革与深化,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能力,使其真正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事业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其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那么其发展潜力是无穷的。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为国家为市场输送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需要。

4.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就业职业指导教学的具体策略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推进,近几年大学生创业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就当前实践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创业已失败告终。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的原因在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学生对于市场形势不够了解,或是缺乏相应的创业技能与创新精神,导致其错失商机。因此,基于创新创业视域下开展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极为重要。

4.1统一思想,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鉴于目前创新创业教学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解读各不一样,导致教学秩序混乱,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亟需吸取其他学校或是国外部分学校优秀的教学经验,达成内部教学理念的统一,为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当教学思想集中统一后, 校领导再组织教师共同研讨,确定本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4.1.1坚持“创业”与“专业”的结合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学校应注意结合各个专业的特色展开,基于共同教育的背景下,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鉴于目前许多大学的专业课程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加上部分学校并未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所以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可以从本专业知识出发,选择性带入创新创业知识,或是以专业知识为背景开展相应的活动,推动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发展, 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的有效结合,使学生的创业根植于专业。

4.1.2确定“实训—研发—创新创业”一体的教学体系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仅讲授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实践调研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展开,进行经济结构深度剖析,加深学生对于经济结构以及相关产业的了解,便于学生自己在研发项目时,明确自己的创业方向,提升创业的成功率。因此,建立一条从基础实训课程出发,在实践过程中进行项目创新创业研发的教学体系是极为必要的。

4.1.3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培训教材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结合本专业学生特色选取或编写适用的教材,以此来完善教学体系。比如,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选取教材时除涉及到相关经济学知识外,还需加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素材;对于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选取教材时还需涉及到相关经济学基础知识,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知识,以此来有针对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基础能力。

4.2提高专业师资水平,开拓新的教学模式

由于创新创业教学理念在高等院校的推行时间较短,目前缺乏可供参考的成功教学案例,也未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 加上教师队伍人数较少,专业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大学创新创业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现阶段组建一批专业的教师队伍已是当务之急。

4.2.1强化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为教学积累素材

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是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专业的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自身专业技能,调动多方面的知识从多个角度逐渐深入讲解知识,最大化展示教学的魅力,使学生深受感染,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因此,为促进创新创业教学的高效开展,学校亟需组织各专业教师进修国际前沿的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再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将创新创业教学地方化,促进国内创新创业教学的更新与发展。

此外,教师还应掌握经济、管理、心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通过不断拓展知识边界,促进教育多元化发展,为新的教学模式积累素材,提供更多的思路。

4.2.2聘请专业人员,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为了解决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问题,学校需立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为本,深入了解其兴趣与特长,开展实用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传统的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不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开展新时代创新创业教学时,学校可以先在专业内展开调研,确实了解学生实际需求, 聘请优秀企业家、创业投资家或成功创业的大学生,以讲座或故事分享会的形式,使学生与创业前辈们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将创业前辈的直接经验分享给学生,增加学生创新创业的间接经验,对于市场与企业更加了解。

4.2.3积累创新创业经验,完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通常会将知识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相结合,再利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与消化。因此,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首先需要自己吃透知识,并且具备相应的经验,才能够灵活运用自身专业技能实现知識的转化。基于此,高校应定期与相关企业接洽,为教师提供深入一线,学习创业知识与管理经验的机会,丰富教师的直接经验,有利于教师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创业与教学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4.3多种形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创新创业意识

4.3.1以勤工助学为纽带,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

为减轻部分大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许多学校开始推行勤工俭学,使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企业实践中,为其毕业后更好地就业奠定基础。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地不断推进,近些年部分学校开始推行勤工助学项目,即学校拿出部分资金赞助科研型的项目,促使学生创建助学型科研公司,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同时,提升了其创新创业的动力。学生在还未毕业的情况下便开始了创业,在实际创业过程中,体验到创业的艰辛,感受创新创业的喜悦,培养其勇于承担各项风险的责任意识。

4.3.2教学中注重团队的力量,进行头脑风暴

创新创业并不是靠一己之力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力量极其重要。一个人的思维是有边界的,而众人的思维是能够碰撞更多智慧的火花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团队活动的建设,多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群策群力,通过头脑风暴,集百家所长,以获取更多的灵感。实践证明,许多创意与创新思维都是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出来的, 如果当事人能够在一瞬间抓获灵感,便能产生创新性的思路。

