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0-09-10 07:22:44宁小燕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小学数学课堂

宁小燕

摘要:数学作为一项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基础性学科,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对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对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同时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则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科学有序的教学开展,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但是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积极转变和创新教学方式,优化和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就成为了本文重点探究的对象。本文将从具体的教学实例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措施,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多令人可喜的成就,但就具体的课堂教学实际而言,仍是存在着部分的问题,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许多教师受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只要把小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完整的教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要知道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忽视学生能力发展,这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浮于表面,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的难度以及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等原因,许多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维持课堂纪律上,真正的教学知识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导致教师往往在教学课程内容是泛泛来讲,授课方式过于单一,板书授课仍是占据主流,学生的学习也只是将公式定义死记硬背,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后面更为复杂抽象的数学原理时,难以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

二、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有效性措施探讨

(一)创设趣味问题情境

数学学科本身就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单纯的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小学阶段学生本身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同时其注意力也难以长时间的集中,对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思考。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提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使学生可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主探索。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可以设置这一情境:明明每天早上8点开始上课,8:45下课,每节课之间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在三节课之后,到了11:30开始进入午餐时间,午餐一小时后开始午休。在设定提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明明知道三节课之后是午餐时间?他是看什么知道了8:00、11:30等这些时间?在有学生说出钟表、闹钟等工具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导入新课程的学习。并进一步询问学生是否会看闹钟?闹钟上面的数字、长针、短针都代表着什么?以循序渐进的问题来给学生的思维以引导,这样课程也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新时代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发挥其强大的交互性的特点,在教学准备活动中搜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为学生进行声文并茂的画面呈现,来给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充分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分数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益于学生的理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flash动画,为学生设计植树这一画面,然后根据动画来提出相关的问题。如果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部分志愿者在路边植树36棵,植完了三分之二,还剩下多少棵树没有植?让学生以直观的视觉体验来清晰的感知问题。通过这一方式給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劳动场景,帮助学生去细致而直观的感受数量的变化,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找到问题中的答案,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三)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样数学问题也来源于生活。基于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作为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不能将其进行割裂,而是应该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以及现有的生活经验来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亲切感,而更为积极的进行数学课程学习。例如在教学平均数这一课程时,要是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题目,如计算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通过这一方式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学生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需求等客观因素,创新优化自身教学方式方法,多方面共同努力,促进高校课堂构建。

参考文献:

[1]刘绪平.着眼于问题,应用于实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26).

[2]罗柱森.采用参与式教学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中应用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

广西桂平市木乐镇中心小学 537202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小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