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记》中的为师之道

2020-09-10 07:22孙雪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生观学记

孙雪

摘要:《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从教育作用、目的、制度、原则、方法、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当前,我国教育正朝着实现总体现代化的目标前进,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学记》中的为师之道,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师观和动态的学生观,增长教学智慧,提升综合素养,促进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助力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学记;为师之道;教师观;学生观

《学记》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蕴含的内容尤其是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尤为丰富、深刻,阐述了教育目的、教学原则和教学制度,明确了教学管理中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师道养成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当前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在推动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学记》所蕴含的为师之道,从多个维度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从而打造一支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1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教师观一般指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即一个人作为教师,对该职业的特点、责任与义务和所扮演的角色等方面的认知。正确的教师观不仅帮助教师明确职业定位、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实现教师个人在专业上的纵深发展,还能激励教师承担起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

教师的职业特点之一是专业性,“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首先要保证自己学识渊博、专业技能过硬,只有先掌握了知识,才能从“一桶水”中舀出“一碗水”给学生,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能理解知识的深刻含义,只借用他人的观点为学生解说,这样的教师是不合格的。“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尊重和了解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品德,帮助其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具有多样性,学生也是处于动态发展中的个体,每一项教学活动的进行不仅消耗教师的体力,更包含了教师的脑力劳动,只有深刻掌握教育的时代特点,才能相应地设计、执行和总结教学活动,这也就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此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如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管理者、研究者等,这些角色均在《学记》中得以体现,且随时代发展而得以不断补充与完善,教师应积极灵活地转换角色,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2 形成动态的学生观

学生观即教师对学生本质属性和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的认知和看法,主要涉及教育学历史上的两个不同流派的观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和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随着时代变革,现代的师生关系演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也就是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动态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将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尊重学生,达到教学的育人效果。

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一名好的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善于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为发展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不能急于灌输知识而不考虑学生是否领悟,而现在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经常跳过讲解环节而直接让学生划课本上的语句,使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导致教学速度与质量不对等。其次,要将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学生是处于身心发展中的、有学习需求的独立个体,而非学习机器,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加之内外部环境影响,出现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的“不成熟”,将其视为具备发展潜能的人。最后,要尊重学生,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进而乐于学习、亲近教师,即“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3 合理运用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了一种综合能力,能够运用已有经验,包括一定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适当地应对和解决教学问题。《学记》中的“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等对教师深刻掌握教学原则、适当运用教学方法、增长教学智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教学原则可简单概括为“豫、时、孙、摩”。教师要能够预见教育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干扰教学的现象发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把握恰当的时机,及时施教;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注意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辩证关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鼓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一起研究学问、相互切磋,发扬教学民主,提倡怀疑精神,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解法、举例法和类比法。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时要巧用言语,做到简练而析理透彻、论述深奥而道理明了,还要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只有这样,将知识完美地呈现给学生;举例不在多而在精,例子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还要用得恰到好处,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举例不当会产生不好的甚至相反的教学效果;类比法主张“比物丑类”,教师先深入了解教材,找出已知事物与未知事物的异同之处,然后让学生通过比较事物的异同来划分类别,使学生能触类旁通,进一步扩展知识、发展能力。

《学记》作为一本教育学经典著作,其中蘊含了深刻的教育哲学,在提出教育原则、教学制度、教学方法等的同时,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并为教师提升综合素养、提高育人效果、扩大社会影响等提供了积极的参考和借鉴。当今教育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期,教师更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刻领会并结合时代特点进一步完善《学记》中的教育哲学,做到知行合一,努力促成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自慧.从《礼记·学记》看为师之道[J].现代大学教育,2005(05).

[2] 陈雯.《学记》的教育教学原则及其启示[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05).

[3] 高艳魁.谈《学记》中的教学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01).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

猜你喜欢
学生观学记
学生观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环境下高中英语教育观念的重新构建
外籍教师课堂典型用语及其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措施背后折射出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孔子学生观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启示
《论语》与《学记》教育思想之比较
《学记》中教育法则对语文优质课堂的指导意义
《外国小说欣赏》的写作价值研究
浅议《学记》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关于解决大学生上课玩手机问题的思考
读懂《学记》,读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