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冬云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德育的渗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有敏锐的眼光和深刻的思想,探索语文教育中蕴含的德育教育理念,挖掘教科书中的德育材料,找到最佳的教育切入点,落实学科思政,引导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学科思政
引言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确保学生获得重要的知识内容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这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课程的设置使高中语文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本文依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探讨如何将德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以学科思政的方式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一、提高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准确解读文本的思政意义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时,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自身解读文本的能力,是做好学科德育渗透的关键。解读文本,需要教师有广泛的知识面, 还要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定位文本价值,以科学明确的教学内容来提高课堂效益。语文课堂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提升上。在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和智力教育必须统一。我们可以配以与课文相适应的情感介绍资料,大声朗读以营造一种氛围, 使学生可以在营造氛围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获得更加真实和深刻的体验。例如,当老师向学生教授《师说》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思想,然后再发散他们的思维, 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只在乎门第,不在意文采,看不起教师的社会环境是非常糟糕的。它使学生意识到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强了学生尊重老师的思想道德意识, 促进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熟知学生状态,提高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高中生难免会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一些的不良思想。自私、虚荣、追星和崇拜金钱的思想在学生思想中的比重变得越来越高。有些学生可以举办大型的生日派对去挥霍,互相比较,却不想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使用特定的文章来进行德育教育,重新塑造人格。例如,在关于《呐喊》的讲解时, 教师可以针对一些不追求生活,缺乏目标,对国家重大事件不感兴趣的学生,向他们讲鲁迅先学习医学,后来追求文学, 用笔去唤醒国人的来经历,学生逐渐意识到他们以国为重, 坚持理想并为之努力。
三、推动以责立学,将爱国主义纳入语文教学全过程
我们生活的国家是一个大家庭。只有每个人都有爱国的心才能确保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和繁荣,只有每个人都有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实现祖国的伟大发展。自古以来,爱国主义一直是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爱国主义是我国人民的一种深切感情和美好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正是由于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才能继续推动历史发展,击退外国侵略者,实现科学技术和经济在现代世界中的迅速发展。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青年一代,尤其是我们内地西藏班(校)的学生必须担当起的责任。对于内地西藏班(校)的语文老师来说,加强对藏族学生的“五个认同”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责无旁贷。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关于祖国伟大的河流和山脉的文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生动的学习过程,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高尚情操。四、坚持正本清源,注重对学生道德意识的深刻性塑造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渗透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融入其意识形态中,并将其内化为价值观的关键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对建设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了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课本中某些人物的言行举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让学生进行解释或推理, 逐步发展辨别是非的能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例如,欧阳修《丰乐亭记》的主题反映为“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体现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稳定生活的重要保证。为了使今天的和平生活继续下去,有必要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大局。没有稳定与和平的社会形势,就不可能讨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注重情感体验,以真切的情感体悟提高德育渗透实效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情感教育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学生对文章中的真理,善良和美丽才能有更深刻的感受。在语文课堂教学及课外阅读辅导过程中,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国家、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学生不仅获得了特定的语文知识,而且在思想和道德上也受到了影响,并且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例如,学习屈原的《离骚》,学生能够在诗词中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通過学习《蜀道难》,学生可以感受到封建等级制下的正直品格和人格尊严。总之,通过文学的熏陶,可以使学生脱离低级趣味, 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自觉追求真理,善良与美丽,树立远大志向,并为此奋斗。
结论
简而言之,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如果我们内地西藏班(校)的语文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育教学的思政资源来促进和渗透德育工作,学生将逐渐发展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期待已久的生命拔节成长的声音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响起!
参考文献:
[1] 苏冰梅 . 做一个腹有诗书,灵魂有香气的人——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对德育的渗透作用之我见 [J]. 课外语文, 2018(18):193.
[2] 刘翠霞 . 浅谈高中语文德育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挖掘[J]. 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12).
[3]范玉萍 .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227.
[4]刘洁 .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J]. 学周刊,2017(33):65-66.
本文系 2020 年度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一类培育项目)巜内地西藏班(校)德育课程创新建设》(项目编号:2020JSQZ0133)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