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关德育教育的展开探讨

2020-09-10 03:23:47吴长清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9期
关键词:科学思维数学课堂爱国主义

吴长清

【摘要】学校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而小学生在课堂上度过的时间是最多的。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而数学是小学生学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德育教育如何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渗透便是一大重点难题。所谓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机融合就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合进去,使之潜移默化的融入学生的个体思维中。

【关键词】德育教育;数学课堂;科学思维;爱国主义;民族自信

在如今这个世界多极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的一大助力,每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文化自信, 更离不开人民的民族自信。我国领导人多次强调民族自信的重要性,鼓励人民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观念。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与义务将强化民族自信作为自身工作的一部分,民族自信体现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策略进行了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培养科学思维

培养科学的思维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正确的、科学的思维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思维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石,它对于学生认识这个世界和新的事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现在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都是非常注重形式从而忽略了对于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思维的渗透,学生也都仅仅是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并没有学到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思维,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会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的应用学来的知识,变成了“死读书读死书”的错误学习模式,学生的德育教育根本没有办法正常开展,所以培养科学思维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课堂中我主张将科学的思维带入课堂教学,以讲课的方式将科学思维融入数学知识点中传递给学生。

例如,在教授“观察物体(三)”这一课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培养科学思维,我要求学生自己亲手去折叠立方体,在折叠好的立方体上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面进行观察,并且画出三视图。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都非常的积极主动,可见他们大多都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充分的理解了所学知识,更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了科学思维,培养了科学思维。课后我发现学生更喜欢使用科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我感觉很欣慰,这对于他们的德育教育起着很大的帮助。

二、强化民族自信

如今,外来民族文化传入我国,我国新一代学子深受其影响,忽略了我国的民族文化,这是一种民族不自信的表现。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更不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知强化民族自信的重要性,也應将民族自信不断给学生强化吸收。

例如,在教授“鸡兔同笼”这一知识点时,学生纷纷表示这个知识点难以理解,学习起来十分困难,我以古人的解题思想与现代的解题思想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讲授了这一问题。学生很快便理解了鸡兔同笼这一难题的解题关键并对于古时候的学者可以想到这么困难的问题并以巧妙的方式解决表示十分惊叹,我借此机会向学生强调了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强大,告诉学生我们要充分了解我国民族文化并为我国民族文化骄傲。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强化了民族的自信。

三、宣扬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和宣传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而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于教书育人,教书是基础,育人是根本。现如今,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爱国主义精神需要新一代学生的继承和发展。我国的德育教育离不开对爱国主义的弘扬,爱国主义可以说是我国德育教育的核心,培养好爱国主义才可以让德育教育顺利的进行下去。在教学中我亦是把爱国主义的弘扬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了一起。

例如,在教授“位置与方向”时,以中国地图为例,在课前圈出了中国革命圣地西柏坡,还有红军长征的全部路线, 北京天安门广场等地区。课上给学生一边讲授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向要素,一边讲授各个地区的红色革命故事,讲授革命先辈的光辉历史,宣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当今社会的和平安定是我们的先辈们克服重重的困难之后才换来的,让学生知道如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来之不易, 爱国之情和对先辈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这些都是在对爱国主义的弘扬,都是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弘扬爱国主义在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选择在授课中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课堂,潜移默化的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其正确的德育观。

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和个人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骄傲,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和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之一。尤其是小学生,学生在小学阶段心智尚未成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如何引导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课题之一,值得对此进行深刻的探讨。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对学生宣传爱国主义,强化民族自信,还需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最终达到德育教育与数学课堂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冯静 .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07)

[2]赵秀梅 .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途径 [J]. 科学大众 ,2007(08)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犀牛小学

猜你喜欢
科学思维数学课堂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创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40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计算机教育(2016年8期)2016-12-24 10:17:35
重视科学实验课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34期)2016-12-20 20:27:54
关于高中三年级的第二轮复习的思考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13:12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3:48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08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8:24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0:57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2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