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滴灌技术应用问题研究

2020-09-10 00:23:40肉孜·阿布都卡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麦种植新疆

肉孜·阿布都卡

摘要:小麦是新疆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通过节本增效、提高小麦种植效益有助于增加新疆农民收入,对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新疆地区水资源的问题,所以滴灌技术帮助缺少水资源的新疆农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于现存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最优化去解决,使得新疆农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疆;小麦种植;滴灌技术

一、小麦滴灌技术应用现状

当前阶段我国新疆地区所使用的小麦滴灌栽培技术是由3.6m播幅拖拉机牵引着24行小麦播种机,其中播种机分为两种:一种为五行小麦用一根毛管滴灌,播种机上带有5根这样的毛管;另一种是4行小麦被一根毛管滴灌,播种机上有6根这样的毛管。根据不同的地质、地形选择不同的毛管数量来布置,做到因地制宜。一般来说,大田1机5根,1管5行种植的形式最为适宜,对于盐碱地最好做到1机6管,1管4行的种植形式最为适宜。

二、小麦滴灌技术的优点

新疆小麦滴灌技术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就证明其具有显著的优点,是一种适合新疆地区农业发展的技术,其主要优点包括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节省肥料、种子等成本,节省机力和人工,最重要的是对新疆农业增产、增效发挥巨大的作用。首先,由于田间没有设置渠道和畦埂这就给地下管道输水到田间小麦根系土壤提供了有利条件,具有最大程度上减少渠道水分蒸发和渗漏的作用,可以将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从0.25提高到0.75,并且对渠道的占地面积也减少到了最小,提高了5%~7%土地有效利用率。其次,小麦的各个时期都需要肥料的补充,尤其是在小麦生育期及其需要氮肥的补充。此时让肥料随着滴灌的水滴施加到小麦的根系当中,由于这种施肥的方法使得小麦的根系吸收养分更加快捷,所以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且滴灌技术能够根据小麦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施加不同养分的肥料由于小麦滴灌栽培技术的简单高效高产的模式,节省了机械或人工开挖或修筑毛渠、在田间追肥或撒肥,机械喷药,化控和采收的机力以及人力,使得小麦种植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

三、小麦滴灌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以上谈到了新疆小麦滴灌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优点或者是其优势方面。但这项技术也存在许多问题等待去解决。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有滴灌小麦易倒伏和早衰、滴灌麦田间通風透光差、水肥配比不合理和施肥不平衡、缺少适合灌溉技术的小麦品种。由于滴灌小麦的根系生长在40cm左右的土壤中,与传统的灌溉小麦相比较来说其根系浅,导致其抗旱能力相对于灌溉小麦比较差。如果对于浇水施肥操作管理不当的话,在小麦生长的后期可能会出现早衰。由于滴灌小麦对于水分跟养料的吸收存在问题,所以导致小麦的籽粒会出现发育不良的现象。由于滴灌技术会使得小麦种植的土地利用率变大,所以很容易造成小麦种植过密的现象,与此所产生的问题就是小麦的透光性与通风性就会变差,从而影响到同化物的积累与分配,降低了小麦的品质,甚至会出现倒伏现象。虽然说滴灌水肥一体化对于传统的供肥方式,提高了小麦肥料的利用率,但是配比不合理的水肥以及不平衡的施肥现象仍然普遍地存在,也是困扰新疆小麦滴灌技术的一个重要难题。

四、滴灌小麦高产田技术要点

构建高水效“根-水-土”系统,提高小麦水分利用率。通过增加种子根数,发挥种子根深扎和持续吸收功能,充分利用深层土壤水肥资源。在技术上要求选用“两多、两快、两好、两抗”丰产品种,即种子根多,穗多;出苗快,灌浆快;繁茂性好,整齐性好;抗旱,抗干热风。适期、适量和精匀播种,做到以产定穗(一般形成100kg产量约需12万穗),以穗定苗,以苗定播量,适量协调。生育前期采用深耕、深松和耙压等方式增蓄和保墒,促进种子根发育和吸水能力的增强。

建立“光-穗-叶”高产群体结构系统,提高小麦光能利用率。通过控制冗余生长,减少无效或奢侈蒸腾(即控制群体(叶面积),抑制无效分蘖);维持和提高叶层光合活性(即叶片持绿性);发挥穗等非叶绿色器官的光合耐逆机能,最终使群体叶面积适宜,穗数多,穗叶比高,当产量达到10967.4kg/hm2时,在拔节期滴灌春小麦的群体茎蘖数量为775.2万茎/hm2,茎蘖成穗率为88.7%,孕穗期和籽粒形成期的LAI分别为7.83和6.22,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分别为4314.4粒/m2和224.2g/m2。要求滴灌小麦生育期滴水8~10次,滴水量5250~6750m3/hm2。结合生育期滴水滴施尿素450~525kg/hm2和磷酸二氢钾120~150kg/hm2。

提高收获指数。生育前期适度干旱可控制小麦茎叶生长,加快物质运转,有利于提高收获指数。选择收获指数高的小麦品种,尽可能增加花后物质积累比例,促进茎鞘贮藏物转运,控制前期耗水,增加孕穗后耗水比例,花前贡献率为19.86%,转运量和花后贡献率分别为3405.22kg/hm2和79.14%,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为7001.95kg/hm2,花后干物质贡献率为79.14%,产量可达到10967.4kg/hm2。说明滴灌条件下,通过提高春小麦的茎蘖成穗率,保持孕穗期适宜群体叶面积,并使其发展变化合理,提高粒叶比,促进花后物质生产和贮藏物运转,协调源库关系,可以实现节水高产。

五、结语

滴灌小麦高产纪录田的成功实践,提供了探索小麦高产潜力与突破途径的新思路和小麦栽培的新理念,即选用高产稳产品种,集成合理密植、滴灌技术、 宽窄行种植、水肥精量调控、培肥地力等关键技术,强化田间管理,挖掘良种、良法与光温资源的增产潜力,实现了滴灌小麦高产的突破。新疆小麦滴灌技术的应用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任何一项技术都是在逐渐完善的趋势中发展的,我们相信,随着国家对于农业越来越重视,新疆小麦滴灌技术也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新.新疆小麦滴灌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21):33-42.

[2]王克全,何新林,王振华.不同灌水处理对滴灌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节水灌溉,2017(9):41

猜你喜欢
小麦种植新疆
走进新疆
国画家(2022年2期)2022-04-13 09:07:46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环球人物(2021年8期)2021-05-06 08:00:43
滨海盐渍化土壤对冬小麦种植影响及对策措施
临沂市小麦种植优势及技术探析
农业与技术(2017年2期)2017-03-16 10:24:39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谈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未来英才(2016年19期)2017-01-04 17:08:56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研究
小麦种植化肥投入的环境成本估算
新疆多怪
丝绸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