4.3.3借助思维导图发散思维,激发创新能力

思维导图作为近些年兴起的新型教学手段,将其运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中来可以辅助学生多角度发散思维,对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当学生确定一个项目主题后,便可以以该项目主题为核心词汇向外扩散自己的研究内容,再将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团队建设等作为二级词汇进行延伸,最终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导图过程中,通过左右脑思维的有效结合,能够将自身思维可视化,激发更多的灵感,对其创造性的培养也有极大的帮助。

4.4学校为学生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需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实际就业需求,实地考察学生的真实心理,注重教学的实用性,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人才空缺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学校可以在建设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为更加完善教学体系提供宝贵经验。

4.4.1建立全真模拟基地

一切的想法不能落到实处得以验证只能沦为空谈。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在高校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带动了学校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完善。部分院校虽然还未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但是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创新创业的实训室或校内实训基地,这其中有少部分学校投入力度较大,望能成立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旨在充分挖掘本校有潜力有意向的学生,让其入驻基地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并在研究项目与激发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得到更多专业化的指导。

在建立实训基地时,学校可以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 给予相应的建设意见,通过环境的打造最真实的还原企业氛围。当大学生身处其中进行创新创业体验时,可以得到最真切的感受,最大化激发自身的创新创业潜能,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予以改正,为更好地进入工作做准备。与此同时,在学校给予的众多资源的扶持下,大学生更加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以最大的动力朝着目标前进, 感受创新创业过程中的种种艰辛,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4.4.2增强校企合作

在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中,校企合作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由于大学生长期处于学校学习,对于社会接触较少,有限的认知也都来源于网络或书本,导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学实践中如果仅靠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的讲授,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阻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实践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走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 体会企业创办与经营的过程,促进自身主观经验的积累,为自己今后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开阔的思路。

除部分企业外,学校还可以与社会机构、相关部门进行合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拓展创新创业阵地。部分学校会利用暑期时间向学生公布合作方校外平台的实践工作机会,在校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对于各类企业开展调研,深入到一线,全面且真实的了解验证课堂所学的创新创业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技能,学会与团队和谐相处,共同完成同一个工作任务的经验,为回归课堂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此外,学生在暑期实践中积累的困惑还可以利用开学后的学习时间,在进一步学习中去寻求答案,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创新创业思路,为自己未来工作更好地发展做准备。

4.4.3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类校园文化活动

创新创业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与优秀的创新精神才能够持之以恒地朝着目标奔进。因此,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有趣且充满挑战的各类创新创业类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还能在活动过程中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近些年受到各大院校师生的广泛欢迎,在校文化活动建设中积极引进了创新创业类文化赛事,营造了校园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部分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于比赛压力下充分发挥了个人潜能,将课堂所学运用其中,增强了自身对于创新创业的兴趣。还有部分学生于赛事中灵光一闪研发出较优质的项目,不仅增强了自身的专业自信心,还为其今后的發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学校甚至可以将这些优质的项目做进一步推广,使更多的人看到这类优质项目,实现创意共享,给更多的大学生带去创新的灵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视域下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学是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创业精神等多方面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不容忽视学校的指挥作用,在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专业师资队伍的前提下,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其创新创业意识, 最后再为其提供一线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锻炼,促进大学未来更好的发展,确保其创业成功率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魏晴 . 创业视域下高校学生就业职业指导 [J]. 大陆桥视野,2018(02):200.

[2]洪春华 . 创新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刍议 [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0(2):35-37.

[3]田蕾 .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 [J]. 领导科学论坛,2018(3):61-63.

[4]郭慧,邓良志,常晶晶,罗雪榕,彭宁东 . 试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 [J]. 现代职业教育,2018(19):222.

[5]徐治然 .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策略简析 [J]. 青年与社会,2019(8):290-291.

[6]王岩,陈嘉明 .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 [J]. 新丝路:中旬,2019(1):19.

[7]德国明 .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7):22-23.

[8]王德华,周玉霞 .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研究——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6):42-46+66.

作者简介:朱利,女(1981.03),汉族,四川省成都市, 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

四川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高校学生创新创业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如何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