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的分析

2020-09-10 21:23刘伟霞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出口退税

刘伟霞

摘要:出口退税作为我国税收政策占比较大的组成部分,是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之下,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做出的调整性政策。为了加速中国市场产品融入到国际市场中的速率,我国制定了该项政策来激励有关企业和个人积极的出口商品,这项政策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以及未来企业发展的推动有着积极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出口退税政策在一些部分仍然有待完善,为了能够保证该项政策能够在现阶段以及未来阶段更加的贴切我国的国情,推动相关的企业能够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之中更快更好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本篇文章将从出口退税的相关概念分析出发,重点的分析自从我国制定该项政策以来出口退税政策的相关变化,在我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找出出口退税对于不同时期我国经济的影响。尝试对于我国在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出现的一些难题进行着重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出口退税;改革进程;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的出口退税工作的制定自从建立以来到如今趋于完善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被相关人员优化,针对我国的国情做出及时的调整,至今我们已经看出在我国的发展阶段中该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在不同的时期,我国制定的出口退税政策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不相同的,例如在前期我国制定该政策主要是为了能够振兴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后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得到显著的提升,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更快的发展自身,我国的政策主要偏向于以减轻退税企业负担,对申报信息方面也就做到了更加详细化,细致化的改善。同时,为了响应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口号,我国的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能够适应对外发展条件和本国企业成功转型服务。我国在1985年正式实行了出口退税政策,我国前期发展的局限性导致了我国后期出现的政策发展实际的情况不符现象,为了保证政策能够适应于实际,本篇文章将着重的优化和健全出口退税政策入手分析。

1.出口退税政策概述

1.1.出口退税政策的含义

出口退税简单的来说可以从三方面理解,这也是笔者在出口退税方面工作多年的实践经验所得。一方面就是搞清楚出口退税的主要对象,出口退税主要面对的对象就是我国的“出口产品”或者说“出口商品”,对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该商品需要合法的通过相关的流程离开了本国的境内,也就是说该商品需要报关离开;再者商品如果想要退税的话,那么首先该商品在国家内部就已经缴纳了相关的间接税,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出口退税对出口商品有着具体的退税率。对于退税的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产品性质不同导致的退税率不同。最后,针对出口退税退还的税款必须是和出口商品有着密切相关联系的。

1.2.出口退税政策的特点

出口退税政策并不是我国独有的政策,在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税收制度中,出口退税已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其独特性是相较于其他的税收制度有着非常优越的体现:

第一,出口退税首先强调的是税收,不同的国家要想针对国家内部的公共设施进行管理同时针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先需要的就是税收这一重要的调控工具,税收本身具有的性质中就带有了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属性。公民依法缴纳税款是国家维持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而出口退税作为税收的一种形式和其他的税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对报关出口的商品流转环节缴纳的税款进行了退付或者是减免,是促进企业出口商品的一项重要的措施,这一点与其他的税收制度有着明显的差别。

第二,税收制度的双向调节功能是为了促进国家发展和企业共同发展的一项双促进的措施,相关的企业和人员要积极主动的纳税,因为这是作为国家公民的本身的义务,但是在进行纳税的同时,国家也保证着企业的发展,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出口退税工作具有单一的调节职能,让本国出口的产品公平的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出口的产品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通过减少缴纳的间接税,降低价格参与竞争的一种方式。所以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主要凸显的是税收的激励与减免的职能作用。

第三,出口退税工作是各国政府的支持行为,各个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具体实行下来的間接税政策也各不相同。但是,各个国家在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知识坚持的基本原则都一致,那就是对于出口商品进行零税率。不仅仅可以鼓励企业积极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也能够保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一国际通用的政策虽然说在具体的实施形式上有所差别,但是最终都是促进出口贸易企业长远发展。出口贸易企业是各个国家大力支持和扶持的重点对象。

