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燕南 吕建国
摘要: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加快步伐融入其中势在必行。文章利用 SWOT 分析模型,以某干部教育培训学院为例,从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四个方面对其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嵌入科学有效的内控信息化管理模块;搭建数据共享服务中心、促进业财融合;构建决策支持平台,助力决策管理智能化;借助“智慧校园”共享接口,实现“智慧”银院互联支付体系;积极拓展财务信息化平台功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财务人员转型共计六条“智慧校园”背景下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思路建议。
关键词:智慧校园;财务信息化平台;财务管理;内控 业财融合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运行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智慧校园”时代的到来对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通过整合学院信息资源,建立科学、规范、便捷的财务信息化平台,保障培训教学、科研等各项活动的高效运转,为领导、学员、教职工提供便捷、优质、个性化的服务,直接影响着“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一、基于SWOT的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影响因素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其财务信息化建设需紧密联系自身特点,同时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以某干部教育培训学院为例,利用SWOT 分析法综合分析其内部优劣势以及外部机遇与挑战,既能迎合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又能借鉴先进经验,从而得出思路建议。
(一)S(优势)——“智慧校园”计划的启动助推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培训领域发展提供了革新的依据,2019年启动的“智慧校園”建设成为了某干部教育培训学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应把握改革契机及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政策支持优势。
(二)W(劣势)——数据集成化程度低,“信息孤岛”
现象严重
业务部门各自建立独立的业务系统,如财务系统、培训管理系统、网络培训系统等,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业务系统之间标准不一,设计多样,导致数据无法实现实时共享,信息孤岛严重,同时,业务部门之间存在重复劳动,办事效率低下。
(三)O(机遇)——政府会计改革助力财务体系优化
2019年财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保驾护航,如政策修订、人员培训、软件配备等,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进程,事业单位抓住智能化时代的机遇,能够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准确性,实现内部控制流程化,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T(挑战)——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面临挑战
面对大数据在会计领域的深入应用,信息数据的安全隐患也给财务人员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是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如存储、传输等过程产生的安全隐患;二是会计人员对信息安全认识不够或者对加密操作重视不足,导致单位信息泄露;三是数据安全不受监管,会计信息在网络环境中存在被盗用或者恶意篡改的风险。
二、“智慧校园”背景下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思路建议
(一)嵌入科学有效的内控信息化管理模块
第一,基于业务层面构建六个通用业务模块,分别是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模块。以业务活动为出发点,通过审批流程的固化和各项规则、规范、制度的内嵌,减少人为操纵和失误的空间,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和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第二,构建财务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强化安全管理。全面评估关于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合同、建设项目等经济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不足及薄弱环节,明确风险防范重点,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操作指南。
(二)搭建数据共享服务中心,打通财务、业务信息壁垒,促进业财融合,共建事业单位命运共同体。
财务管理系统与学院内部其他系统的对接可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推进智慧校园下财务管理与教育培训、科研咨询、人事、资产管理、服务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起贯穿学院所有业务线与财务线的数据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信息数据的整合,打通信息传递互通壁垒,做到数据相互融通,为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数据资源,在协调资金、管理风险、分析报告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更好地体现财务管理对学院长久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同时对拓展学院管理范围,简化管理流程有积极作用(见图1)。
以教育培训系统对接为例,没有对接之前培训班收支结算等需要相关人员大量往返财务部门、培训部门等,预决算填报等活动都需要经过两个部门的审核,此外由于部门间信息的不对称,往往提高相关人员的时间成本,甚至导致培训班结算超期。另外,核对培训班收支情况任务量巨大且效率较低、数据不能实时查询等。对接后的系统,培训班信息和财务信息通过共享的服务器在财务管理系统和教育培训系统实时反馈,培训部门可在系统中完成预决算填报、查询培训班收入到账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利润情况等。通过系统互联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业务部门办事效率,真正体现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三)构建决策支持平台,助力决策管理智能化,为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第一,经费保障可视化。通过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大数据分析将零散的经费支出数据汇总,集成分析,以自动输出指标,趋势图形,表格等多种可视化的直观形式,及时主动的向管理决策层进行展现,以利于财务分析、辅助决策。经费保障可视化有利于加强财务管控,严格预算执行,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更智能化。
第二,决策支持智能化。增加辅助决策智能系统模块,研制财务分析的智能化分析系统。形成多部门、多系统联动的统一决策分析平台,方便领导了解学院财务状态,为精准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四)借助“智慧校园”共享接口,实现“智慧”银院互联支付体系
借助“智慧校园”的共享接口,不仅要实现“智慧”管
理,更要实现“智慧”银院互联系统等。通过财务系统与“网银”平台的有效衔接,将缴费平台进行分类管理,支持银联和微信、支付宝缴费等方式,实现银行直联收费、银行直联结算、银行直联对账及发票开具等业务。以学员缴费为例,银院互联可改变原有的缴费、查询到账、统计开票信息、开票等繁琐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
(五)积极拓展财务信息化平台功能,通过财务查询系统,提供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
智慧校园的核心理念即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为培训教学、科研、管理和学员生活提供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智慧校园统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将提供人性化服务作为核心任务之一。通过设置专项经费、部门经费、工资、科研经费、学员收费等查询系统实时监控财务运行情况。通过部门经费查询系统可以实时查询各部门经费使用情况;通过工资查询系统可以实时查询教职工收入情况;通过收费查询系统可以实时查询学员缴费情况等。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财务人员转型,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加强对领导、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培训,使其对信息化建设有更深的认识;另一方面,应帮助财务人员补齐短板,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更新观念,培养既熟练掌握信息化又精通财务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互联网 + 技术”的优势,助推财务人员由“核算型”转为“管理型”,使其发挥管理员、分析员、控制员而非记录员的作用,提升财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