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这样才能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进而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文章基于此点,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生活化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途径;策略分析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所以教师应该遵循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论”,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他们熟悉的学习方式着手展开教学,这样才能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有效理解和学习,深化他们对知识的应用,增强他们的学习效能。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设计,进行生活化的课堂导入。这样一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引导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课堂学习的效果。以往的课前导入教师都不太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就很难发展他们的思维。所以教师在展开生活化导入的时候,一定要选取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的生活化素材,这样才能让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三角形》时,就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件带入到课堂中。比如衣架、三脚架、墙挂花篮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物品,在向学生展示这些东西的时候,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在生活中用来固定的东西都是三角形的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从自己的生活认知角度着手,对这个问题进行思维加工,以此就能发散他们的思维,加深他们对三角形的认识,以此便能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一一向学生展示这些物品的用途,加深学生的感知和理解,以此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逐渐摸索出“稳定性”,这样就能实现对三角形特征的理解。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增强知识理解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这样才能让整个教学内容得以生动、形象的展现,易于学生理解,让他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相关知识点,增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时,就一定要采取生活化教学。“鸡兔同笼”一直是小学生的“噩梦”,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和深层含义,才能够实现他们对知识的有效转化,实现对其他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想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鸡和兔子吧,那么请大家说一说这两种动物的特征吧。这时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认知,异口同声地说道:“鸡有一个头,两只脚,兔子有一个头,四只脚...”。这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个鸡兔同笼问题:鸡和兔子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看头一共有16个,腿一共有48只,请问兔子和鸡各有多少个呢?
这时教师就可以让16个学生上台,让他们分别扮演兔子和鸡。让学生认真读题,头一共有16个,那么我们就可以假设鸡有16只,然后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你们代表16只鸡,想一想一共该有多少条腿呢?这时学生就会将自己代入到生活化的情境中,不约而同地说出:32只脚。这时教师就可以继续问到:那么大家看一看题目中是有多少只脚呢?应该怎样做才能变成48只脚呢?学生就会聚在一起思考,甚至有的“小鸡”已经趴下,把两只手撑在地上,将自己当成四只脚的“兔子”了。通过他们自己布局、排列,就可以得出鸡有8只,兔子有8只,以此便能让学生明白“鸡兔同笼”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而实现有效教学。
三、课后作业生活化,培养应用能力
教师应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效结合,这样也能让学生具备充足的兴趣和信心去完成作业,以此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教学完《营养午餐》后,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行查阅资料,了解人体所需的必要元素,然后让他们运用简单的组合、统计等知识,为家人调配科学、合理的菜谱。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和家长积极沟通,让他们支持孩子的行为,以此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正确地理解“不低于”、“不少于”的含義,逐步培养数学思想。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能够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灵活化的运用,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水平,切实感悟生活与数学是息息相关的,实现生活化教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可以将生活中的案例引入到课堂中,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指导生活实践,这样就实现了课上和课下的无缝衔接。以此,也能让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极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达到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聪慧.运行生活化教学,助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29.
[2]王岁阳.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创设[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