2.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发展历程概述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在近几十年来经历了多次调整,1985年是出口退税政策全面恢复的决定性年份,这份政策中明确的规定了我国出口退税中具体货物的流转税,简单来说,主要包括了相关企业以人员在申请退税中退还出口货物中国内流转税。 并且在1985年政策中首次体现“未征不退”“征多少、退多少”和“彻底退税“的原则。我国的出口退税工作根据我国不同阶段的任务不同经历了频繁的调整,1994年我国是推行了税收政策中增值税政策,推行期间该政策出现了一些问题,大量的出口骗税案件引发了国家财政的负担。所以在1995年时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调成为三档,在1996年退税率再次下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我国出口商品造成了不良影响,我国及时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及时的调整了出口退税率。从1996年的退税率三档改变为四档。从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出口规模逐渐的增长,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国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一席之地,但是从另一方面对于中央财政来说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负担。为了应对这一改变带来的巨大的难题,缓解这样的财政负担和地区经济的不平衡,我国再次下调了出口退税比率。

2008年发生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给全球经济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动荡,我国商品出口持续大幅度下滑,国际经济市场面临崩盘风险。从2008年7月到2009年6月这一期间,为了鼓励企业积极的出口商品,我国在这一期间先后七次上调了出口退税率。2010年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下降,国际市场需求开始回暖,我国对外贸易迅速的恢复正轨,同时相关的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通知取消了一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在一定程度上也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对全球的环保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简单来说,在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在经济低迷,我国出口商品幅度大幅度下滑的时区,国家及时调整出口退税率,增加退税率来鼓励企业以及个人出口商品,推动经济回暖。经济状况良好时,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

直到 2015出口退税又开始了由中央财政负担的状况,此次政策不仅推行了无纸化办公,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很多企业的出口成本,海关不在接受纸质版的报关单,规定由海关总署直接签发,由此出口退税的执行进入了二维码时代。

3.当下出口退税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析

3.1.政策执行的稳定性、统一性不足

3.1.1.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频次高,运行稳定性差

1985年,我国开始正式恢复出口退税政策,并且投入运行。一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可以称之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调整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政策手段,在这段期间内,一直处于调整、改革、补充的状态当中,总体上出口退税政策属于我国计划经济的一部分。1994年,我国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出口退税政策的条文办法,针对出口商品、货物的退税、免税等征税措施制定了具体的细则以及实施条例。而随着1994年制定了出口退税办法后,在1995年、1996年,针对部分出口商品在原有基础上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并且,到20世纪末的1998年和1999年这两年内,为了更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有了七次调整。出口退税率调整情况下,相应的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出口商品、货物编码数据库等信息系统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升级,以适用于出口退税政策的运行。在2004年,我国开始了国家税务信息一体化的创新建设,在出口退税的申报流程方面,关于出口单证、申报系统、审核系统进行了升级调整,极大的提升了出口退税的申报审核效率。在2015年,我国逐渐开始一月一次升级出口退税申报管理系统,在系统升级方面主要以漏洞维修、简单调整为主。而从上述出口退税率调整以及相应系统的升级调整情况来看,我国在出口退税的优化管理方面,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并且在未来的长期规划方面并未有明确的思路与方向。而且,由于我国有关出口商品货物退税管理办法并不具备相对系统且稳定的特征,这对于我国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而言,其难以在不稳定的税收政策下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通常情况下,出口退税政策的执行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特征的,企业由于这一客观现象的存在,在谈判过程中无法占据主动地位,在市场经营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并不能有效激发,甚至部分企业在经营以及规划工作中处于迷茫的状态。除此之外,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背景下,相关的出口退税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切实掌握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才能更好的开展相关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出口退税工作效率。

3.1.2.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不一致

国际惯例背景下,我国在出口退税政策的应用趋同于国际方面,在出口货物的征退税政策方面,遵循着“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彻底退税”的原则。但从实际的出口货物征退税率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这项基本原则并没有完全的体现在出口货物退税方面。其一,我国部分出口商品货物的出口退税率不在13%退税货物当中,而生产、流转环节所征收的税率与出口退税率二者之间不一致,所以导致其征税高于退税,间接税没有得到退还,这种情况的存在,并不符合我国出口货物的退税政策原则,没有有效的实现零税率出口,和国际市场中同类货物相比,在缴税成本上大大增加了,一定程度上此类出口货物的竞争力有所下降。其二,再生资源、软件集成设计产品、黄金等对象,我国所运行的增值税税制是有相关的政策进行减免、免税的,这种政策的运行,导致此类型产品税负存在不统一的情况。

