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归纳能力的培养及归纳方法

2020-09-10 07:22:44陈斯山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主科历史方法

陈斯山

多年来的传统教学多强调的是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教师往往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知识归纳能力的培养.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也已成为绝大多数教学历史同仁们的共识.传统历史课堂填鸭式满堂灌或自由看书终将被以小组合作,探讨为主活跃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模式所代替。

恰逢习大大新时代新课程理论改变而倍加欣喜的同时,我认识到眼下历史课上学生归纳能力培养水平不容乐观.

第一,我们安徽省中考历史与政治合卷,政治80分,历史70.分值不高,很难引起学生与家长对历史学习的高度重视。初中历史这门基础课在初一初二阶段压根儿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有些家长也认为历史无需下功夫学,反正开卷考试,到初三多买些资料,突击熟悉一下,就差不多了。甚至还有个别领导居然认为初一初二历史是副科,不予重视.

第二,多年来的传统教学观念直接影响了一些历史教员们培养学生能力的热情.更说不上什么归纳能力了.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员们主要依靠学生死记重南点、人名、年代、大事件等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忽视内在的联系、因果关系、比较、分析与归纳等。以至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能否得到提升,学生的相应的情感体验,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是否得以实现,基本上不在课堂教学范围之内了。如此,历史课上学生肯定缺乏课堂共鸣。

第三,当然啰,历史课没有够多的能力培养方面业已成功的经验,从而获得借鉴参考。多年来,历史基本上处于“副科”的位置,相关学科研究自然也较之于主科“语、数、外”少得多,教育研究者多愿意把探索的目光聚焦到“语、数、外”这些大科主科上。历史老师,尤其是初一初二的历史老师若想与主科老师一样,让学生多拥有一定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尚需做出较多的努力.那自然是历史教育之幸。

学生在历史学习能力的诸多要素中,归纳能力的培养实在是太重要了。当然,归纳能力是历史学习能力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后能够把较多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探求类别内部的特点与规律,其间的区别与联系的能力。古人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往往能接受历史的启迪,汲取历史的智慧,从而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事件的端倪与关键,以便摆脱幼稚,从而走向成熟。

完全可以说,学生历史归纳能力的培养,是关乎其终生成长发展的大事。

一是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不知道归纳的具体含义。二是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归纳方法。三是根本没有认识到归纳能力,对其终生发展的重要性.下面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

1 提高学生认识,让其明确涵义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逐步提高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比在小学时强了许多。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归纳能力的重要,他们才能在历史学习中主动运用归纳法.。从初一到初二,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历史老师对归纳的介绍讲解也应当有个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过程.七年级阶段只需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历史知识的归纳即可。教师通过举例的方法来为学生演示归纳方法的含义。例如在学完秦朝、西晋以及隋朝灭亡后。进行横向对比,教师指出它们都是短命的王朝,何以速亡,进行分类归纳,包括在位的皇帝、时间、背、速亡的因果关系、历史评价等,如此再让学生识记知识要点那自然会容易许多。当学生感知到这样识记的方法很好之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归纳的方法,这个认知过程就是归纳能力的培养。

2 设置归纳主题,明确分类标准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类标准时,应向学生讲清分类不应有交叉。比如在归纳夏桀,商纣,以及西周幽王灭亡的特点时,可在黑板上例表,包括当时的君王,时间,速亡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比如八年级历史,红军五次反围剿,前四次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第五次何以失败,被迫长征,例表包括国军人数、指挥者、红军如何应对、哪次活捉张辉瓒等。例表归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学生学的轻松记的也牢。

3 指导归纳方法,促使能力形成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拥有科学的归纳方法。悠悠历史长河,知识纷繁而复杂。比如在讲授这几个历史上被废的亡国之君时,例表对比,汉献帝刘协、魏元帝曹奂、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以及清末代皇帝溥仪,例表包括朝代、皇帝、时间、亡国的原因、被废之后的待遇等。被废亡国之君中结局较好的有陈后主、清帝溥仪,结局最好的被废亡国之君非魏元帝曹奂莫属,结局最惨的当数被废的李后主李煜了。列出被废亡国之君的结局,也是一项耐人寻味的警示教育。

4 培养归纳习惯,形成归纳能力

初中学生历史归纳能力的与历史知识的学习自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历史教学往往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许多教师往往直接把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写下来,然后叫他们背诵。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很不利。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的契机特多。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出现过好多治世局面。例如“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汉宣中兴”、“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康乾盛世”等进行横向比较,把他们成就列出来,就政治、经济、思想以及军事措施进行归纳分类,这样做可使学生一目了然,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诸如此类伴随课堂教学进行的一系列的归纳能力的训练,不仅仅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歸纳能力的作用,还能够向同学们进行有效渗透科学的终生有用的归纳方法。让学生终生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天长市张铺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主科历史方法
多元重构:艺术院校附中钢琴主科教学、实践与评价模式研究
乐府新声(2022年4期)2022-02-28 06:27:34
体育成“主科”彰显健身强体的“核心价值”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对提高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主科课教学质量的思考
乐府新声(2017年1期)2017-05-17 06:06:50
可能是方法不对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非“主科”教师当班主任值得尝试
用对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