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师角色定位,尝试新型阅读教学

2020-09-10 22:27方春庆
高考·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真心精心匠心

方春庆

摘 要:传统阅读课缺乏活力、个性、创新的原因固然多方面,但教师观念陈旧、思维固化可能是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我们思考借助于开展“整本书阅读”的锲机,尝试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要求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用“真心的先行者”“精心的策划者”“匠心的评价者”三个角色来定位自己,开发新型阅读课堂,走出一条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之路。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角色定位;真心;精心;匠心

我们在上完一节课走出课堂反思时,经常发现上没上这节课似乎没有本质性的区别;经常在听完一节所谓的公开课甚至示范后,发现这节课也似乎没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没有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也没有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阅读课中教师没有激情和睿智,学生没有兴趣和创意。天长日久之后,我们的阅读教学走进了无序化、碎片化、低效化的死胡同,也终于把我们学生的阅读的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扼杀得干干净净。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深刻反思:有无我们教师对自己角色的错误定位?具体说,我们是不是把自己作为了课堂的主宰者,是不是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凌驾于学生之上?如果在这样的角色定位下,自然不可能有正常的、健康的、绿色的课堂生态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正式颁布,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尤其是其中关于“整本书阅读”这一理念的提出,给我们原本只有片段式阅读的传统观念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我校高二备课组经过慎重的讨论后着手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尤其是对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当的角色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

阅读本指阅读者依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和任务,根据具体的阅读情景,选择、组合阅读方法的一个过程。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教师就没有任何理由对学生的阅读越俎代庖,没有资格去主宰语文阅读的课堂。在开展“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注意了改善阅读大环境,让学生以良好的阅读态度投入到对“整本书阅读”中去;我们根据学生的学情,为他们精心制定计划,設计好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阅读环节,我们老师加强阅读过程的管理、监控和指导工作,促使“整本书阅读”的系统进行;我们老师还要引导阅读过程中的交流和分享,提升阅读的效果;最后还改善了评价方案。在此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重点是践行了以下三个角色。

一、真心的先行者

要推荐、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师首先应该是整本书的先行阅读者。如果不阅读,教师就无法推荐、设计、指导阅读。

但是,传统的阅读基本上是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的。这会导致阅读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缺乏个性化的思维火花,也塑造不出自由、高贵的人格和灵魂,学生无法进入立体的、完整的、充分的作品生命场,自然也无法打开自己的生命场。

所以,我们特别提出了“真心”这个要求,因为,只有教师真心践行,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投入。阅读本来就一是件安静而朴素的事情。教师在阅读时,要自觉地把自我的生命放到作品中去验证,从中获取回响,真诚地面对自己,带着自己生命体验与作品、作者对话,这样才能真正地浸润到作品中,这样才真正实现了阅读。然后才有资格去向学生推荐,提出阅读的要求。

二、精心的策划者

针对“文选式教科书”的不足,叶圣陶先生和蒋伯潜先生率先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概念。他们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求把世界当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世界。我们备课组认为,要求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不是简单地向学生推荐几本书阅读,也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在某个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阅读。对于“整本书阅读”这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像备课一样精心地为学生作好策划。

在规划时,坚持遵循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尊重作品原有的特色和意义,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心理和发展需求这三大原则。在此原则上,在目标设定、进程安排、载体设计、思维引导、评价考核等方面均要精心策划。以《论语》“整本书阅读”为例,我们在对《论语选读》学习的基础上,对《论语》的基本思想体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对《论语》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了初步的认知,对《论语》在今天生活中的渗透也有了感触,我们决定把《论语》整本书推荐给学生。困难是我们学生古汉语阅读基础差,以现代人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惯性去理解两千多年前的人和事会造成理解和认知的偏差。所以,事先,我们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助读材料努力消除阅读文字语言上的困难。同时,以每天阅读的字数计算好五个月完成整本《论语》的阅读,提醒学生阅读时能边读边做简单的旁批,每周就一个问题写一篇阅读心得,每两周进行一次旁批和心得的交流,最后一次交流后,推选三位同学模仿央视“百家讲坛”的方式作一期讲座(每个人限时40分钟)。在此过程中,教师做的最多的是服务、组织工作,服务学生读下去,服务学生写下来,组织学生交流,组织学生论坛。

三、匠心的评价者

“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我们特别注重了过程性的评价,这就明显地区别了我们传统的评价思维,这也就是我们评价的匠心表现。依然以《论语》“整本书阅读”为例:

首先,我们按总字数规定了每周的阅读量,对此,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检查;再对学生在阅读中留下的旁批和写作的心得作检查,按是否有一定的认识深刻性,是否有个性化的认知,是否有创意性的见解……。以上每个环节都作出三个等级的评价,最后综合以上所有的等级,折算出一个百分制的分数,作出一个终极评价。

其次,评价的匠心还体现在由谁来评价的问题上。一般传统的阅读评价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是“独裁者”。但我们在实施“整本书阅读”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除了提出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标准,基本上把实质性的评价权力交还给了学生。

总之,要真正实施“整本书阅读”,我们以为首先要抛弃我们原来僵化的阅读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我们教师的角色定位,摆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然后才能再进一步去思考一些策略性的操作性的细节问题。否则,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只能停留在表面之上,对于本质性的始终难以触及。

猜你喜欢
真心精心匠心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吾栖之肤
老艺人的匠心
“二次根式”易错题
享受快乐,感受真心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八年级(下)易错题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