3.2.出口退税政策,在法律设定方面缺乏严谨性

当前阶段,针对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在其相关的法律条文方面,并没有具有完整、系统的法律法规。一直以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执行,主要依靠三部法律以及条文办法,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从内容上看,上述三部法律法规不仅仅局限于出口退税方面,还包含了其他税收、政策方面。从特征上看,关于出口退税政策相关的条例规章混乱且缺乏系统性。具体来讲:针对出口退税违法现象的处罚条款,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导致在打击出口退税违法现象时缺乏力度,警示性不强。

而关于出口退税政策的颁布方面,我国主要是由财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这两个部门主导发布事项,同时,相关的所属税务部门根据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细则通知给相应的出口企业,以此作为出口企业征税、纳税、退税的依据,而针对这一行为,我国税务部门将其定义为出口退税政策实施的法律条文依据,而从法律层级和严谨性方面来看,是有着较大的不足的,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国税法政策的实施权威性。同时,由于我国暂无统一的、系统的出口退税法律法规,导致出口退税政策制定者在制定、调整相关退税政策时,缺乏法律约束而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从而导致各类通知、暂行办法出现,在出口退税实践机制方面,也缺乏统一性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应用实施复杂性,从而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应用效率,导致其政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对于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而言,出口退税政策没有相应的法律进行约束,使得出口退税在政策体系方面仍然存在较多完善之处,而这一现象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其法律方面的风险。

3.3.出口退税率调整次数过于频繁

自我国加入WTO以及运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为了发挥出口退税政策的調控价值,我国在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次数方面存在过于频繁的问题,从效果上来看,短期内对于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而言能够帮助其度过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难关,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对于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而言,国际市场竞争形势激烈且变幻多端的情况下,稳定的、统一的政策环境,能够帮助其建立长期的发展规划。而频繁调整的出口退税率,使得其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以及国际市场环境都出现了一定的波动,而为了应对变化,出口贸易企业必须要调整发展的策略,从短期、中期乃至长期规划方面都必须要进行调整。可以说,出口退税率频繁调整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使得企业的抗危机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而且会增加其对于国家政策的依赖性,这不符合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发展需求。

4.优化、调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措施分析

4.1.打造出口退税政策统一、稳定执行的基础

4.1.1.加强增值税税制创新改革力度

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階段,为了有效的响应“彻底退税”的政策号召,对于出口货物,我国应当深化增值税税制的创新改革,在增值税减税、免税政策方面,需要根据我国出口货物以及当下的出口退税政策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从而提升出口货物以及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从而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出口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创设有利的条件,从而有效实现“无税出口”的目标,为我国出口货物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帮助,减轻出口贸易企业的税务负担。

4.1.2.深化出口货物征退一体化的管理改革

基于我国国内以及欧美国家先进的出口货物征退一体化管理办法的实施情况以及优势我国需要深化出口货物征退一体化管理模式方面的改革,建立统一、相对稳定的出口退税政策,从而逐渐建立统一的、系统的“免、抵、退”出口退税政策,在此基础上,在出口退税申报、审核系统方面,也加强统一的管理改革,从而实现征退管理一体化,将出口货物征税和退税两方面的信息集合起来,简化出口货物征税退税流程,优化程序,提高国家税务机关部门的管理效率,同时,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统一的出口征税退税信息来加强对出口退税的监管力度,从而降低出口退税违法现象发生的概率。

另外,我国除了加强出口货物征退一体化的管理之外,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联合协作的信息交互系统,方便各个部门能够以高效的状态来实现征税、退税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提升协同能力,同时,也有效落实部门岗位责任制,避免出现权责不明而影响工作效率问题的发生。

4.2.促进出口税务退税管理法律系统科学化

为积极应对多元化经济发展以及出口税务管理系统的完善,注重税务管理过程退税危险系数的把控,增强出口退税法律政策管理的权威性,促进我国出口税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对于退税法律政策进行实际应用实践,及时总结发现其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增强退税管理方案的全面性。同时树立退税管理法律意识,规范化用户群体纳税流程,综合提升出口退税管理水平。立法部门要积极考察纳税实际情况,了解纳税群体迫切需求,注重税务管理法律政策的合理性以及可实施性。避免出现纳税管理法律脱离实际应用场景、缺乏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过程、盲目构建出口退税管理体系的情况,加强税务管理法律条文的宣传力度,增强纳税工作人员法律意识。积极结合短视频平台以及微信公众号开展出口退税法律政策的宣传工作,在普及法律知识过程中设定进度奖励,积极调动群众对于出口退税法律政策知识兴趣。

同时定期安排各企业以及代表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明确国际税务发展趋势,积极完善更新群众税务法律政策储备。就当前我国出口税务管理系统运行情况来看,结合实际反馈以及各方沟通得出制度观念上整体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不能及时掌握先进税务管理经验,整体退税效率低下。目前限制我国退税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依然是税务法律的制定,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积极公开透明制定过程,合理安排税务法律工作安排,加快税务法律制定速度,促进我国出口退税管理制度的创新转型。同时注重结合当代信息技术以及云服务管理平台,简化退税工作流程,注重提升用户退税过程的服务体验。降低人为因素对于退税数据信息的影响,增强出口退税工作管理的公正性。对于国际先进管理地区进行比对分析,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群众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完善管理,保障我国出口税务管理水平的稳定提升,增强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力。

4.3.提升出口退税率合理性,增强其稳定性

退税率是关系到出口订单利润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退税率能够积极调动当地经济贸易发展,是促进当地出口贸易发展的动力。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增强群众沟通交流,结合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于当前退税率进行模拟分析,提升其在出口税务退税管理中可实施性。同时结合出口订单反馈总结退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整体结构稳定性,综合提升出口退税体系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要考虑当地政府财务负担,结合当地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对于退税率进行适当调整保障社会基础工程的正常开展。同时对于不同产品出口设定不同退税率,积极调动当地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以及推广,提高我国科技产品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因此相关部门要制定产品退税率评判标准以及相关制度,积极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法律意识,定期安排企业经济工作人员与退税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对接,探讨退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积极进行总结解决。

总结

总之,出口退税管理方案自实施后得到了我国企业以及社会群众的广泛好评,通过不断努力以及积极完善发展到现在。出口退税政策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我国出口贸易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经济发展,加强退税制度稳定是提升我国整体出口水平的关键因素。尽管在退税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制度以及管理上的问题缺陷,通过法律严格约束以及政府积极完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保障了出口退税管理体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蝶.对外出口企业出口退税问题研究[J].财富时代,2019(08):132+134.

[2]齐杰.基于出口退税政策的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8):138-139.

[3]马思炯.关于服务性企业服务出口项目税收筹划研究[J].财会学习,2017(15):172+174.

[4]郑乐.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1):5.

[5]张淑芹.关于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北方金融,2016(11):85-86.

[6]李林一嘉.浅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商业会计,2016(14):96-97.

[7]全毅文.我国防范出口骗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2):222+224.

[8]霍倩倩.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9(02):30-31.

[9]唐明,孙留涛,李欢.“营改增”扩围后跨境应税服务退免税政策亟需优化[J].税收征纳,2016(02):12-14.

[10]张楠.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时代金融,2016(03):189.

[11]唐明,孙留涛,李欢.“营改增”扩围背景下跨境应税服务退免税政策优化研究[J].财会研究,2016(01):11-13.

[12]陈碧茹.促进外贸企业发展的税收问题思考[J].税收征纳,2015(12):6-8.

[13]吕旭东.浅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J].会计师,2015(10):54-55.

猜你喜欢
出口退税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及税收筹划
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税务筹划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出口退税率的变化情况
浅析施工企业出口退税政策及流程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会计核算研究
浅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评析
我国出口退税对福利效应的影响
企业出口退税对我国财政收支的影响分析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医药出口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